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為盾 打出漂亮翻身仗(上)
■ 范恩潔
學理工出身的大可1988年走出大學校門。工作兩年多,正好趕上中國股市起步。對投資理財一竅不通的大可就稀裏糊塗捲入了這場洪流。90年代初,初入市時的集資炒股和出手購買認購證讓大可一下變成了“百萬元戶”。
由於早先大可在股市中的所向披靡,在親戚中建立了威信。2000年,一幫親戚們集資一筆錢,要求大可做幕後軍師。儘管當時的大可已經是衣食無憂的白領一族,有體面的工作、不菲的薪水,按照他的原話“想為大家謀些福利吧”,於是自己也拿出部分積蓄,湊齊200萬“雄師”,氣騰騰殺入股市。
喜怒無常的市場沒有讓大可再次嘗到甜頭。2001年“6·14”之後,大盤就掉頭下行,進入了綿綿的熊市通道。成本在兩千點附近的募集資金很快開始縮水,到2003年時,已經攔腰斬去一半。大可所處磁卡晶片行業,2001年正是鼎盛時期。出於對自身行業的看好,大可在股市上也購入了不少類似的公司股票,如天津磁卡。結果沒過多久,科技股大跌,手中的股票市值也隨之跌去近半。
大可在採訪中反覆提到“信心”二字。在股市被套中越陷越深之後,他幾乎對市場失去信心,這種無信心的狀態更讓資金深陷泥潭無力回天。
總結當年的這場敗仗,大可反省:一是對個股的選擇有問題;二是在於自己的心態。當時家庭事業蒸蒸日上的大可,對股市投入的精力並不太多,而長線投資的思路明顯不太適合當年的行情。
儘管親戚們還一如既往地信任大可,但面對損兵折將過半的慘痛局面,他不得不痛定思痛,認真反思並尋找解套的出路。“我意識到不能死盯股票,要轉換思路了。”
重整:從單一軍種到組合兵團
和眾多富裕階層的人士一樣,大可其實也屬於偏好穩健投資的類型。分析前幾年的作戰方案,大可發現真正的問題不是出在“戰術”上,而是整體的“戰略”有問題:沒有防禦之盾,強化進攻性的同時卻集中了巨大的風險,結果往往一敗塗地。
“理財一定要攻防兼備。高、中、低風險的産品都要配置一部分,這樣才能有把握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大可總結出這樣一條“血的經驗”。2003年年中,大可終於找到令他鍾情不已的防禦武器——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有句口號,就是賺了指數就賺錢,這確實有一定道理。”大可在他的一篇帖子中分析道:“從比較長遠時間段來看,公司會因為各種原因從輝煌到消失,但指數卻是唯一不會消失的(除非證券市場關閉),可能10年以後(也許用不了)我們的指數會到達10000點,但指數成分股可能面目全非,投資某公司會賠錢,而投資指數則肯定賺了!”
大可決定把指數基金納入投資組合,這樣在每一次行情到來之前,先購入指數基金,以把握住初期全面普漲的機會;等到局面明朗之後再針對性介入單只股票。他重新部署了自己的投資軍隊:主力軍——20%股票,20%指數基金,後備軍——60%流動資金(記者注:2004年底,貨幣市場基金出現之後,大可遂用貨幣市場基金代替了流動資金)。
(根據《理財,民間真的有高手》整理)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詳情諮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