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價格與經濟復蘇
■ 益智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一落千丈,倫敦銅在幾個月內從8940美元跌至2817美元,今年年初也僅在3000美元徘徊,但7個月後,倫敦銅價格就飆升到了6000美元以上,重新進入了高位區域,其他金屬、礦石的走勢也大體一致。
原以為金融危機後,中國將有三到五年的廉價資源可以使用,但半年後就變樣了,我國的積極財政政策以及寬鬆的貨幣政策所提供的流動性把未來的大宗商品價格都給提上去了。國際某些投行近日發佈報告稱,預計大宗商品價格明年將大幅上漲,走勢或與2008年類似,今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是又一路高漲的“開端”。商品價格的上漲壓力在於多年來投資不足所造成的供應短缺,在金融危機期間,由於緊縮的信貸環境和價格大幅下跌影響到生産商,這個長期問題進一步惡化。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大宗商品市場似乎將回到2008年年中的狀況。
全球經濟衰退扼殺了2008年下半年商品市場的上漲。不過,在經濟復蘇形勢一天勝似一天的2009年,投資者對中國等新興市場崛起為原材料消費大國這一長期趨勢的注意力顯著上升。如果中國能夠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從而維持巨大的消費,對資源的競爭將再度推高價格。現在全球玉米、銅、石油和鋅等商品生産的開工率僅在90%左右。有人預計最早在明年就會再度出現短缺。
以中國銅消費為例,中國上半年銅消費量較2008年同期增加近9%,至270.4萬噸,而全球其他地區銅消費量較2008年同期下降20%;因此全球上半年銅消費量較2008年同期下降12.5%,為115萬噸。對於所有金屬,2009年上半年的需求都是指消費商在消耗原有庫存,而2008年上半年消費數據整體強勁。2009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增長數據有可能大幅改善。
此外,全球的寬鬆刺激政策也加劇了供應不足的問題。以中國為代表的石油消費國的狹義貨幣供應量正在以上一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快的速度增長。由此帶來的通脹預期使充裕的流動性涌向了大宗商品。因此,即使仍處於衰退之中,大宗商品價格也會較早復蘇。
而處於上游地位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預期,會導致各種下游産品的成本上升,如果確實處於良性的經濟復蘇狀態,會導致擴大投資促進消費的良性迴圈狀態;但如果説整個經濟還處在疲軟狀態,或者是處在試探走出低谷徘徊的過程中,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較強的通脹預期,後果是比較嚴重的,即導致資産的泡沫化,激發投機需求,一方面使實體經濟資金持續空心化,中小企業融資難就是個明證;另一方面虛假的繁榮會誤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目前的所謂政策微調就有被資産泡沫綁架的嫌疑,而這又會進一步打擊實體經濟的復蘇,造成最為可怕也老生常談的“滯漲”困境。
日本在1990年代發生金融危機後,經濟步伐長期處於停滯狀態,陷入遺失十數年的泥沼,目前依然在付出代價;避免這種狀況現在不但是整個世界面臨的挑戰,更是中國的挑戰!
(浙江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上海中大經濟研究院院長)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詳情諮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