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把握毫釐,方能不繆千里

發佈時間:2009-04-15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出自《禮記·經解》,原句為“《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 寓意為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都可能引致極大差誤,因而從一開始就需要保持審慎的態度,仔細辨別事物之間的微小差異。

故事

    “今天心情不錯,挺風和日麗的”小劉哼著曾廣為傳頌的網路歌曲,果然心情不錯。

    小劉:“我的****混合型基金分紅啦!每份分1毛錢呢!”

    艾寶寶:“跟我的封閉式基金一比,小巫見大巫啦,想當年市場大牛,不知道分了多少呢。”

    小劉:“哼,別得意,等市場好起來,我的開放式基金也能分那麼多!”

    老王:“哈哈哈,你們倆別爭了,這兩者好像沒太多可比性啊?”

    小劉:“都是基金,都是分紅,當然分紅越多越厲害!”

    老王:“未必吧。同樣是分紅,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的分紅可差得遠著呢!”

點評

    中國“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古語與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的“蝴蝶效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隻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就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一隻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已有如此魔力,而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源於不同運作方式的差異,分紅的規定和特點也必然相去甚遠。

    兩類基金在規模限制上的“毫釐”首先是分紅方式“謬以千里”的來源。封閉式基金由於規模固定不變,只能採取現金分紅的方式;而開放式基金的分紅則可以採取現金分紅和紅利再投資兩種方式。現金分紅為持有人直接獲取現金收益,後者由基金管理人將現金按照權益登記日的該基金凈值,折算成相應數量的基金單位,直接用於申購該基金。如果投資者事先未選擇分紅方式,則默認現金分紅。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還規定開放式基金應在基金合同中約定每年分紅的最多次數和最低比例,封閉式基金雖沒有分紅次數上限的規定,卻要求每年至少分紅一次,且年度分紅比例不得低於年度已實現收益的百分之九十。當然,不管是哪類基金,分紅都需首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基金投資當期未出現凈虧損;二是基金當期收益已彌補上期虧損;三是分紅後的基金份額凈值不低於面值。

    分紅是基金管理人回饋投資者的重要方式,雖然不同基金品種的分紅都反映了基金管理人為持有人獲取回報的能力,但投資者仍需將其差別了然於心。然後根據自身的投資需求,結合對該基金産品、包括投資市場的判斷,熟悉並利用好分紅規則,才能在投資的征途上始終向著正確的目標前進。

(信達澳銀基金 屹杉  儼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