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投資波羅的海三國的探析
按: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地處波羅的海東岸,緊鄰北歐,擁有出海口或者過境國的優勢,波羅的海三國雖存在經濟增長不足和勞動力連續流失等現象,但因其擁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投資環境,特別是陸路交通和海上交通的發展潛力巨大,波海三國被歐盟視為向東拓展的重要依靠,也是俄羅斯重要的能源市場,在前蘇聯時期也是最發達地區。長期以來,外國直接投資對波羅的海三國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從波海三國未來發展看,儘管進一步加快與歐盟的融合已是大勢所趨,但為弱化對歐盟其他成員國的過渡依賴性,波海三國除了與傳統貿易夥伴保持合作關係,還會積極開拓新的市場,不斷拓寬多元化經貿合作模式。這對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的對接來説是一個良好的機遇。
對投資波羅的海三國的探析
■ 孫銘
2004年,波羅的海三國正式加入歐盟。在歐盟支援下的最初幾年,波海三國繼續保持經濟快速發展勢頭,曾一度出現了大跨越式的增長,成為當時歐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但受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襲擊而戛然止步,波海三國經濟走向下滑。在這種情況下,波海三國都希望借助外資來調整産業結構,擴大外貿規模,恢復經濟增長。
波羅的海三國的經濟狀況
波羅的海三國是中東歐國家中基礎較好、轉型較快的國家,2005-2007年波海三國的GDP表現為高速增長(見表1)。這期間,拉脫維亞GDP平均增長率超過10.9%,愛沙尼亞超過8.8%,立陶宛達超過8.4%。但波海三國對外依存度較高,經濟發展易外部因素干擾。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波海三國經濟出現大幅下滑。2009年,波海三國GDP平均跌幅超過15%,增長最快的拉脫維亞GDP 跌幅達到創紀錄的17.95%,其中工業生産跌幅更是高達-20%之多(見表2),下滑幅度排名歐盟國家之首。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步復蘇,波海三國自2010年開始經濟走向復蘇,進入平穩發展期,2011年GDP增長率均超過5.4%。到2014年,立陶宛GDP總量達481.72億美元,拉脫維亞GDP總量達319.21億美元,愛沙尼亞GDP總量達259.05億美元。北歐銀行對波海三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進行了預測,立陶宛2015年為3.2%、2016年為4%,拉脫維亞2015年為2.7%、2016年3.4%,愛沙尼亞為1.8%、2016年為2.8%。(表1、2)
● 波羅的海三國的産業結構
獨立後,波羅的海三國積極發展本國經濟,大力推行私有化和自由貿易政策,國家經濟總量得到了較大提升。在國家經濟結構中,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是波海三國GDP增長的主要依靠,特別是第三産業的佔比都在50%以上,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更是達到70%之多,但第一産業均未被充分挖掘潛力,在國家GDP比重中僅在5%以下。2013年,第一、二、三産業在波海三國GDP中佔比分別是:立陶宛4%、45%、50%,拉脫維亞4.4%、22.4%、73.2%,愛沙尼亞4.8%、21.2%、74%(2014年3.7%、28.1%、68.2%)。
立陶宛 立重點産業有食品加工工業、木材加工業、交通物流業、生物技術産業、鐳射産業。2014年,立國內生産總值為481.72億美元,增幅2.95%,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建築業和工業。然而立工業家聯盟經濟和金融部主任別薩基爾卡斯對工業前景並不樂觀,2015年3月25日他表示,目前俄羅斯經濟疲軟,所有獨聯體國家都在爭相貶值本幣,以促進對俄出口,這導致立商品價格相對上漲,競爭力下降,同時俄立關係不穩,雙方市場因政治關係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立政府力推的新市場開拓,並非一蹴而就。當前,立更多瞄向西歐市場,寄希望其經濟快速增長。只有在西歐經濟復蘇後,立工業品生産和銷售狀況才會得以真正改觀。
拉脫維亞 服務業是拉支柱産業。2013年,拉第一、二、三産業佔GDP的比重分別為4.4%、22.4%和73.2%,分別比上年增長3.1%、2.9%和6.6%。從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佔14.2%,增長4.3%)、房地産業(佔8.8%,增長15.7%)和製造業(佔12.5%,增長2%)表現突出。但是,運輸和倉儲業(佔10.2%,下降0.5%)有所下降。2014年,拉GDP增速比2013年有所放緩(如表1所示),其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國內市場、建築業、貿易和公共服務業助推經濟增長。但這一年,拉工業産量較上年下降0.9%,其中,製造業工業産量下降0.1%,電力和天然氣工業産量供應下降6.6%,採礦和採石業工業産量增長3.2%。 2015年上半年,拉脫維亞工業産值同比增長3.7%。其中,製造業産出同比增長5.3%,採礦和採石業産出增長11.3%,電力和天然氣供應産出同比下降4.3%。
