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
“今天中國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中國最富的家庭有很多房子,很多房子不去住,閒置在那裏。中國最窮的農民家庭也有很多房子,當然這個房子很破,可是他也不去住,他常年在外打工,過年回去住一個來月,閒置著。這兩種閒置都是中國的資源。這兩種閒置有著重要差別。最富家庭的資産雖然不住,他的資産價值還在增長,因為他有市場交易,不斷可以重新界定他的賬面價值。農民的資源呢?不住就白白閒在那裏,因為沒有一個市場可以讓他佔有的房産、地産增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認為應該增加“中國農民的家庭財産性收入”。
“讓我們來回憶中小板企業上市之時的盛況,為今天的創業板里程碑作注腳,以銘記歷史。2004年5月,中小板開市,深交所用一年時間使公司數達到50家,建立該板塊的目的是‘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推進自主創新、解決勞動就業、促進産業轉型、提升産業競爭力’,某些上市公司也具有創新能力,如海翔藥業多個産品産量居國內第一,天康生物則是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海翔藥業的創新能力,還有多少人記得天康生物的龍頭地位?”——面對創業板上市首日的狂熱,財經評論人葉檀撰文呼籲投資者“勿忘歷史”。
“從生産來説,規模經濟仍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別像高技術産業。高技術産業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説,它的邊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你增加一個産品,幾乎是不需要成本的,所以它的規模意義非常重大。但技術創新可不是這樣,規模往往是不經濟的。西方國家的技術創新主要是來自小企業,我國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為什麼會這樣?一是大企業為保持整個企業的步調統一,一定要有很嚴格的規章制度,這樣就束縛了創新人員。再是企業規模越大,創新人員得到的回報就會打折扣,這叫做利益關係的疏遠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認為要把注意力放在“技術創新”等長期問題上。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詳情諮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