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何時休?
■ 郜曉娟
8月7日,中國輸美輪胎特保案聽證會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舉行。國際貿易中心ITC提出,在現行進口關稅3.4%—4.0%的基礎上,對中國輸美輪胎加徵3年的特別關稅:第一年55%,第二年45%,第三年35%。在聽證會上,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國際業務主席利奧·傑勒德聲稱,第一年55%的高關稅仍不能削弱中國輪胎的競爭力,美國政府當年的懲罰性關稅應該達到75%至80%。
歐洲輪轂製造商協會代表歐盟6家鋁合金輪轂生産商向歐盟委員會遞交了對中國鋁合金輪轂産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的申訴書。據報道,歐盟針對中國出口的汽車鋁車輪傾銷案14號正式立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負責人説,下屬的1600多家企業中涉案的有46家,如果一旦反傾銷成立,將徵收33%關稅,對鋁車輪來説會損失4億多美元貿易收入。
在18世紀,英國的國力開始衰退,為了保證其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英國提出了自由貿易主義學説,其理論基礎是經濟學家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勢學説。該學説的根本是,強調每一個國家,都應該出口那些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而進口自己不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然而,貿易保護在全世界的興起成為了自由貿易發展的巨大壁壘。關稅、進口配額、外匯管制、煩瑣的進出口手續、歧視性的政府採購政策等都是國際貿易保護的重要手段。貿易保護不僅無助於增加美國國內就業,反而會使更多的美國企業因原料成本增加和其他國家的報復措施而破産,從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失業問題,到頭來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國會1930年通過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關稅法案,通過向多達兩萬種外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來限制進口,招致很多國家的報復措施,從而引發全球範圍嚴重的貿易戰,不僅使國際貿易幾近停滯,而且拉長了美國經濟復蘇的週期。美國在上個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代經歷的慘痛教訓早已證明,貿易保護主義不是解決經濟危機的辦法,尤其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時期,貿易保護主義更是愚蠢的舉措。
自從金融危機以後,一些國家對自己本國的産業保護主義勢頭抬高,也出臺了不少針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貿易保護法案。在處處時時叫囂著自由貿易、自由經濟和貿易平等的國際貿易中,這無疑是對叫囂者口是心非的一記響亮耳光。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曾在中國輸美輪胎特保案聽證會上充分反駁美國保護主義能夠帶動經濟發展的錯誤觀點。中國輸美輪胎主要集中在低端的更替輪胎,而美國本土企業放棄了低端市場,且中國很多輸美輪胎是由美國企業在中國設廠製造的;中國輸美輪胎並未持續的快速增長,2007年至2008年,中國輸美輪胎佔美國輪胎消費總金額的比例僅增長2.7%;特保措施將直接提高美國汽車廠商的輪胎成本。
比起中美之間的針鋒相對,中歐之間關於貿易保護主義的爭論也未曾停歇。中國企業以高於國內市場的價格出口鋁合金輪轂,並不存在傾銷的事實。據中國海關統計,自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中國對歐出口鋁合金輪轂佔歐盟市場份額不足8%,不會對歐産業造成損害,反傾銷調查沒有必要。中國已經是全球汽車鋁合金輪轂的製造中心。2008年,中國汽車鋁合金輪轂的産銷量約6800萬件,約佔全球産銷量的1/3。其中,內銷和出口量各佔一半。
中國人有句老話:“聽其言、觀其行”。無論是美國對輪胎的制裁,還是歐盟對輪轂的禁運,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都用行動表明自己所執行地是徹頭徹尾的貿易保護主義,戳穿了所謂的自由貿易、自由經濟的謊言。在世界經濟最需要復蘇的時候,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所想的並不是尋求一個多邊的、合理的、負責任的共同解決方案,而是選擇貿易保護主義,讓其他貿易大國也陷入經濟復蘇緩慢的尷尬當中,這種“損人不利己”的“雙輸”心態,著實讓人遺憾。國際貿易市場力求合作達到“雙贏”效果,相信市場發展會順應這一趨勢。
(北京科技大學)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詳情諮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