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和”的力量——訪建行福建城南支行國際業務部客戶經理張詩喜
■ 本報記者 薛潔
1998年,一心想去北京唸書的他,終於如願以償,從福建那個只有30萬人口的小縣城閩清,考入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開始了4年的大學生活。
2002年,這個舉止看起來有些拘束的青年來到福建省建行應聘,很快,他成為福建城南支行的一名員工。如今已是這個支行國際業務部的六級客戶經理。
從此,人們看見這個青年,臉上總是佈滿溫和友善的微笑,以至認識他的人一提到他,首先都會用這個詞:親和力。
我們的採訪也是從“親和力”開始的。
“和每個人都處得來”
在北京高校,有一個閩清同鄉會,每年至少開兩次,新生歡迎會和老生歡送會,張詩喜每次都不落,“在大學裏,我書念得好,與同學都處得來。”當時在北京,張詩喜人生地不熟,都是閩清縣的老鄉照顧他。在那裏,他收穫了許多,包括真誠的忠告。記得一個比他大三屆的北外老鄉説過:“不要覺得你的英語還不錯,在閩清一中也許你是雞頭,在這裡你肯定不如北京、上海的孩子。”這句話對張詩喜的觸動很大。
同室的上海同學英語很好,但他從來不鬆懈,每天都捧著英語書。張詩喜很佩服他,經常在一起討論學習英語的問題。兩個人都喜歡北大,就相約到北大的英語角練習口語。這位上海同學用他的獎學金買了一輛自行車,每週都騎車載著張詩喜,一起去北大的英語角。“剛開始躲在角落裏聽,後來先找那些不歧視我們的老外説,慢慢地,就敢開口説話了。”他們倆去北大英語角堅持了很長時間,直到那輛自行車被偷。
回想起大學的生活,張詩喜臉上的笑容堆起來了,話也明顯多了、順了。他説:“只有心態平和了,才能打開自己,讓自己看到別人的長處,而且你的心態好,大家才願意幫助你。就拿幾位室友來説,下鋪的北京同學見識廣,素質高,而我的普通話很糟糕,多虧了‘下鋪’的直接‘熏染’,普通話進步很快。”
“最初的客戶就是你的朋友”
張詩喜覺得自己一直都很快樂。特別讓他懷念的是剛參加工作那兩年,他們永遠是單位最晚離開的人,因為國際業務都要等到別人下班以後才能做完。當時部裏的同事都很好學,老總和副總都在讀MBA,張詩喜有時還會幫這些“大齡”學生做作業,在那種好學的氛圍裏,他惡補了建設銀行在造價諮詢(唯一甲級資質)、固定資産貸款、外匯資金、貿易融資等方面的優勢業務。一直以來,同事的和睦及領導的信任使張詩喜更加熱愛這份事業(而不僅僅是份工作)。這份愛,讓他在日後的客戶行銷及製作金融服務方案書時總能有針對性地、恰到好處地滿足客戶的需求,贏得他們的信任。
張詩喜對人很真誠,雖然現在他逐漸轉向後臺了,到府行銷客戶的工作少了,但是以往的客戶很多都成了朋友,還不時引薦新客戶給他。每週張詩喜都給他們發一些有關外匯資訊的郵件,這些資訊都是最新的,對他們很有用。張詩喜經常記起一位領導説的話:“像你剛剛到福州,親威朋友很少,同事和最初的客戶就是你的朋友,你的財富。”
“現在大家在競爭中合作了”
張詩喜給我講了一個同業之間合作創新的故事。去年城南支行與福州市商業銀行合作一項遠期結售匯業務,即銀行幫助客戶把未來收益鎖定的同時,自身也能得到相應收益的一項國際業務。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客戶半年後要結匯100萬美元,由於匯率波動厲害,客戶先從銀行那裏獲得一個固定匯率,鎖定半年以後的收益,使自己的風險得到控制;同時,銀行再找到一個反向平盤的業務,對衝風險。
“這項業務現在很普遍,説它創新,是因為建行與商業銀行聯起手來做,我們外匯頭寸緊張,商業銀行頭寸相對富餘,但是他們沒有資格做遠期,我們只是將既有的業務做一個對接和組合。”顯然,這是一個三方皆贏的業務,而且風險也能得到控制。為了這項業務,張詩喜打電話給他“下鋪”的北京同學,這位同學給了他很大幫助。
“原來同業之間客戶經理都避諱相互往來,連話都很少講,現在大家經常要通一些資訊,看看有沒有機會合作,所謂的有錢一起賺嘛。還比如在做一些項目,特別像福建戴姆勒賓士客車這樣的大項目時,共同參與的同業之間會經常通個話,問問彼此做到哪一步了,風險如何把握等等。現在同業從競爭到競合(競爭合作)。”
記者的話:坐在我面前的張詩喜,看起來的確比較謙和,他一直保持微笑,説話聲音很低,他的坐姿也一直沒變,輕坐在椅子邊緣,身子有些微微前傾。當記者問他如何看待“親和力”時,他略微想了想説,“溫和親切是對大家的友善和尊重,也讓我獲得更多真誠和友善。”但對自己,張詩喜從來不敢溫和,甚至是狠的,他認為男孩子就要對自己狠一點,不狠就不能成事,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
望著眼前30歲的張詩喜,我在想,他一直在“親和”別人和“狠”自己之間尋找人生的平衡點,至少目前,他做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