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百年老店”廣西分號的首任掌櫃——訪南寧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世華

發佈時間:2009-04-08

■ 本報記者 余江灝

    張世華説,按照現在的進度,等到10年後他退休的那一天,南寧市至少會有4條地鐵正式投入運營。

“這件事應該去做”

    張世華的籍貫是東北,但他生在廣西,長在廣西,深深熱愛著腳下的這塊土地。2009年2月28日,南寧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揭牌成立,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試驗段工程項目隨之正式啟動。那一刻,這位最喜歡唱“誰不説俺家鄉好”的董事長心中激情澎湃,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又可以為自己的家鄉踏踏實實做件好事了。

    在他看來,一個城市之所以決定修建地鐵,不外乎讓城市可持續發展、提升城市化水準、改善交通環境、提高出行品質這幾個原因。“舉例來説,以往很多城市採用傳統‘攤大餅’式的發展策略,從中心區域修建道路逐漸向周圍輻射擴張。如果這時前面遇到一座山,地面交通就顯得無能為力,但地鐵可以從地下穿過這座山,在另一邊又會形成一個新的城市組團。”

    張世華做財務出身,而且一做就是近20年,我們的談話自然也少不了“效益”二字。“如果僅從運營來看,除了香港之外,地鐵在全世界絕大多數城市都是虧損的,只能夠通過沿線廣告、商鋪等配套設施的盈利來彌補一部分,另一部分,還需要財政公共資金的支援。”説到這,他話鋒一轉,“不過,我們的市民向政府依法納稅,這些錢就應該被拿出來造福當地人民。修地鐵能夠為市民提供準時、安全、快捷、環保的高品質出行服務,社會效益遠遠大於經濟效益,應該去做。”短短的一席話中,依舊能看得出他從父輩血脈中傳承下來的那種東北人特有的豪爽與實在。

    張世華把軌道公司比作“百年老店”,在這輪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下,倒閉的公司不計其數,其中不乏雷曼兄弟、“兩房”這樣的行業巨頭,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説哪家軌道公司“關門大吉”;已經擁有了軌道交通的城市,也從未有過“停駛”的先例。不知從何時起,地鐵也已成為一個城市的縮影。東京的地鐵以人性化著稱、倫敦的地鐵因便捷而聞名、莫斯科地鐵的華麗和典雅更是成為遊客們的必看景點,而談起北京的地鐵,眼前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一定是人山人海的“候車長龍”。身為這家“百年老店”廣西分號的首任掌櫃,如何讓南寧的地鐵擁有獨特的設計理念和文化內涵,需要他考慮的,還有很多。

“我很理解他們”

    張世華和建行“結緣”從7年前的一筆存款開始,在這之前,曾經有機會去銀行工作的他總覺得銀行高不可攀,沒想到一接觸,卻發現對方非常平易近人。慢慢地,他身邊有了越來越多銀行的朋友,其中一位曾經説過:“如果企業遇到什麼困難,第一個想到的是銀行,就説明我們的服務做到位了。”這句話,成了他日後選擇合作銀行的主要標準。

    軌道交通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正當剛剛上任的張世華準備尋找銀行探討項目融資的具體想法和思路之時,建行南寧朝陽支行走進了他的辦公室,主動提出為其量身制定金融服務方案。方案做好後,支行行長帶著客戶經理小組登門拜訪,但此時他在會展中心參加市裏的氣排球邀請賽,於是,一行人當即趕赴會展中心,利用打球的間隙,當面送交方案,並將方案的主要內容和思路與他進行了簡單溝通和交流。

    談到這件事,張世華用了“將心比心”四個字。“其實第二天到辦公室討論也行,但他們還是到了現場,方案的優劣暫且不論,光是這種態度,就讓我非常感動。很多事情説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要知道他們服務的不止我一個客戶,如果都能做到這樣的貼身服務,太不容易了。人心都是肉長的,我非常理解他們工作的艱辛。”

“退休後不會寂寞”

    如果沒有手中的資料,很難相信眼前的張世華已年近半百,他容光煥發,神采奕奕,氣色非常好。後來我才得知,張董從24歲開始就練習養生氣功,一直堅持到現在,説到興頭,他還在現場進行了演示,舉手投足之間,頗有造詣。談及業餘愛好,一下打開了他的話匣子,從打乒乓球到下象棋、從詩詞歌賦到名家書法、再從論語解析到英文翻譯……有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幾乎沒插上話。看著我滿臉驚愕的表情,他笑了笑説,“我想等到退休以後,肯定是不會寂寞的,因為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記者的話:在張董的辦公室裏,有一株翠綠的巴西鐵,長勢格外茁壯,這棵樹已經陪伴他走過了13個年頭,可以看得出,他還是一個執著的人。如果把軌道交通比作“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或許有些誇張,但它絕對是件“造福後代”的善事。此時此刻,這位學識淵博、談吐優雅的“當家人”,正享受著參與其中所帶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