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的由來
發佈時間:2009-03-11
在證券中,債券的歷史比股票悠久,其中最早的債券形式是在奴隸制時代産生的公債券。據文獻記載,希臘和羅馬在西元前4世紀就開始出現國家向商人、高利貸者和寺院借債的情況。進入封建社會之後,公債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許多封建主、帝王和共和國每當遇到財政困難、特別是發生戰爭時便發行公債。12世紀末期,在當時經濟最發達的義大利城市佛羅倫薩,政府曾向金融業者募集公債。其後熱那亞、威尼斯等城市相繼仿傚。15世紀末16世紀初,美州新大陸被發現,歐洲和印度之間的航路開通,貿易進一步擴大。
為爭奪海外市場而進行的戰爭使得荷蘭、英國等競相發行公債,籌措資金。在1600年設立的東印度公司,是歷史上最古老的股份公司,它除了發行股票之外,還發行短期債券,並進行買賣交易。美國在獨立戰爭時期,也曾發行多種中期債券和臨時債券,這些債券的發行和交易便形成了美國最初的證券市場。19世紀30年代後,美國各州大量發行州際債券。
19世紀40—50年代由政府擔保的鐵路債券迅速增長,有力地推動了美國的鐵路建設。19世紀末到20世紀,歐美資本主義各國相繼進入壟斷階段,為確保原料來源和産品市場,建立和鞏固殖民統治,加速資本的積聚和集中,股份公司發行大量的公司債,並不斷創造出新的債券種類,這樣就組建形成了今天多品種、多樣化的債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