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型的債券投資人——訪信達澳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宏觀及策略部總經理、穩定價值債券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昌志華
看到昌志華不足7行的介紹文字,理學博士、經濟數學專業副教授、金融工程部經理、高級研究員、金融課題創新一等獎…以為又是一個學而優則商的基金經理。但是視頻那頭的他一落座我們便能感覺到他身上濃厚的學術氣息,公司的同事都親切地叫他“昌博”。顯然,這個稱呼比“昌經理”要適合得多。
追求“學以致用”
昌志華本科學的是應用數學,後來又一直研究概率統計。這門專業在西方的金融領域早有了廣泛的應用,但那時的中國金融投資領域尚處於啟蒙階段,昌博除了繼續任教,似乎並無能夠發揮所長,實際用武的地方。
“如果還在學校,可能就是當教授,帶學生,應該沒什麼變化。會選擇改行,是因為我從小就是想要學以致用,讀到博士是想繼續在這個領域做研究,但是又因為這個學問本身的特點,就老想著能把學的這些東西在實際中發揮一下。”
昌博説這可能和他的成長環境有關,當時的中國需要大批人才投身到這種實際的經濟建設中去,所以自己也希望學到的東西能夠有所用,不想只是搞研究。“所以我當時選擇應用數學系實際上也是基於這樣一種考慮。”
最終觸動昌博決意從理論邁向實踐這一步的是199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當時獲獎的是美國經濟學家邁倫·斯科爾斯和羅伯特·默頓,前者給出了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該法則已成為金融機構設計創新産品的重要方法,後者對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所依賴的假設條件做了進一步減弱,在許多方面對其做了推廣。昌博所學的概率統計的很多理論都包含在這個公式裏面,他認為這些理論在國外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前景,國內以後也應該會有比較好的發展。
這時的昌博終於找到了自己多年追求的方向,如果説他在大學任教的四年是“幹一行,愛一行”,那麼轉到金融,則是徹底的“愛一行,幹一行”了。之後,他系統深入學習了金融學知識,深入了解證券市場。邁出了“由學入商”的第一步。
從“幕後”到“臺前”
信達澳銀成立三年,昌博從籌備期就已加盟。公司已經發行的前兩隻基金中債券資産的投資和研究都由昌博負責,目前兩隻基金的市場表現也都不錯,第一隻領先增長基金近期業績增長很快,第二隻精華靈活配置基金上個月剛剛分紅,每份分了1毛,分紅收益10%。然而擔綱一隻基金,昌博還是第一次。
雖然是首次擔任基金經理,但昌博説自己是順其自然從“幕後”走到“臺前”的。“我一直做基金數量研究方面的工作,有前兩隻基金積累的經驗,對基金的運作了解得也比較深刻。雖然當了基金經理後壓力會變大,責任感也更重,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昌博自信地説,聲音也變得鏗鏘有力。
在談到基金經理都很重視的風險控制問題時,昌博説,他對風險的態度是理性評估,一看風險是否可承受,二看是否值得冒險,他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這個跟我們買彩票一樣,花兩塊錢買張彩票,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兩塊錢很可能就沒了,但兩塊錢對我們來説不算什麼(風險可承受),而潛在收益卻非常大(值得冒風險)。可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你去賭博,如果一下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放裏面了,輸了傾家蕩産(風險不可承受),贏了也多不了多少(不值得冒風險)。”
由“為什麼”到“怎麼辦”
愛問“為什麼”也許是搞研究的人共有的特點,但昌博身上的這種特點並非職業培養而是性格使然。上高中的時候,他為了解出一道複雜的數學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我對數學有一種熱愛,在這些數字、模型裏面其實是有一種美感存在的,當把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最後化簡到一個數字的時候,你會覺得非常神奇。”
但是進入金融領域後,需要的不但是“為什麼”,更重要的是“怎麼辦”。學術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區別是前者講理論創新;後者卻講究方法的普遍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的東西能在工作中體現出來才是最重要的。“比方説我們做可轉債的定價研究,如果是做學術研究的話,先要有一個標准假設,以這樣的假設推導出一個公式來,從學術上講也就很漂亮很完整了,可在現實工作中這肯定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證明這個價格實際上是符合波動的,這就是區別。”
記者的話:採訪最後,昌博説他的愛好是讀書和踢球。在應用數學上有所成就的他偏愛的竟然是古典文學,因為他覺得古典文學和數學都存在著“化繁為簡”的美感;而看上去學術氣息濃厚的他,踢球的位置竟然是前鋒,並且當年還曾在學校比賽中獲得“最佳進球獎”。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他作為基金經理帶領自己的第一隻基金,依然能夠開出漂亮的“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