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2009年 讓我們增強信心

發佈時間:2009-01-07

 

■ 本報記者 晏明

 

2008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有著太多難以忘懷的時刻,如今懷著複雜的心情我們已經翻過了這一頁,迎來嶄新的2009年,在新的一年我們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但是在總結2008年“經驗”和“教訓”的時候,我們發現,原來我們最缺乏的不是“鬥志”而是“信心”。

過去一年變幻莫測的金融風雲考驗了廣大投資者,不論是在股市、樓市,還是在其他的投資市場,投資者的信心被打擊到了極點。這在年末的股市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儘管政府為了應付危機,不斷的出臺各種利好政策,例如存貸款利率的降低、國三條、國七條甚至是國九條,但是始終都沒能夠提起廣大投資者的“士氣”,股指的高開低走已經成為大家眼中的常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寓言故事在每一個人身上上演。而對於災區的同胞,信心更是重要,重建家園、恢復生産不僅是他們的願望,也是全國人民的期望!所以,在面對嶄新的2009年我們不能重蹈覆轍,增強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這是溫家寶總理與美國經濟金融界高層會面時曾表達的一個重要觀點。而在元旦期間溫家寶總理在青島港老港區看望碼頭工人時再次説道:“現在,我們是挑戰和機遇並存,困難和希望同在,我們首先要增強信心,信心就是力量。”

“信心來自哪?”溫總理強調到,“信心來自對形勢的正確判斷,來自改革開放30年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和良好的體制環境,來自金融系統的穩健和貨幣流動性的充裕,來自中國有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人力資源,來自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果斷出臺的正確措施。”

未來的一年我們也應該有理由保持足夠的信心。政府制定的眾多政策正在步步完善和實施:去年11月出臺的4萬億擴大內需投資計劃,目前國務院正在組織有關部門對擴大內需的十條措施進一步具體和豐富;而今年15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中央財政將進一步擴大政府公共投資,大力促進消費需求,增加國債規模,重點安排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災後恢復重建,帶動和引導消費需求,迅速拉動經濟增長等等。對於投資者最關心的股市,也有許多值得我們期待的地方,平準基金、融資融券、創業板、股指期貨是否能夠推出都足以釣夠大家的胃口。在2009年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們增強信心的理由。

如果説這些理由還不夠,那麼改革開放3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以及取得的輝煌成果足以托起我們堅定的信心。新華社在2008年國內十大新聞點評中評價到,在2008年,無論是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鬥爭取得重大勝利,還是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圓滿成功,直至近期面臨國際金融危機採取的積極應對之舉,無不基於改革開放30年來蓄積的雄厚實力、人們觀念的開放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西方媒體也評價説,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平均年經濟增長速度達到98%,是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3倍多,這是中國書寫的歷史性篇章。進入2009年,我們相信這30年來積累的力量將會繼續指引我們前進的步伐。

所以,2009年就讓我們增強信心,懷著不輕鬆的心情,憧憬更多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