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公司機構首頁
中國的大舉刺激政策得緩緩了。該國第四季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6.4%,增速不及第三季的6.5%。經濟增長降溫的速度比北京方面想的要快,但並未快到支援出臺一些官員和很多投資者樂見的大規模貨幣與財政措施的程度。
2018年全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6%,大致符合約6.5%的官方目標。然而,這掩蓋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擔憂。中美貿易戰全面爆發,加上國內消費疲軟,共同導致去年中國股市市值蒸發約四分之一。這也令人緊張不安,擔心增長放緩的速度可能比當局預期的要快。
政策反應之溫和令人吃驚。很多分析師認為,此波經濟放緩將促使信貸推動的投資熱潮重新上演。在7月國務院做出加大財政支援力度的指示後,事情看起來在朝那個方向發展,政府加大減稅,加快基礎設施項目批准速度,並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然而,鮮有明顯的積極回應跡象。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Economics)估計,其12月總體信貸的廣義指標僅增長9.8%,是十多年來最慢增速。根據週一與GDP一起發佈的數據,2018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9%,這是至少1996年以來的最慢增速。
官員們似乎很矛盾。2017年開始的去杠桿化行動仍然在堅決實施,削弱了支援增長的呼聲。例如,中國當局需要迫使地方政府從資本市場借入更多資金用於公共建設和挖掘項目。據路透報導,財政部承諾在去年的近2,000億美元基礎上採取更多的減費降稅措施,但也可能推動今年設定比預期還要緊縮的2.8%的預算赤字目標。
結果是刺激措施會比前幾輪更慢和更複雜。在從上面得到較為清晰的信號之前,官員們不太可能採取更激進的支出計劃來提振經濟增長和市場。這可能需要增長變得明顯更為緩慢。目前階段,預計説的要比做的多。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19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