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精細,精彩——訪廈門福太洋傘有限公司財務部副總經理許良平

發佈時間:2009-07-15

■ 本報記者 張小雅

 

 

 

    你知道自己平常拿的一把傘有多少個零件麼?你知道這些零件組裝中的奧秘麼?也許大多數人會覺得,不就只是把傘麼,能有多少零件和奧秘,可是走進福太之後,才知道一把傘裏蘊含著怎樣的精細。

 

    一把傘的精細

 

    “別看一把傘打著很不起眼,我們可能也不會關心傘到底好用不好用。但品質方面差異真的很大”許良平很認真地和我們説著,激動的時候還會用手比劃,“金屬的薄厚,看傘的時候傘骨前後都被傘頭和傘把罩住了,看不出它的薄厚。比如我們必須用0.6mm)厚度,如果商家用了0.4mm)厚度的也照樣可以做,可是買的時候卻看不出來。”這時,許良平遞給我們一個裝滿不同材質做成傘骨樣品的盒子,“傘骨原材料的選用也不一樣。夏天女孩子用的遮陽傘都願意選很輕的,但遇到颳風下雨就不好使了。”

 

    50多年來,這樣的精細讓福太成為了洋傘製造業中的佼佼者,堅持産品外銷的策略讓其客戶遍佈各大洲。會議室的墻上,有一幅《台灣商業週刊》的封面,上面赫然寫著《福太,57年做第一的全球傘材王》。

 

    進入福太的樣品間,一間大約100平米的屋子,四週貨架上擺滿了樣品,傘型和花樣之多超過了想像。“福太是以銷定産,所以量少樣多是我們的特點”許良平接著解釋道,“客戶下單100把,每種樣式只要20把,這樣的生産對生産線要求很高。訂制的傘只要有一個零件不到都做不成,就像點菜和自助餐的區別一樣。”

 

    一個企業的精細

 

    福太的精細不僅在制傘上,也在管理上。50多年來,出差後寫書面報告,實習期每天寫實習日誌的要求從來沒有斷過。

 

    “在福太,出差回來後是要寫書面報告的。”許良平用理所當然的語氣解釋道,“儘管産品出來後有評測管理,有抽檢,但難免有缺失和漏洞,還是要用一用才行。比如客戶把一把傘撐開,在你面前説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時得到的資訊才更加寶貴。”而對於“出去看一看聽一聽,回來後講一講”的出差流程,許良平認為“問題在哪實際上根本不知道。” 所以福太的出差報告必要時還要附上産品的照片以作説明。

 

    如果有助理陪同出差,除了出差人要寫報告,助理也要寫自己的報告。“助理的報告給老同事看一眼就知道他有沒有認真學習。”報告出來後不僅要給相關的部門和業務線看,“如果歐洲線的産品有問題了,日本線的(同事)也要看自己的産品裏會不會出現類似問題,這樣就不用等客戶反映回來我們再改進了。”

 

    在福太不僅員工出差要寫報告,就連平時被認為只是打打雜的實習生在實習期內每天都要寫日誌,還要有實習部門主管的簽字。“三個月下來,字裏行間就能看出你真正學到了多少東西。”

 

    採訪從始至終,許良平的眼睛一直非常專注的看著我們,好像生怕會漏聽一個字。在回答有關企業和産品的問題時總是字斟句酌,非常嚴謹。但在談到自己時,卻沒那麼健談了。

 

    從一位普通員工到現在的財務部副總,許良平在福太已經工作了四十年,“現在的年輕人中,已經很少有能為一家企業服務40年的人了。但福太大部分的‘臺幹’(指臺商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中的台灣籍骨幹)都在福太幹了幾十年,感情已經很深厚了。”

 

    或許是這份感情讓他對福太的熱情和精力一點都沒減少,在去樓上的陳列間時,他的步伐比20幾歲的我們都要矯健的多,全然不像一位年近70的人;而參觀完畢,他更是細心地親自把燈一一關好。

 

    採訪完畢,許良平説的最多的就是“謝謝”兩個字,“謝謝你們來採訪”、“我們是家小企業,你們親自來,謝謝了”,説的時候他總是雙手合十頻頻感謝,這位從業四十年財務副總的謙遜超出我的想像。

 

    記者的話:在福太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到“精細”的註釋:不是每人一瓶礦泉水,而是用杯子兩人分;空調的溫度比較高,而且有了涼意便會關上;許良平對我們説員工在食堂打飯是不許剩下的,否則便會罰款……台資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早有耳聞,但是近距離感受到又會生出另一番感嘆,原來有精細,才會有精彩,也許才會有“57年做第一的全球傘材王”。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詳情諮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