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美國救市,危險與機遇的考驗

發佈時間:2008-10-08

 

■ 本報記者 張小雅

 

在剛剛閉幕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目前央行確實正與美聯儲進行談判,並可能考慮以向美國注入流動性的方式幫助其“救市”,用增加流動性的方式來恢復市場參與者的信心。

9月份,中美兩國領導人已互通電話就當前全球經濟局面交換意見,聯大會議時,溫家寶總理也表示中國將和世界各國加強合作,應對當前的挑戰。種種這些活動中可以看出,中國對於美國此次“救市”的響應,以及協助其“救市”的積極態度。但也有相關人士擔心美國財政赤字會因救市舉措不斷擴大,如再濫印鈔票,將導致通脹及貨幣貶值,並對中國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帶來巨大損失。更糟的是,如果救市失敗,全球及中國經濟將惡化。

“如果美國救市計劃能夠穩定投資者的信心,那麼這將是最好的結果。”不過,花旗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卻對這樣的假設持悲觀態度。他表示,短期之內,在美國市場沒有確認底部之前,投資者很難大幅度把資金投到美元資産上,新投資的美元資金離開美國市場的可能性還很大。

“而中國等新興市場將成為這次救市的幾千億美元資金的短期流向之一,大量美元的流入有可能使中國‘流動性過剩’問題進一步惡化,加大中國未來的通脹壓力。此外,由於大量發行美元將導致美元資産貶值,這對於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極為不利,真正的損失將在中國方面。”沈明高表示。

沈明高的觀點引起了宏源證券研究所所長程文衛的強烈共鳴。程文衛表示,由於“流動性過剩”加劇,會導致大宗商品、生産資料價格再次上漲,這將再度壓縮中國企業的利潤空間,導致中國出口放緩。

事實上,複雜的外部經濟已經使各家機構下調了未來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國家資訊中心9月底的預測表示,今年四季度中國GDP增幅可能跌至9%以下。

“中國經濟正處於關鍵的轉型期,這次經濟調整正好和外部的經濟放緩重合,美國經濟復蘇需要很長時間,刺激內需也需要很長時間。”沈明高表示,中國經濟要想將美國經濟放緩所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唯有靠內需推動。

而光大集團董事長、銀監會前副主席唐雙寧在公開場合表示,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金融機構如果看得準,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反向操作,出手收購境外金融企業,借機進入美國華爾街。

唐雙寧指出,對手的失敗就是自己的機遇,本次金融危機能夠促使美國金融機構收斂,中國金融機構的話語權將有所加強。他認為中國金融業的國際參與度不高,此前中國經濟形勢也較好,因此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大。

此前,中投公司曾兩次嘗試購買美國金融機構的股權,但出現鉅額浮虧。面對中國是否會在美國的金融動蕩中撤資的質疑,中投公司總經理高西慶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當前狀況下,中國不可能撤出在美國的投資,這樣做不僅會損害到美國,而且也會損害到中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