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機構沙龍

發佈時間:2008-10-15

 

背景:

10月份,中國的資本市場到處都充斥著“融資融券”的聲音,證監會在明確表示將推出融資融券後,便加緊部署試點的籌備工作;券商們及基金公司也連日開會,摩拳擦掌似要大幹一番。

熱點:

融資融券的喜與憂

 

 

時機不當:

中國股票市場仍處在“新興加轉軌”階段,法制、監管不健全,投資者對股票市場風險的認識還很不成熟,國際國內環境不穩定因素居多的前提下,現階段推出融資融券制度不利於股票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大家似乎都同意融資融券交易可以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的結論,但中國的股票市場並不缺乏流動性。從國際間的數據比較可看出,中國股票市場年換手率遠高於其他成熟市場;另外,中國股票市場存在嚴重的莊家操縱股價現象,即使實行融券,市場也無法形成與莊家抗衡的做空力量。此背景下,只會使莊家操縱股價變得更容易,加大股價波動之風險;再者,融資融券可以化解“大小非”解禁對市場衝擊的説法也純粹基於理論之上,“大小非”解禁導致股市下跌,表面上是資金的供求失衡問題,但本質是價格問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

融資融券也好,過去的QDIIQFII為什麼沒有成功?第一是國際大背景,第二是自我認知不足,金融是一個信用和信譽行業。信用和信譽體現在哪兒?經驗和經歷。國外的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可以做到,中國的市場能不能做到要看環境,特別是要看投資認知。金融不是誰都可以玩的,不是有了高學歷,高學位,有簡單的金融知識就可以做的。從這個角度去想,中國投資認識的缺失,投資的普及是中國的當務之急,不是誰拿著錢都可以賺錢,都可以得到更豐厚的利潤,這一點在目前中國的金融環境、社會環境當中普及,進一步提升,那樣中國的金融風險控制和對外自主權會體現得更清楚。金融的信用和信譽是要有經驗和經歷的積累的,不單單靠産品。——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常務理事譚雅玲

 

反應平淡:

市場對此早有預期,券商股早已在該消息正式推出之前就已在股價上做出了利好反應,此次消息對於券商股幫助不大。即使融資融券的正式細則推出,實際規模也不會大,並且不太會可能推出融券業務。——申銀萬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李

 

挑戰更大:

融資融券試點對國內券商來説,更多的也許是風險挑戰。首先是客戶的信用識別風險,每個證券公司都應該首先儘快建立客戶資料或者信用識別系統;二是抵押資産價格的評估方式——以市場價還是統一的估值方法,用市場價加一定的折扣還是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均價加一個折扣,這些都存在疑問;再次是技術風險,特別是券商對客戶資産的流動變化的監控能力。試點結束後,融資融券將不僅僅局限于證券公司的自有資本,而是隨著證券金融公司的設立,證券公司通過融資或借券來參與融資融券業務,這意味著管理上的風險會加大。——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師騰泰

 

正面市場影響:

融資融券交易在世界上大多數證券市場都是常見的交易方式,可以將更多資訊融入證券價格,為市場提供方向相反的交易活動,當投資者認為股票價格過高和過低時,可以通過融資的買入和融券的賣出促使股票價格趨於合理,有助於市場內在價格穩定機制的形成。另外,融資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資金和證券供求,增加市場交易量,從而增加證券市場的流動性。這一業務還有助於拓寬證券公司業務範圍,增加證券公司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的應用渠道。——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

融資融券是大家期盼的利好,市場渴望有這樣的利好出臺。它的出臺對於增強投資者信心,促進市場好轉是有幫助的。首先是兌現了市場期盼的利好。其次融資有利於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再有就是融券,能防止市場出現較大泡沫,有利於市場穩定。融資融券的影響目前停留在心裏層面,具體影響還要等細則出臺,但這對券商板塊來講是實質性利好,因為這增加了券商的業務類型。——銀河證券首席分析師李峰

 

負面市場影響:

融資融券推出後,因為出現了杠桿,這樣就有可能使其變成助漲助跌的工具。在有了杠桿之後,原來的烏龜打架可能就變成了老虎打架,這樣就增加了股票的波動性。——渤海證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房振明

以往的內幕交易都是提前獲知利好消息,事先買入公司股票來賺錢,但有了融資融券之後,利空消息也可以賺錢,這將使內幕交易更加難以得到有效地控制。融資融券是對市場的一個根本改變,也因此會衍生出來一系列問題,困擾資本市場的頑癥——內幕交易也有可能大幅增加。——一位私募基金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