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個性,在這裡綻放——訪建行深圳市黃貝嶺支行行長林旭升

發佈時間:2008-11-19

■ 本報記者 余江灝  晏明

 

旭日東昇,晨霧未散,人們常常看到他第一個來到支行。

燈火闌珊,關門打烊,人們也常常看到他最後一個離去。

一年365天,除了春節初一到初三,銀行暫停營業,其餘362天,這裡就是他的家。

這,是林旭升真實的生活寫照。

站在大堂“抓”客戶

“等到有一天,我不當行長了,就去離家最近的網點做大堂經理,一定會稱職的。”林旭升的這番話絕對不是玩笑。

老一點的員工都知道,早在2001年,林旭升就開始在大堂裏“抓”客戶。“那時候還沒有大堂經理的概念,但我充當的實際就是這個角色,客戶進來,我先問他要辦什麼業務,然後根據這項業務的難易程度安排相應的人員。”

這個現在看起來幾乎是各家銀行通用的服務模式,早在7年前就被林旭升運用自如,很多細節上都流露出他的智慧。“如果客戶只是辦理普通繳費業務,我會讓保安協助辦理,自己抽出時間為下面的客戶服務;如果客戶通過ATM存取款,我會提示他們操作成功後再查詢一遍餘額,避免出現差錯;如果客戶是去櫃檯辦理轉賬,我會親自出面,一來可以提高他們填寫單據的準確性,二來也能夠了解客戶的資産狀況,發掘潛在需求。”

7年過去了,林旭升管理的團隊已經形成了一種無需言語的默契,每個環節都在流暢的運轉中。在這裡,大堂經理會敏銳地識別和挖掘優質客戶與潛在客戶,及時推薦給客戶經理;櫃員則積極配合大堂經理,密切關注經辦客戶的賬戶與資金往來情況,一旦發現有大量定期存款或大額轉賬的客戶,馬上主動了解資金的去向和用途,及時聯繫客戶經理對客戶的需求詳細跟進;客戶經理接到大堂經理或櫃員的推薦,會針對客戶特點,提供個性化服務,儘量通過深入淺出的話語向客戶講解建行産品。

林旭升非常肯定地告訴我,精心服務好現有的客戶,從中找出“潛力股”,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連到府的客戶都服務不好,整天想著出去拓展新客戶,那不是顧此失彼嗎?”

兩大巨頭的“保管箱”

中石油和萬科,這兩家分別佔據著滬深股市最大權重的上市公司,卻不約而同地選擇把資金放在同一家支行,而且一放就是上百億元。説起中間的過程,林旭升感慨萬千:“從最初的空賬戶和幾百萬存款,到代發工資、辦理公積金業務,再到發放各類貸款,中間的經歷雖然一波三折,但是最終我們贏了,不僅僅贏來了大筆存款,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服務得到了中國最優秀企業的認可。”

很多人都説這上百億是天上掉下的餡餅,但真正參與的人都知道這個“餡餅”是林行長一點一點做出來的。

受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之前的印象中,業績優秀的銀行網點總會跟“加班”、“緊張”、“壓力”這些字眼密切相關,但來到黃貝嶺支行,一切都顯得那麼從容有序。“林行長從來沒説過下星期要完成多少任務,要不然扣你錢這樣的話,跟著他做業務,我們非常開心。”22名員工的回答驚人地一致。

對於這一點,林旭升有著自己的感悟。“在基層行做管理,不能一味下任務,而要告訴員工做事的方法,方法掌握了,業務量自然就上去了,任務不需要下就能很好完成。”説到這,他的語氣顯得非常自信。

林行長口中的方法,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一個産品能給客戶帶來什麼好處,就從這切口進入。”支行剛開始賣保險時,員工們都一竅不通,於是,林旭升找來保險公司的培訓師,讓他用10分鐘時間打動台下的人去購買這款産品,如果超過時間就免談。“你只有用10分鐘打動我,我才能用5分鐘去打動客戶,雖然這個要求聽起來有些不近人情,但實際做下來效果非常明顯。”話到嘴邊,林行長拿出了自己的證據,遞過來的一張表格上清楚地寫著,僅在那一個月,支行就賣出了1000萬元的保險。

林行長有個奇特的愛好,走路,每天上下班都要走一個多小時。行裏有兩部車,但他從來不用,而是給了一線的客戶經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他們整天在外面跑業務,沒輛車哪行。我上下班走路,既能鍛鍊身體,又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問題,一個小時能把這兩天要做的事都在腦子裏過一遍。”

 

記者的話:

採訪之前聽説林行長是潮州人,我的心裏不免有些擔憂,因為“會做事,但不善言辭”是潮州人典型的性格特徵。然而,隨著採訪的進行,這種顧慮馬上煙消雲散。林行長不但能説,而且言語中不乏冷幽默,很多話雖然不能在文章中體現,但讓我受益匪淺。臨別時,林行長打開自己的書櫃,裏面摞摞報紙擺放地整整齊齊。“這些都是我自己訂閱的,包括你們的報紙,多看報紙,才能夠涉獵各方面的資訊,讓我有更多的靈感和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