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積極財政政策的10年輪迴

發佈時間:2008-11-19

■ 益智

  

2008115,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就在20天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樣部署了十項經濟工作,內容大同小異,但這一次細化到了4萬億元。這是我國在1115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之前的合作行為。也是自1998年來又一次大規模的積極財政政策。當前的政策效果會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10年前政策的經濟效果以及股票市場的表現卻有據可查。筆者擬通過對比10年前後的積極財政政策的背景以及1998年的效果來簡單預測這次政策的結果。

政策啟動的背景對比

由於改革開放以來至1998年近20年間,經濟轉軌中的財政困難和多種制約因素,中國財政政策總體而言是“低調”的,基本沒有積極的調控舉措。直到1998年一季度過後,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已相當明朗,並與一系列國內問題迭加在一起,迫切需要以宏觀政策措施擴大內需,實施反週期操作,才首次啟動了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策。此次積極財政政策的啟動,則是在連年財政盈餘大幅上漲的基礎上啟動。具體的背景因素,可以從如下五個方面來看:

目標均為金融危機:以199772泰國宣佈放棄聯繫匯率制為標誌而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屬於新興市場副中心引發的。到了1998年,也已席捲了幾乎整個亞洲,並擴展到俄羅斯,波及拉美,進而使歐洲和美國也受到影響,其對於亞洲和世界經濟影響之巨,大大超出早些時候一般人的估計。中國經濟在那次危機中被評價為在亞洲表現最好,但到1998年,外貿的增長幅度也明顯放緩,並於5月出現負增長。這次金融海嘯始發于美國2007次貸危機,屬於發達市場正中心引發的。力度範圍更為廣大,甚至導致了世界金融體系必要改革的討論,中國經濟相對而言還是最好,但增長在2008年第四季度呈迅速下滑態勢。

中國經濟週期階段不同:1998年金融危機影響迭加到中國經濟週期低谷階段上,使經濟增長明顯趨緩,並出現通貨緊縮跡象。中國經濟GDP增長率從1993年的13.5%回落到19978.8%的水準,平均每年下降約1個百分點,這時被認為還處於比較適宜的區間,但慣性下滑並未停止。1998年上半年經濟增長率僅為7%,與全年8%的增長目標形成明顯差距。同時,物價水準持續負增長,17月累計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4%,商品零售價格下降2.2%,被不少分析者認為是通貨緊縮的表現。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時我國還處於經濟相對過熱階段,2007GDP11.4%20082季度10.6%3季度為9.9%,雖然趨勢下滑,但還處相對高位,所以這次我國的境況要比10年前好,政策騰挪的餘地也大多了。

貨幣政策狀況:1998年之前針對我國經濟“軟著陸”過程中的情況,貨幣政策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放鬆銀根、刺激需求的政策,19965月之後的兩年多時間裏,中央銀行先後多次降低存、貸款利率,並在1998年初取消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限額控制,降低準備金率,頒布積極實行貸款支援的指導意見,等等,以求擴大企業貸款需求,刺激投資。貨幣政策如此連續、密集的運用,可以説是“竭盡全力”的,然而,遲遲沒有産生足夠明顯的政策效果,其操作餘地已經相對狹小。而2008年之前,針對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貨幣政策一直採取從緊,直到20086月,還一次性提高1%的準備金率,雖然3季度有所鬆動,但準備金率還處於17%左右的歷史高位。所以1998年財政政策是唯一可以仰仗的工具。而目前貨幣政策輔助的空間還很大。

積極財政政策的成效

積極財政政策的依據是投資乘數理論,即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有一定數量的存貨可以被利用的情況下,投入一筆投資可以帶來數倍于這筆投資的國民收入的增加。1998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對於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髮揮了明顯的促進作用,對於GDP增幅的貢獻率,1998年為1.5個百分點,1999年為2個百分點,2000年也在1.7個百分點左右。在股票市場,上證綜指從199811月收盤1247點漲到200162245點才發生拐點。那麼我們把時間平移10年,在基礎比10年前好,政策餘地大,又秉承了“快、準、重”實施方略,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和股市走向,我們心中應該有個大致的輪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