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沙龍
熱點:10月22日,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揭開蓋頭”。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7%。從一季度6.1%的近年來谷底,到二季度7.9%,再到三季度8.9%,中國經濟增速劃出一道有力的“上行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表示,實現年初提出的全年經濟增長8%的目標已沒有懸念。
背景:高增長背後的隱憂
隱憂一:
民間投資仍乏力: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55057億元,同比增長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個百分點。
從民間來看,資金並不是問題。關鍵是要民間資本看到利潤前景,並吸引他們去投資。目前來看,民間投資還比較謹慎。以房地産投資為例,目前房地産投資增速很快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地價變高了,而新開工率還是低於往年同期。從另一個方面看,地方政府會有很強的投資衝動,所以不能完全排除政府會在一些本來産能過剩的領域投資的行為。這很難分清哪些産能過剩領域的投資是政府主導的,哪些是企業行為。但是我們從一些資料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還是比較強的。在一些競爭領域,這種行為可能會擠出民間投資和社會融資。 ——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副研究員羅松山
這一輪的恢復基本上靠的是強大的政府投資。産生政府的支出需求和政策性的一些刺激,但政府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中國經濟30年的改革開放説明瞭民間經濟在整個經濟發展中巨大的作用,經濟真正的恢復要取決於民間資本的動態,但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民間資本基本上還在觀望。——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
當前的經濟增速,是政府直接出手,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補貼消費等辦法托起經濟增長,是在特殊條件下實現的,單憑市場自身的力量,增速可能只有6%甚至更低。——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
隱憂二:
通脹預期:前三季度,中國CPI同比下降1.1%。其中,9月份環比上漲0.4%。居民消費價格由降轉升。
從長期看通貨膨脹壓力在逐步積累。目前,全球流動性條件總體寬鬆,國內貨幣供應量增長很快,消費和投資需求明顯回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要防止市場流動性變化對資産價格和消費價格造成影響。——央行副行長馬德倫
在經濟不斷增長,強勁穩定的態勢已經很明朗的時候,仍然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對通脹預期形成壓力。美元貶值、資本流入開始增加,會增加基礎貨幣供應的壓力,大宗産品價格如石油、糧食和其他有色金屬的價格也較快增長,形成輸入價格上漲的壓力。通脹需要提前管理,國務院也已經發出預警。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
國務院將保增長與控制通脹預期相提並論,表明控制通脹的相對重要性在提高。同時,由於三季度同比GDP增長已經遠超過8%,繼續使用刺激政策來加速增長的需要已經下降。其次,國務院特別提到通脹“預期”,表明決策層意識到,即使通脹的水準並不高,但只要通脹上升的速度較快(比如每個月上0.4個百分點),就可能導致消費者對通脹的預期,從而使一些消費者將儲蓄更多地投入股市、房市,甚至購買實物以求保值。這種由於預期帶來的行為將加劇通脹的壓力。所以,即使通脹水準不高,也應該有預案要控制通脹預期。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
隱憂三:
貨幣政策調節配套:9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39.04萬億元,同比增長34.16%,增幅比上年末高15.43個百分點,比上月末高0.0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8.67萬億元,同比多增5.19萬億元。
這樣的貨幣量投放是不可繼續維持的,通貨膨脹預期已經抬頭,資産價格也高企,銀行方面已經在資金監管和流向等方面加以結構上的調整。之所以統計局仍強調“繼續實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是因為目前我國經濟復蘇還不太穩固,還會受到國內的衝擊,中央希望經濟復蘇的速度更快一些。——國家資訊中心高級經濟師祁京梅
我不認為由財政固定投資拉動的快速、不合理的反彈對中國來説是件好事。溫和的下滑也並不令人擔心。貨幣政策絕不能忽視資産價格的波動。因此,中國的貨幣政策亟須從寬鬆轉為中性。——招商銀行董事長秦曉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詳情諮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