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建設銀行網站
 

黃金、有色板塊此番大漲為哪般?美元強勢走緩,國內需求強勢支撐
發佈時間: 2022-11-08

    11月7日,黃金、有色金屬板塊大漲。黃金概念股整體上漲2.22%,有色金屬板塊上漲2.74%。其中,北方銅業(000737.SZ)漲停,紫金礦業(601899.SH)A股一度接近漲停,收盤上漲8.73%;江西銅業(600362.SH)上漲4.54%;就連位處産業鏈下游的中國黃金(600916.SH)也上漲了3.66%。

    

    為什麼會這樣?

    一方面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穩定恢復,新能源發展對鋰、銅、稀土等有色金屬和相關原材料的需求量的上升,中國有色産業正在進入穩步發展軌道。

    另一方面,不可忽視的是,有色金屬,尤其是黃金、銅等金屬,除了産業需求外還有獨特的金融屬性。隨著美國10月份非農數據低於預期,美元的持續走強受到抑制。這導致由美元計價的國際金價、有色金屬價格再次打開上升大門。

    美元指數或將難快速攀升黃金、有色波動上漲

    11月4日,美國10月份非農經濟數據公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6.1萬人,預期為20.5萬人;上個月的非農數據也從26.3萬上修至31.5萬,失業率則稍稍走高至3.7%。儘管從表面數據上來看,美國經濟好于市場預期,但是新的就業數據依舊創造了,美國2021年4月以來最小增幅。

    從結構來看,休閒和接待行業的就業增長依舊佔到絕對大頭,而在服務業中,除了貿易、交通運輸、公用事業板塊10月新增8萬餘就業外,資訊服務、金融、教育、商業服務行業都處於就業凈減少的狀態。

    與此同時,據美國勞工部披露的另一項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的美國職位空缺數已經達到1072萬,較前一個月繼續增加。

    這説明美聯儲之前的加息政策儘管有效,但是顯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與加息幅度相比,沒有實現有效控制通脹、明顯增加就業的效果。相反,加息的副作用正在令美國國債市場的流動性陷入危機。

    美國經濟的進一步衰退,以及美聯儲加息的阻力越來越大,都在減緩美元的強勁走勢。11月4日,受上述數據影響,美元指數大跌1.49%,結束了多日來的連續上漲。隨後,黃金、有色金屬、原油等一系列受美元定價影響的産品價格,隨即走高。11月7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12月黃金期價比前一交易日上漲45.7美元,收于每盎司1676.6美元,漲幅為2.8%。11月7日中國國內黃金期貨價格也隨即漲了1.02%。

    與此同時,11月7日LME銅價上漲6.98%達8133美元/噸,滬銅主力合約CU2212漲2.78%達65380元/噸。

    美元走強趨勢放緩,國際黃金、有色金屬價格大幅上漲,成為此番A股黃金、有色板塊上漲的主要推動力。

    下一步,隨著美國經濟的放緩、國債流動性風險的加劇,美元指數將難以進一步攀升。黃金、有色金屬價格或將面臨波動上漲的局面。

    國內基本面強力支撐需求持續上升

    而真正構成長期支撐的,依然還是中國國內經濟的恢復,以及有色金屬需求的上漲。

    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對於鋰、銅、鎳、鈷、以及稀土等稀缺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形成了持續的帶動作用。比如,全球電池用鎳需求量增速預計超20%。在電解鈷的消費結構中,新能源汽車也佔比達43%。再比如,作為永磁電機的主要材料,以及晶片等諸多工業的添加劑,隨著電動汽車、風力發電,中國稀土的消費量更是節節攀升。2022年中國稀土消費量預計將達19.3萬噸,增幅接近40%。

    此外,隨著基建、智慧電網的加速建設,中國市場對銅的消費量也在逐年增長。2022年1-8月國內精銅凈供給為929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26.8萬噸,漲幅達到2.88%。而對於製造鋰電池銅箔等所需要的高端精煉銅製品更是呈現出爆髮式增長。

    2020年中國鋰電銅箔的出貨量還只有12.5萬噸,到2021年,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爆發期,中國鋰電銅箔出貨量就飆升至28.05萬噸,年增長1.2倍,並且依然供不應求。

    為此,江西銅業、海亮股份、白銀有色等都投入百億鉅資切入發展高端鋰電銅箔的生産。而另一家礦業千億巨頭,紫金礦業不僅擁有大量的黃金礦産項目,還通過鋰鹽湖項目殺入新能源賽道。

    而對於中國黃金這樣的黃金珠寶企業,雖然處於黃金産業鏈下游,但隨著國內經濟的恢復,隨著金價的相對利好,市場需求也將進一步復蘇。據中國黃金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0.4%,增速已經由負轉正;實現歸母凈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12%,預計四季度會加速開店。

    在國際金融市場,美元強勢放緩,黃金、有色價格走強,以及國內生産持續爆發的雙重加持下,相關黃金和有色企業的盈利水準和發展潛力將更進一步。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中國建設銀行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列印]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