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金融危機中的保本類理財産品

發佈時間:2008-11-26

■ 本報記者 易芳

 

“如果您的存款不急著用,那您不如看看今天剛剛發行的這款保本理財産品,利息高於銀行存款……”本週一,建行網點內的大堂經理對一位準備存款的客戶推薦當天新發行的保本類理財産品。從1124日到127日,中國建設銀行到期第三方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産品正式發行,這款産品投資跨越各類資本市場,由實力機構進行本金到期擔保承諾,也就是通常所説的“保本”類理財産品。

2008年的投資市場愁雲慘澹,下半年開始的金融危機讓這種情況雪上加霜,雖然央行在兩個月內三次加息,仍然改變不了實際負利率的情況。中國的普通百姓,手中攥著虧損近四分之三的股票基金,而銀行存款又在不知不覺中縮水,此種情形的確堪憂。

在危機中,普通投資者有沒有想過要通過各種辦法不讓自己的錢袋子縮水呢?比如,將目光轉向銀行理財産品。記者以凸顯“本金保障”和“增值潛力”的建行到期第三方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産品為例,採訪了幾位客戶。

60歲的林先生在初步了解這款保本理財産品的特點之後,首先對“保本”的概念提出了疑問:“理財産品畢竟不同於銀行存款,這個‘保本’的承諾是如何保證的呢?真的能百分之百地保證本金安全嗎?”與林先生有相同想法的老年人不在少數,這種擔憂其實是擔心風險,源自對“保本”概念的不了解。保本類理財産品雖然不屬於完全無風險産品,但在目前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購買保本類理財産品的客戶也都未並出現虧損的情況。此次建行新發的産品更針對風險設立了機構與技術的雙重保障,以使“保本”確實等於“本金無風險”。

53歲的王女士則表示:“銀行理財産品我雖了解的不多,但對這個保本的承諾還是很信任的。只是這個高於銀行存款的預期收益率,比如5%6%,有保障嗎?會在多大範圍內上下浮動呢?如果説浮動較大,與銀行利息接近的話,那我可能就會比較猶豫了。我現在手上基金、股票還有很多支,再多購買一種理財産品本來就是費心費力的事情,如果不能有明顯高於存款的收益,我其實興趣不大。”對此,80後的小付則表示得更為直接:“我是個懶人,平常就不愛跑銀行,百分之五六的收益率,相比我去銀行辦理過程的機會成本,還是不太能打動我。”

對於這些看法,專業人士為他們算了一筆賬:運用相同保本技術運作的國泰金鹿保本基金20086月底募整合功後面對大跌的市場行情,仍取得了2.3%的正收益,平均一年至少可以達到6.9%的收益率,遠遠超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本報1112日三版有相關專題報道,可供參考)。這表明,如果理財産品選擇恰當,仍然可以獲得良好的收益。並且在分享市場運作帶來的投資收益的同時,不需要承擔任何額外費用。

也正因如此,雖然有諸多的不了解,仍有很多投資者對這款保本理財産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認為,金融危機中更應該注重理財和投資,怕麻煩和懶都不是藉口,保住錢袋子才是最實在的。據了解,此次建行的到期第三方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産品發行第一天銷售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