愛沙尼亞 愛重點産業有製造業、建築業、房地産業、交通運輸業、IT和電信業、金融業、化學工業、農業、旅遊業。2014年,推動愛GDP增長的主要行業有批發零售業、製造業和科技研發,拖累GDP增長的主要行業是建築業、運輸倉儲業、酒店服務業和餐飲業。建築面積下降2%,産值下降4.1%。運輸業增加值已連續兩年下降,2013年下降4.8%,2014年下降8.6%。2015年第一季度,愛GDP同比增長1.2%。據初步測算,對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是製造業,特別是電子設備、礦産品及木材産品的生産。由於電子産品、礦産品的出口大幅增長,愛第一季度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這也大大帶動了相關産業及整個GDP的增長。
● 波羅的海三國的外貿結構
一直以來,波羅的海三國將發展對外經濟關係視為實現經濟轉型、振興經濟的重要手段,大力發展對西方國家的經濟關係,視西方國家為主要的貿易夥伴;?進一步調整對獨聯體國家,特別是對俄羅斯的貿易方針,不再以俄羅斯作為最大貿易夥伴;注重發展對東方地區和國家的經貿關係。2005-2014年,波海三國對外貿易整體上保持平穩態勢,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現了短暫下滑。目前,波海三國進出口總額均以超過國際金融危機前最高水準。(見表3)
波羅的海三國進出口産品結構的基本情況如下:
立陶宛主要出口産品有礦産品、機械配件、化工産品、蔬菜類産品、飲料酒醋煙草、車輛船舶等交通設備、塑膠和橡膠製品、紡織品、肉油製品等;主要進口産品有礦産品、機械及配件、化工産品、車輛運輸設備、基本金屬、飲料酒醋煙草、蔬菜類産品、塑膠和橡膠製品、紡織品等。根據立統計局發佈的外貿數據,2014年前8個月立産品最重要的出口國是:俄羅斯、拉脫維亞、波蘭和德國。同期,立最主要的進口國是俄羅斯、德國、波蘭和拉脫維亞。根據歐盟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儘管俄羅斯對立陶宛實施反制裁措施,但2014年立對俄服務貿易出口額為12.01億歐元,再創歷史新高,躋身歐盟對俄服貿前6強,超過愛沙尼亞(5.56億歐元)和拉脫維亞(3.74億歐元)。目前,俄羅斯雖仍是立的主要貿易夥伴,但2015年前5個月,立産品對俄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55.6%,其中立農産品和食品對俄出口僅為2480萬歐元,相當於去年同期的19.4%。
拉脫維亞主要出口産品是木材及木製品、鋼鐵及其産品、電器設備和礦物燃料等,主要進口産品是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産品、機械器具及零配件、機電設備、鋼鐵、車輛及其零配件。主要出口目的國是立陶宛、愛沙尼亞、俄羅斯、德國、波蘭、瑞典等,主要進口來源國是立陶宛、德國、俄羅斯、波蘭、愛沙尼亞等。另外,因目前俄羅斯擴大對歐盟的食品制裁,拉食品行業無法很快找到新市場,導致增長停滯。自俄制裁以來(2014年8月起),拉食品企業新開拓了18個市場,但出口總量不大,只有350萬歐元。
愛沙尼亞主要出口産品有電子機械産品、礦産品、農産品及食品、木材及木材製品、金屬及其製品、交通運輸設備、化工原料及其産品、紡織原料及其産品;主要進口産品有電子機械産品、礦産品、農産品及食品、交通運輸設備、化工製品、金屬及其製品、塑膠橡膠製品、紡織原料及其製品、木材及其製品。主要出口目的國是瑞典、芬蘭、拉脫維亞、俄羅斯等,主要進口來源國是芬蘭、德國、瑞典、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俄羅斯等。
從波海三國進出口産品的結構看,各國貿易逆差總量不大,發展較為平穩,且産品大多為初級商品,可替代性較強。從主要貿易夥伴構成上看,波海三國已在歐盟大市場的基礎上完成了對外貿易結構的階段性組合,彼此間能夠起到相互支撐、相互補充的作用,但俄羅斯仍是波海三國離不開的主要貿易夥伴之一。
波羅的海三國的引資狀況
波羅的海三國一直注重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外資已成為促進波海三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截止到2014年底,立陶宛累計吸引外資121億歐元,拉脫維亞累計吸引外資114.7億歐元(到2013年底),愛沙尼亞累計吸引外資158億歐元。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發佈的2015年經濟自由度指數顯示,拉脫維亞得分69.7分,在17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37位,較去年上升5位,列入“適度自由”經濟體之列。其鄰國愛沙尼亞由去年第11位升至第8位,立陶宛由去年第21位升至第15位,兩國被歸於“較自由”經濟體之列。
● 波羅的海三國的主要外資來源國
