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留言性質:
奇石升值迅猛6年翻上萬倍
 

宏觀經濟低迷儘管波及到了各行各業,但沒能撼動奇石精品升值行情。由於奇石資源的稀缺性,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奇石收藏界從未聽説貶值一説,尤其是精品奇石依舊漲勢驚人。其中,一種黃蠟石六年時間不僅搖身變“玉”,而且價格翻了上萬倍。

六年石變玉身價漲萬倍

據深圳市收藏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奇石又稱雅石、觀賞石,是區別於寶玉石、印章石之外的石性質地的觀賞收藏品。

説起奇石的升值情況,深圳市風景園林協會盆景賞石文化分會副會長黃騰表示,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一是“驚人”,二是“費解”。黃騰以自身的經歷為例講了一個故事:“1993年,我買了一件青田石的雕件,上面雕了大小九個龜,石分三色,渾然天成:龜為絳色,龜腳所踩水為灰白色,水面漂浮著幾片落葉為黃色。作品由有‘龜王’之譽的張海正雕刻而成。當時我僅花1.5萬元,現在應在300萬元以上。”

200多倍的漲幅已很驚人,但這在奇石界並不新鮮。例如:前不久,一個狀如“小雞出殼”的戈壁石被專家評估了1.3億元,據説十幾年前收藏者從農民手上拿到它時僅花了幾十元;一塊巴掌大小、神似老太太臉的戈壁石,專家評估9600萬元,2000年在昆明展覽時,開價才1萬多元。

這也不是漲幅最驚人的奇石,漲幅最大的奇石還數黃龍玉。深圳市收藏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韓昌晟表示,六年前,黃龍玉還不叫“玉”,統稱黃蠟石。21世紀初,一拖拉機黃蠟石僅賣300元。直到2006年提出“玉”的概念後,質地好的“籽料”成為黃龍玉;2008年至2011年身價劇增。“2011年在昆明泛亞洲奇石博覽會上,我看到一塊相當於大十六開紙大小,厚度不到5釐米的黃蠟石,材質不是很好,外形也不是很工整,雖叫價120萬元,但買家並不驚訝。才六年時間,黃蠟石蛻變成玉的價格就翻了成千上萬倍。”韓昌晟説起這段經歷的時候仍覺得很不可思議。

稀缺性“燒”熱奇石行情

奇石價格漲幅為何如此驚人?兩位藏家不約而同地表示,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奇石資源的“稀缺性”。

黃騰説“費解”其實並不費解,他的“九龜”之所以升值這麼快,除了雕工為名家手筆外,主要還是因為這種石種目前“已經沒有了”。大自然的作品,看似很多,實際上少之又少,真正的精品資源早已枯竭。他表示,壽山石有100多種,但真正好的壽山石,早已難尋蹤跡,現在僅存的一點資源也接近枯竭。再加上收藏隊伍在不斷擴大,供量嚴重不足。

黃騰還説,無論哪種石種,“那些隨手可撿到的,往往就是最好的石頭。”但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往往不懂得珍惜,得到石頭後就把它輕率地處理了,因此損壞了許多精品。“資源的枯竭加上人們的不珍惜,使剩下的精品少之又少,現在好東西全都在藏家手裏,市場上看不到了。”

奇石精品價格依然堅挺

宏觀經濟的低迷之勢是否也對奇石收藏價值帶來衝擊?韓昌晟認為這肯定有影響。但他同時表示,經濟大環境不好只是影響了奇石增值的快慢和轉手的快慢,即其活躍程度,並未真正影響到奇石價格。“除黃龍玉因前兩年過度瘋長之外,我從沒看到哪個精品的價格有跌下來的。這幾年來,石頭的價格依然一直在漲,只是升值的速度減緩了,奇石的價值與市場價值主要還是取決於其材質”。

黃騰也認為,經濟大環境並未對精品産生影響,精品仍在升值。在經濟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精品依然難尋。“還是因為資源枯竭的原因,用行話來講,就是出水的東西越來越少了,甚至不出水”。

“因此,收藏奇石一定要收藏精品,不怕貴,就怕不好。”韓昌晟如是説道。(揚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