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調查
保險産品三“不保”

  不保投資風險 很多人錯以為既然稱為保險,把錢交給保險公司打理起碼不必擔心虧錢,這也是一些人在權衡基金等理財産品後選擇投連險的理由。其實,保險能提供風險保障指對於可測量的風險,如自然災害、交通事故提供保障。投資風險無法測量,也無法提供保險。實際上,保險公司自身也無法控制投資風險。上世紀末,日本有7家保險公司因投資失利而關閉。因此,以投連險方式把錢交給保險公司並非沒風險,收益起伏是正常事。

  不保成本支出 投資類保險産品都有一定的購買費用成本,儘管投連險和萬能險精算標準對各種費用進行了規範,但與基金等産品相比,費用仍較高。如投連險和萬能險一次繳清的初始費用,人民幣5萬元及以下部分最高可收取10%5萬元以上部分最高可收取5%,此外還有手續費、管理費等,這些前期費用要高於基金等産品1.5%左右的手續費,並非投入的資金全部進入個人賬戶實現增值。

  不保收益率 從分紅險開始,關於銀保産品誤導的消息不絕於耳,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的收益率都曾被誇大。有些銷售人員介紹投連險和萬能險時,説成是保險公司的基金,企圖遮蓋這些保險的費用問題。其實,銀保産品的收益率是有章可循的,可與銀行利率、股市投資收益率等參考,不可能太離譜。

  此外,投資類保險産品的保障功能並不充足,即便銷售人員介紹有多少保額的保障,也要看清實際保額和保障範圍,並落實到合同上。否則,很容易形成“保險真空”,以為自己投了保,實際保險卻發揮不了作用。

 

  注:本資訊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