立陶宛 對立投資的國家主要是瑞典、波蘭、德國、荷蘭、挪威。外商對立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産、批發零售業等,外資基本壟斷了立的石化、金融、通訊、保險等領域,立不少大型零售貿易公司中都有外資公司進入。外商對立投資主要集中在立基礎設施較好的大城市。中國駐立陶宛使館經商參處2015年4月5日發佈的消息指出,根據立陶宛統計局最新數據,歐盟國家對立投資為102億歐元,佔立累計吸引外資總量的84.3%;來自獨聯體國家的投資為2.36億歐元,佔比為2%。未來,生物科技、資訊技術、客戶服務、可再生能源是立重點引資領域。
拉脫維亞 對拉投資的國家主要是瑞典、荷蘭、塞普勒斯、挪威、俄羅斯、愛沙尼亞、德國、丹麥。外商對拉投資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險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等。國際金融危機後,活躍經濟成為拉優先發展方向,拉開始實施一系列措施以優化商業環境、培育新企業,從體制結構上大力簡化創業企業的融資條件。
愛沙尼亞 對愛投資的國家主要是瑞典、芬蘭、荷蘭、挪威、俄羅斯、拉脫維亞、塞普勒斯等。外商對愛投資主要集中在金融業、房地産、通訊、交通運輸業等。近十年來,外商對愛直接投資的年均收益率為11%,高於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在歐盟國家中,外商對愛投資收益率僅次於捷克(12%),這反映出愛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
● 波羅的海三國的投資環境
區域合作潛力大。從經貿往來可以看出,波海三國間存在很高的互補性。經過多年發展,波海三國間的經貿合作模式、産品結構、涉及領域相對穩固,並已顯現出了集群力量的效應。同時,在歐盟框架下波海三國與北歐的經貿合作、與荷比盧的經貿合作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甚至相互重疊。在經歷了一系列危機後,波海三國應對外部風險、化解內部矛盾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也積累了經驗。從波海三國經濟回復增長情況和貿易結構看,波海三國構建共同防風險機制的條件正在不斷成熟。
吸引外資基礎好。波海三國在吸引外資的優勢表現在:一是經濟自由度高,外匯管製程度低,政策保障較好。如,愛沙尼亞對外匯沒有管制,對國際支付無限制,任何貨幣、無論數量多少都可以自由兌換、匯出匯入。其他兩國也相對寬鬆。二是波海三國公民受教育程度高,大學普及率高,基本上都能講一至兩種外語,特別是英語和俄語使用十分廣泛。三是波海三國工資水準在歐盟範圍內相對較低,月工資一般不超過1000歐元。根據歐洲統計局數據,2014年波海三國均為歐盟國家中最低月工資少於500歐元,立陶宛300歐元、拉脫維亞360歐元、愛沙尼亞390歐元。
互聯互通程度高。波羅的海是東西方交往的天然通道。通過喀得加特和斯加基拉克海峽與北海相連,經由波斯尼亞灣、芬蘭灣及里加灣遠至內地,貫通北歐。西北通過厄勒海峽和大、小貝爾特海峽出北海,與大西洋相通。經德國的基爾運河可與北海相連,波羅的海運河與白海相接。波海三國不僅在地理位置上相聯,而且也都是申根國家,在歐盟統一構建的基礎上,波海三國將會形成一個現代高效的立體化交通網。拉擁有3個國際性港口,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等服務業較為發達。愛沙尼亞位於波羅的海東海岸,東與俄羅斯接壤,南與拉脫維亞相鄰,北鄰芬蘭灣,與芬蘭隔海相望,西瀕里加灣。愛地理位置優越,擁有鐵路、公路和港口構建成的較為完善的運輸網路,在歐、亞轉机運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波羅的海三國的優先投資領域
波羅的海三國的交通運輸業發展潛力巨大。立陶宛連接歐盟、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獨聯體等三大經濟體,位於亞歐交通走廊和波羅的海南北交通動脈十字路口,在亞歐物流鏈中處於重要地位且優勢明顯。拉脫維亞地處東歐平原西部,臨波羅的海東岸,里加灣深入內陸,同愛沙尼亞、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立陶宛接壤。拉擁有3個國際性港口,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等服務業較為發達。愛沙尼亞位於波羅的海東海岸,東與俄羅斯接壤,南與拉脫維亞相鄰,北鄰芬蘭灣,與芬蘭隔海相望,西瀕里加灣。愛地理位置優越,擁有鐵路、公路和港口構建成的較為完善的運輸網路,在歐、亞轉机運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014年9月11日,歐委會發佈《歐盟交通基礎設施新政策備忘錄》,計劃在2014-2020年間融資260億歐元拉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簡化跨境手續,構建單一市場的經濟命脈,真正實現貨物和人員自由流動,促進繁榮和增長。備忘錄指出,至2050年,歐洲貨運量將增長80%,客運量將增長50%。同時,歐盟將構建由九條主幹走廊組成的核心交通網路,每個走廊至少涵蓋三種運輸模式、三個成員國和兩個跨境段。歐盟基礎設施新政策旨在把28個會員國放入一個強大的歐洲運輸網路中去促進增長和競爭力,用網路整合碎片化的運輸資源。九條主幹走廊中七條為東西走向,重點是連接東歐與西歐,消除運輸瓶頸。
