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15-01-21 |
相較于“不差錢”下收益直逼“4時代”的銀行理財産品,近期捲土重來的理財型保險産品可謂表現亮眼。進入1月,險企對於“開門紅”的熱衷,也令上線的理財險收益持續攀高。據媒體報道,多家保險公司相繼推出為數眾多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高於6%的理財産品,嘗試擴大市場份額。但需要提醒的是,理財險超高收益未必都能實現,風險亦不可忽略。 理財保險收益率飆高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繼保監會相繼放開部分險企網銷資格後,高收益理財險重出江湖。與以往開門紅産品在元旦到春節這一時間段推出不同,今年不少險企從2014年年底就開始備戰,紛紛推出了理財類保險産品。包括合眾人壽、新華保險、華泰人壽、安邦養老、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等均推出理財相關産品,多是分紅型或萬能型産品。尤其是進入1月後,理財保險收益日漸增多。 在保險公司的保險産品中,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均為理財型保險。據媒體報道,在對500餘款在售的萬能險結算利率統計後發現,百餘款萬能險賬戶的年化收益率突破5%,多款産品甚至達到6%-7%的年化收益率。主打“理財險”産品的珠江人壽與P2P平臺“錢先生”合作後推出的一款産品年化收益為5.5%,由於錢先生對該産品年收益基礎給予了一定的補貼收益,使得前30天的預期綜合年化收益高達20.15%。 投連險方面,華寶證券研究所日前發佈的投連險收益報告顯示,去年12月排名前三位的泰康積極成長型、招商信諾成長型、海康指數加強型,回報更是分別高達28.76%、23.31%、22.86%,十分亮眼。尤其在牛市行情下,偏股型投連險賬戶的投資收益更是全部正增長。 有險企高管指出,在目前業務導向的大環境下,銀行理財産品收益收緊,而險企投資收益的提升會讓當前各類理財型保險産品,包括部分分紅險和萬能險類産品的收益率競爭力提升,而其保險價值將更加吸引普通消費者。 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監管層規定保險公司不能承諾理財類保險的收益率,但險企則以預期收益率的宣傳語來吸引消費者投保,投保人應意識到這些數據具有不確定性,所謂的高收益並不一定能保證兌現,因為投資收益與市場大環境、各個險企的投資策略和能力有莫大關係。 對此,業內人士提醒,投保人或出於投資目的的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理財産品時,應區分“預期年化收益率”和“最低保證年化收益率”,後者大多停留在2.5%的水準,前者則要看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能力和經營情況。 此外,還必須提醒的是,任何保險産品的應有之義是強調對生命、財産安全的保障,消費者不宜只著眼于高收益率。同時,理財險在考驗險企投資管理能力的同時,也要求投保人具備理性的投資心態,切忌盯著短期收益,畢竟高回報也意味著高風險,而且短期利益並不代表長遠利益。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從風險大小來看,投連險的風險最大,需要投保人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萬能險最為靈活,但也需要投保人自己操作;分紅險相對穩健一些,因此也成為最近幾年保險公司最為暢銷的産品。投保人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選擇保險理財産品。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5年0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