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競技場上走來——記建行黑龍江省綏芬河支行國際業務部經理陳永廣
■ 本報記者 薛潔
陳永廣的同事形象地説他,不是在行裏為客戶服務,就是正在為客戶服務的路上。去年夏天業務最繁忙時,他的辦公室裏坐著滿滿的客戶,每天差不多要做50多筆國際業務。事隔一年,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中俄邊貿,“一天能有幾筆業務就算不錯了,可把我閒壞了!”
8月初,打籃球出身、身高1.90米的陳永廣與記者站在綏芬河中俄邊境那條著名的中東鐵路邊上,等待著從俄方開來的列車。一會兒工夫,一輛客運列車伴著轟鳴緩緩從我們身邊駛過,只見列車上只有三名乘客——兩名中國人和一名俄羅斯人。陳永廣告訴記者,金融危機前,每天都有五六千俄羅斯人入境,而金融危機以後,俄羅斯人的購買能力急劇下降,每天不足百人入境。不自覺地,他又説起了他的工作:“去年我們行國際業務結算量是12.8億美元,而到今年7月底只有3億美元……” 看得出,這個在綏芬河建行國際業務部經理任上第三年的東北男兒,對目前邊貿市場的清冷非常憂心。
兩場“比賽”
13歲那年,陳永廣就離家進入牡丹江市體校打籃球。1991年7月,綏芬河建行成立了自己的籃球隊,招募了6名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其中就有剛從體校畢業的陳永廣,不過他的身份是代辦員。
那段快樂而單純的籃球時光至今讓陳永廣懷念不已。他是場上爭強好勝的主力邊鋒,一場接著一場的勝利,使這支驍勇善戰的建行籃球隊遠近聞名。一時間獎盃、榮譽、羨慕的眼光包圍著他,這讓他感覺自己是一名職業籃球隊員,而非銀行的員工。然而這一切都因一場考試而改變了——1993年,他與所有的代辦員一樣,要參加轉正考試。“我是特招的,又是搞體育的,文化程度低。記得當時辦業務都是手工操作,每天要做大表軋賬,在我看來那些表格太細了,一張表要抄不下十遍,這回是字錯了,下回行又錯了,抄了撕撕了抄,撕了一地紙……”當時這個“玩心特大”的小夥子正在處對象,然而,轉正考試這件事讓他意識到,那個在籃球場上風光無限的人,同時必須成為一名合格的建行人。他告訴自己必須拿下這場“比賽”,他甚至跟對象發誓説,轉不了正就不結婚。
整整兩個月。白天,他身上總帶著一個小本子,把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都記下來,遇到不懂的就去問身邊的同事,慢慢地,他的錯誤越來越少,業務越來越純熟;晚上,他每天堅持學習到下半夜……60天下來,人瘦了十幾斤。發榜那天,老行長驚訝地説:“你能考第一!”
陳永廣告訴記者,打籃球與學業務使的是一樣的勁,就是多琢磨,幹一件事就要幹好。
不能讓自己停下來
在建行工作的19年,他從來沒挑過活,行長讓幹啥就幹啥。他幹過儲蓄所長、個人銀行業務部經理、客戶部經理……按他的話説,幹哪個部門都要與客戶打交道。
在以邊貿為特色的綏芬河建行,國際業務顯得尤為重要,2006年綏芬河建行國際業務的結算量只有2億多美元,這個數字讓行長頭痛,於是行裏決定派陳永廣到國際業務部任經理。陳永廣一聽有點急:“能不能讓我在櫃檯先幹三個月?”從來沒做過國際業務的他心中沒底。行長不由分説撂下一句話:“你先行銷客戶去!”
“綏芬河是個小地方,各家銀行門挨著門,每天都瞄著對方有啥動靜。客戶不管你是工農中建,看哪家銀行方便,和他們關係處得好,就上哪家做業務。”陳永廣實話實説。
“今年客戶更不好行銷了吧?”記者不免為他擔心。“已經行銷了12家公司客戶。”陳永廣憨笑著説。
今年甭看做業務的客戶少了,可陳永廣不敢讓自己輕閒,開著車整天在緩芬河打轉,一會兒工商,一會兒稅務,一會兒海關,一會兒又去拜訪客戶……多少年來,陳永廣就是這樣不停地為朋友、客戶、朋友的朋友、客戶的朋友幫忙。許多外地人來綏芬河做生意,這些人初來乍到遇到點啥事連門都摸不著。一個從吉林來的人想在綏芬河開家公司,讓陳永廣幫忙辦執照。他二話沒説,帶著他找工商、地稅、國稅、海關,沒過多久公司辦下來了,省時間又省錢。這種幫人開公司的事,去年陳永廣就做了20多起。
在綏芬河,陳永廣的好人緣是出了名的,許多老客戶幫他介紹新客戶。
幹了三年國際業務,陳永廣沒出過省,他説太忙沒時間;老丈人來綏芬河住了一個月,和他吃了不到十頓飯,愛人替他説“太忙沒時間”。
還記得那個讓行長頭疼的2億美元吧,那是2006年的事。2007年這個數字是7.4億美元,2008年是12.8億美元,今年上半年他在當地得了個第一,“出乎我的意料。”陳永廣憨憨地笑了。
記者的話:
陳永廣不太擅于言辭,行長怕他完不成任務,特意囑咐他把想説的東西寫下來。的確,他是一個善於行動的人。他從籃球場上走來,知道競技狀態對一名運動員意味著什麼;在19年的工作中,他始終讓自己保持著狀態。我想,他不會讓自己停下來。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詳情諮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