2014年11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容克計劃”,這是一個高達315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旨在通過設立新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重振歐盟經濟。2015年6月22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和芬蘭五國在里加簽署了波海高鐵(Rail?Baltic)合作協議。波海高鐵全長728公里,途經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立陶宛-波蘭邊境與波蘭鐵路接軌後,可一直抵達德國首都柏林,預計造價37到52億歐元。其中,愛沙尼亞境內段長度210公里,造價約12億歐元。預計鐵路建設將於2018年動工,2024年完工。歐盟承諾給予85%的資金援助。
波羅的海三國經濟發展的困境
波羅的海三國是東北歐小國,也是歐元區國家。中短期看,波海三國未來的經濟走勢仍將與歐盟的整體發展狀況密不可分。在歐盟,既有經濟發展水準較高的德國、法國,作為歐元區核心國,也有經濟發展狀況相對落後的國家。從本質上講,波海三國是歐元區邊緣國家。核心國家和邊緣國家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還在不斷擴大,其結果會導致邊緣國家競爭力的下降。就波海三國而言,其經濟發展的對外依賴性高,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易受外部環境衝擊。
能源的高度依賴性一直困擾著歐盟部分國家。因此,歐盟仍將俄羅斯視為保障其能源安全的重要夥伴。目前,歐盟消費的85%石油、65%的天然氣依賴進口,其中立陶宛、拉脫維亞的天然氣供應幾乎完全從俄羅斯進口。可以看出,波海三國過多依賴歐盟必然受制于歐盟的內外關係,尤其是歐俄關係。從戰略角度上看,歐盟或許更加期望波海三國成為一個可控的共同市場,能夠應對外來風險、化解內部矛盾。
另外,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歐盟各國間的融合度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程度不高國家的勞動力向經濟發展程度高國家流動的趨勢也在不斷加速。而一國勞動力的流失不僅會造成社會結構的不穩定,也往往會因人才的流失而導致科技創新能力的不足,使經濟發展的後勁不足。波海三國正面臨這樣的難題。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0-2013年,立陶宛人口減少幅度為歐盟之最,年均減少約3萬人,其主因是對外移民。2008-2013年,拉脫維亞每年3萬人流失國外,累計已損失8%總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2013年,愛沙尼亞總人口131.2萬人,比2012年減少0.8萬人,同比下降0.6%。其中,適齡勞動人口僅佔67%。由於人口流失、勞動力緊缺所造成的工資上漲壓力將使愛的通脹率較歐盟其他國家上升更快。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人員)
表1 波羅的海三國2005-2014年GDP和增長率狀況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作者根據中國商務部數據、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宏觀數據整理。
網址:http://fec.mofcom.gov.cn/gbzn/guobiezhinan.shtml?COLLCC=1115387799&、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index.html,2015年7月15日訪問。
表2 波羅的海三國2005-2014工業生産增長率情況 單位:百分比
數據來源:俄羅斯e-REPORT數據統計庫,
網址:http://www.ereport.ru/stat.php?razdel=country,2015年7月16日訪問。
表3 波羅的海三國2005-2014年對外貿易情況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作者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中國商務部數據、中國外交部數據、全球經濟數據網數據整理.
連結
立陶宛
中文名稱:立陶宛共和國
英文名稱: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所屬洲:歐洲
首都:維爾紐斯
主要城市:考納斯、克萊佩達
拉脫維亞
中文名稱:拉脫維亞共和國
英文名稱:Republic of Latvia
所屬洲:歐洲
首都:里加
主要城市:道加瓦皮爾斯、利耶帕亞等
愛沙尼亞
中文名稱:愛沙尼亞共和國
英文名稱:Republic of Estonia
所屬洲:歐洲
首都:塔林
主要城市:塔爾圖、納爾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