集團

田國立:從心出發

發佈時間:2023-08-17

有人説,金融源自“金幣之融通”;也有人説,金融是“償還借債”的意思。從西元前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開始出現的類似銀行性質的商業機構,到我國周朝時期的官方借貸機構“泉府”,北宋的“交子鋪戶”,清朝擁有存貸匯功能的票號,再到19世紀支撐著大英帝國走向繁榮的商業銀行;從義大利倫巴第區的貨幣兌換櫃檯,到威尼斯可以實現賬戶匯票結算和資金轉移的“書寫的銀行”;從蒸汽機引發的工業化對資金的大量需求,到第二次工業革命逐步完善資金籌措的相關制度,商業銀行的運作模式逐步完善。那些服務於人們的基本生活、生産、遷移、發展需求的交易活動,隨著生活需求的增加,生産力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生長成一個龐大的行業,日趨密切地融入一切經濟活動之中。經過千百年錘鍊而形成的商業模式,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一股巨流,它沉穩而有力地推動著整個社會前進。

由於現代商業銀行逐漸聚集的金融能量日益增長,對社會生活來説,它像大自然一樣,送來雨露陽光,也伴有風暴雷霆,它載舟也覆舟,被讚美也遭痛恨,但從未被忽略。在新的技術革命時代,與其他行業一樣,由於網際網路的出現,金融科技顛覆傳統金融生態,讓金融的力量更加強大。政府在監管上不斷發力,期待通過調整方向,修正航道,讓它平穩前行,推動經濟發展。與此同時,各種新技術賦能的市場力量被新的需求推動著,不斷尋找突破,探索用新的模式替代這些“大而不倒”的傳統商業銀行,“銀行的消失”成為一種預言,而且顯然也符合很多人的期待。

對於大銀行的經營者來説,“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順應時代的變化,讓自己進化成為有益於進步的新勢力,可以造就一個行業的新輝煌,成為時代的寵兒;而落後於時代變化,則會真的成為一個“故事”,訴説市場變遷的無情無義。公平地説,所有商業銀行這些年來已經進行的創新和變革數不勝數,令人眼花繚亂,無論是服務方式和服務産品,還是監管制度和風險管理,抑或內部流程和智慧化管理、人力資源等,對於銀行從業者來説,變革和創新的進行並不陌生,變革本身就是傳統,這是金融業過去走來的強大之路。從業者的工作從來如此,只不過這次的變化,由於數字化時代的緣故,一切都是如此快速地發生,甚至被稱為數字金融“革命”。在這個時代,如何尋找不同以往的進化之路,顯然是所有經營者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

建設銀行作為國有商業大行,意識到當一個新的時代來臨,僅僅腳步匆匆地用産品和流程的變革解決社會變化帶來的新需求和新問題,無法擺脫追隨的疲倦和被動。對於一個龐大的金融機構,如何找到新時代的發展方向,還要從服務社會的大維度上思考,或者説從金融服務的本質和初心出發,也許能幫助我們從紛亂的變化中理清思路。

我們對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看不見的手” 這一理論非常熟悉,這是指在自由市場經濟中從個人自身利益出發能創造商品供求的平衡。“事實上,亞當·斯密對《道德情操論》一書中的思想更為自豪。”“他論證説,‘人,無論被認為有多麼自私,天性中顯然還是有著某種情愫,會促使我們去關心別人的命運,從而把別人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正是這一點構成了‘市場看不見的心’。”從金融業的歷史發展軌跡來看,它確實不是少數人製造財富的數學工具,它的發展是因為一直提供提高企業生産率和改善人們生活的解決方案。但是,隨著生産力的提升,經濟發展速度與社會制度之間的不均衡,讓市場經濟的“手”與“心”逐漸脫離,金融機構關注自身效益多過社會效益,加上技術工具的局限性,使其服務越來越不盡人意,風險逐漸聚集,大多數人的需求得不到響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應胸懷服務最廣大人民群眾之心,越是在變化之中,越要聽從這顆心的召喚。

從這樣的初心出發,我們就會看到:數字化時代是“普惠”的時代,網際網路技術打破了資訊傳播的不對稱性,當網路公平地覆蓋所有人的時候,生産和生活都帶來令人稱奇的可喜變化。我們看到數字時代可以帶來資源的公平,那麼,金融服務的資源配置不公平這個被詬病的老大難問題,也將隨著金融科技賦予的服務大眾能力,而得到解決。如果讓二八定律顛倒過來,讓金融服務全面普及,成為“大眾金融”,金融機構的進化方向就會變得清晰。抓住這個進化的本質,回歸金融的“服務”特性,回歸市場經濟的公平性,那麼金融科技的強大力量將使得傳統商業銀行不僅考慮本身的經營效益,而且有能力站在社會進步的道德高度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也因為如此,在堅定數字化金融的實踐中,把通過數據共用平臺解決社會急迫問題和為大眾提供服務便利作為首要任務。簡單地説,我們的方向是讓科技的力量造福大眾,讓演算法服務大多數人的利益,避免僅僅少數人獲利而讓社會承擔金融風險。

