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機構沙龍

發佈時間:2008-11-05

 

背景:

1017,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強調,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降低住房交易稅費,支援居民購房。1027,央行開始實施一系列房貸新政。與此同時,全國18個地方政府紛紛以減稅、推行貨幣補貼及降低準入門檻等一系列積極的利好政策。如此頻繁而明顯的“救市”行動似乎與購房者對房價理性回歸的期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熱點:

中國樓市需要救嗎?

 

 

正方:

中國無法承受樓市的大跌,因為房地産行業佔到了固定資産投資的近1/4,並貢獻了10%的就業。——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李晶

 

事到如今,怎麼還能反對救樓市?近10年來,房地産一直是中國經濟的“發動機”,它牽動了上下幾十個産業。雖然把這個産業當成支柱並不是好的選擇,但它確實在一個時期內帶動了經濟的高速增長。“海嘯”當前,這個“發動機”如果熄火,很可能成為壓垮中國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甚至影響社會的穩定。房地産確實“綁架”了中國經濟,但既然“綁架”已經發生,那麼第一要務就是“解救”被綁架者,而不是“打擊”綁架者。——著名媒體評論員盛大林

 

目前世界整體經濟都出現下滑跡象,包括美國、歐盟,中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都出現下滑。雖然目前不能説中國宏觀經濟週期也進入往下走的時候,但房地産週期已經到了往下走的時候。現在樓市下滑的趨勢很嚴重,到了應該採取緊急舉措的時候,哪怕微調也好,不能盲目樂觀。如果房地産行業下滑,就很有可能出現明年房地産投資沒有增長的現象,從而使其對全國GDP的貢獻消失。因外貿已經出現問題,房地産下行就可能使GDP增長小于9%。這種情況下,就業問題就會産生衝擊。房地産行業的問題不單單是房地産企業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民生。——中國住宅房地産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

 

反方:

這些人為什麼叫囂“救樓市”?關鍵就在於利之所趨。因為房地産將失去暴利的時代,房地産將無法成為少數人在短期內聚集社會財富的工具,房地産市場將成為民生的市場。目前,國內房地産市場逐漸走向理性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1998-2007年,中國房地産市場經歷了10年高速發展。但是2008-2017年,購買住房的人口絕對數量迅速下降。國內房地産市場的調整也是自然,而不是房地産市場變化就要什麼救市。就目前的房地産市場的情況來看,房地産不需救。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來看,到目前為止,國內房地産開發的繁榮沒有改變,特別是房地産開發及房地産市場資金的流入不僅沒有改變,反而快速增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

 

如果聽任地方救樓市舉措的規模進一步擴大,中央此前出臺的多個房地産調控政策將被徹底架空。地方政府救樓市正好幫了熱錢的大忙,而熱錢一旦撤離,中國房價將陷於萬劫不復的深淵。其次,地方政府的一些救市政策有明顯的拉升房價、損害本地居民利益的嫌疑。——財經評論員時寒冰

 

不得不指出,救市政策很可能效果不彰。房地産市場與股市的共性,就是投資者追漲殺跌的本能。當房地産行業引領經濟進入下行週期,一些樓盤價格開始下調,投資者業已形成下調預期,必須經歷一個完整的週期,才能進入上升通道。在趨勢業已形成之時救市並不能改變大勢。如果在實體經濟剛受衝擊時就出臺穩定房地産政策,效果可能會好得多,不至於出現建材等基礎産品價格大幅下挫、蔓延到鋼鐵等各個行業的局面。因此,救市未必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一些城市救市之後首日,房屋成交量為零,就很説明問題。——財經評論員葉

 

中立:

救房市和救房價很難説有本質上的區別,兩者之間是一體的關係。事實上,目前所出臺的這些政策主要是為了防止房價快速回落。也可以説既是在救房市,也是在救房價。最樂觀的預期是房價能漲起來,最悲觀的就是能賣多少算多少,最大的目的就是要避免房價的大幅回落。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房價上調是很難實現的。現在主要是保證房價不下降,或者是房價回落得慢一些。當然,這次新政策的效果也不會立竿見影。最終市場會怎麼樣,還是要看老百姓的反應。如果房價沒有下調到老百姓的心理預期,那麼房價回落趨勢不會改變。——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

 

此次救市具有利益集團推動和從宏觀經濟層面考慮進行調整的雙重原因,很難把這二者完全分清。確實有一些地方政府把房産業看作地方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此次調控最理想的方式應該是讓房産市場軟著陸,但操作難度很大,因此在出臺相關政策的時候,必須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最主要的問題是消化目前的市場存量,而不是刺激投資。在資金控制和土地調控方面尤其需要謹慎,如果操作不當,不排除引發盲目投資的可能。——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國有資産研究中心主任高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