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耶誕節的反思——從伯納德·麥道夫事件説金融海嘯

發佈時間:2008-12-31

 

■ 羅劍

 

近期最為轟動的事件莫過於伯納德·麥道夫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哈利.馬克伯羅斯語,其自1999年以來一直在舉報麥道夫),我們知道他的破滅是因為出現了鉅額贖回,而讓中國的觀眾感到心中一震的,除了案發于他兒子的舉報外,莫過於有專業機構被騙,連國際奧會也陷入其中,更有甚者,有人因為這而選擇了自殺。

這個事件發生在國際金融的中心——美國,其實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詮釋了金融海嘯的起由。牛頓在英國的南海泡沫破滅後曾經感嘆“無法計算人們的瘋狂”,其實任何一個騙局的內在動因都是源於人們的貪婪。麥道夫的騙局並不高明,哈利.馬克伯羅斯就是根據麥道夫提供的公開資訊分析得出他管理的資産的收益率是有很大問題的。但前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前董事會主席的光環確實非常明亮,善良的人們相信這樣一個人是不可能出現道德問題的,而且,人們的雙眼也被貪念所蒙蔽——不成為麥道夫的客戶就意味著損失,這甚至一度成為西方社會的共識。

在我的眼中,由次貸危機而起的金融海嘯其實是一場全人類的道德危機——僅就次級貸本身就是因為貸款機構為了更高的利息收入而向不太合格的貸款人發放的貸款,而資産證券化中的投資銀行與各評級機構,明知道這個資産的源頭就是有些問題的,但也同樣因為利益的驅使,迷信自己建立的複雜數學模型,認為可以通過市場手段完全分散風險。為了利益,我們一度看到在美國市場上的杠桿異乎尋常的高,高杠桿的衍生品帶來了高收益,但是,同時也蘊含了大量風險——可能風險和收益被同樣的放大了。而更加可怕的是,在彼時的美國金融界幾乎有了一種不做就是有錢不賺的共識。

善良的人們根本不會想到會出現如此糟糕的情況,僅以在風暴中起了一定推波助瀾作用的某些會計準則來説,其本意是要維護會計核算的公正,但是正是源於此,不少金融企業卻不得不拋售大量金融資産以應對大筆大筆的計提減值準備,從而導致證券市場又一次掀起了巨大的波瀾。所以,當房地産市場出現問題的時候,由次級貸而起的微風會慢慢被各種各樣的我們之前幾乎忽略的因素放大,逐漸變成幾乎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

我們經常講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厚文化教材。而人們一直沒有忘記歷史的教訓,在去年下半年開始,人們不是也經常談論當年的納斯達克泡沫嗎。但為什麼這還是無法提起我們的警惕呢?其實,細想一下就會明白,因為貪婪的緣故,很多人都會想——這一次情況和之前的有所不同,應該不會走同樣的路吧。麥道夫事件不是也因為這個而被推遲發現了近十年嗎?如果當時人們能夠警覺起來,他製造的窟窿也不會有這麼大了,也決不會有人因為他而走上絕路。

其實兩千多年來的正傳文化就告訴我們不要過於貪婪,不失者不得這個道理也在東西方的正統文化中傳遞著,才過去的08年耶誕節不就是在提醒我們耶穌在兩千多年前來過我們的這個星球嗎?我們在這裡不去評論宗教,但是冷靜下來的人們,現在其實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就算我們不能全部接受基督教等正教的教義,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按照其中勸人向善的教導去做(請注意分辨某些只是穿著宗教外衣的人的言論,有名的“名”可不是明白的“明”啊),這個世界根本就不會發生這個世紀以來一個又一個的騙局,而我們的經濟也不會走到如此地步,同樣的,我們的社會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不和諧音符。

看看歷史,想想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元首都要手按聖經宣誓就職的情形,“富而有德”這四個字也許應該被更多的人重新認識一下吧。

(建行貴陽中山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