基於道德和技術的基本考慮,建設銀行以普惠金融、住房租賃、金融科技“三大戰略”作為路線圖開啟了進化之路。從規模上講,排行世界第二的銀行,它的探索是一種“大象跳舞”。不得不説,它的動作笨拙,跳起來費勁,也容易錯步。但是它一旦跳了起來,則是一種內生動力的體質提升,成為一種“物種”的進化,因而帶來更大的影響。

舉例來説,普惠金融是國際上無數金融人和經濟學者苦苦追求的金融公平,但是規模小是商業模式的難點,即使最受讚譽的知名小額信貸銀行,也因為不得不用高利率維持機構的生存而留有遺憾。而建設銀行的數字平臺上千萬級的客戶群實現了真實的普惠——小額、低息和快速,同時銀行風險下降,效益得到保證;還可以看到“雙子星”模式,用網際網路思維再造了渠道、場景和服務的多樣化,讓銀行從裏向外給人新的體驗。更多的産品層出不窮,一一解決服務觸達和服務便利化問題,讓更多人享受到大銀行的服務,讓金融變得親切和有溫度。這個實踐結果令人興奮。

基於同樣的初心,針對房地産金融的風險問題,作為房地産金融大行的建設銀行率先啟動“住房租賃”戰略,推出住房租賃金融産品,提供新的解決方法,讓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改善居住環境時有多樣化的選擇。面對市場的考驗,社會痛點問題也可以變為新的市場機會,相信金融可以作為一把溫柔的手術刀,在解決風險的過程中提升銀行服務的社會價值。近年來,建設銀行在各地嘗試不同的方法,雖然距離解決問題還有很長的路,但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處在數字金融革命的時代,大商業銀行數字化的本身又推動了金融行業的數字化平臺建設。建設銀行秉持服務大眾需求的初心,依託金融科技和數字化,將金融變得更多元、更綜合、更便利。科技擺脫了高冷生澀的面貌,融入一項項充滿溫度的便利金融服務,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銀行服務大眾的最有效依託。因此,建設銀行沒有止步于自己的數字化進階,在大量的實踐之後,不僅自己在金融科技上獲得優勢,還為更多的金融機構提供解決方案,從數字技術角度推動金融業的更大變革。

展望商業銀行的未來,當銀行把為大眾服務作為使命,不難看到它不是消失,而是變為更多的不同的炫目場景:

銀行不再只是高樓大廈和保險櫃,它好像在更高維度上,成為巨大的數據平臺,存在於無形的雲端和網路中,似乎無處不在,無論人們身在哪,招之即來……

銀行不再只是財務管理的資金報表,它可以俯身融入實體經濟的運作中,在它的平臺上,所有客戶相互構成了供應鏈,所有數據都參與生産、銷售、運輸、倉儲的各個環節……

銀行不再只是因為與貨幣有關聯而嚴格安保的業務空間,它的大門變得更寬了,成為人來人往的社區共用服務中心。這裡有多種功能,老人和孩子樂享生活,居民互幫互助,勞動者也能歇息片刻;還能辦理證照,處理政務……

銀行不再只是大客戶的理財顧問,它是所有企業和家庭的管家,無論貧富,客戶都是獨立的個體,平臺上的需求千變萬化,客戶的體驗和它的風險防控同步提升,人們會更安心……

銀行不再只是精英人才的工作場所,它是年輕人學習和創新的平臺。數字化金融將徹底改變銀行的組織結構和工作形態。在數字平臺上,人工智慧將替代所有以往那些嚴格管理的日常流程工作。銀行將成為用金融資源支援和參與創新的平臺,解決社會問題的平臺。需要人的工作將是定義和發現新問題,解決個性化新需求,因為這些工作需要人類的智慧、良知和關懷。為了承擔這個責任,銀行本身也必須成為強有力的學習平臺和研究平臺,我們看到這裡將聚集更多的優秀學習者和創業者,實現“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想……

這些都是正在發生著、正在搭建中的場景。那只勤勞的“看不見的手”,還有種種來不及記住名字的新技術,讓我們的服務場景變化萬千,挑戰應接不暇。然而此刻,對我們來説最重要的是在這些紛亂多彩中不迷失方向,讓這顆為大眾服務的心得到安放。

金融是一份服務社會的美好事業。我們做的一切,是在實踐為大眾服務的使命。

——摘自《大眾金融——商業銀行的進化之路》

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