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拾貝 體驗驚喜和遺憾
■ 韓益忠
驚喜和遺憾,似乎總是一直伴隨著紀先生的收藏生涯。
十年前,他和一位朋友去復興路近太原路一位老先生家做客,老先生家祖上也是做官的,很有些家底。閒聊間,他發現老先生家的兩把椅子是“好東西”,黑黑的,很有些年代了。老先生看出他的喜歡,表示可以讓出來,一問價格,老先生豎起3根手指頭。3000元?紀先生當時感到這兩把椅子可能是老紅木的,市場價格在1萬元左右,3000元顯然太便宜了,他表示可以再加一點。不料,老先生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説,是3000美格裏(美元)!這下把紀先生難住了,當時美元升值,黑市上1美元差不多要換9元人民幣了,3000美元等於27000元!他覺得價錢開得高了,便還價“2000美元”。誰知老先生斂起笑容,直言道:“朋友歸朋友,3000美元,一分都不能少”,還説這東西是祖上留下的唯一一件好東西了,原先是從宮裏流出來的,自己並不捨得賣,這要不是看在紀先生的面子上,還真的不願出手。話説到這份上,紀先生也不好意思再討價還價,便掏錢成交。
回到家,紀先生忍不住找來絨布,將那些陳年積垢一一拭去,沒想到的是,這兩把椅子哪是什麼老紅木,分明是紫檀。趕緊找來專業書刊一對照,年代也不是什麼清初,更不是清末,而是明朝的官椅。
業內都知道,當時最具升值潛力的傢具,一類是明代和清代早期在文人指點下製作的黃花梨木質的明式傢具;另一類是清朝康雍乾三代由皇帝親自監督、宮廷藝術家指導、挑選全國最好的工匠在紫禁城裏製作的清代宮廷傢具,木質一般是紫檀。這兩類傢具存世量估計總共不超過一萬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而這兩把椅子造型清奇、韻味十足,是明朝宮廷傢具的珍品。
可惜的是,這兩把椅子放在家裏還沒等紀先生細細品味和把玩,就在一次空調墜落事故中,砸散了架,心痛之餘,找來木工師傅幫忙修理。後來有人要收購,紀先生便在原價上加了十萬元出手,令他更沒想到的是,七、八年之後,在一次拍賣會上,這兩把椅子在幾經轉手後,竟被人用100多萬元的價格拍走。
紀先生的淘“舊”竅門
“舊東西”之所以被人視為寶物,是因為這些“舊東西”裏有歷史資訊和文化價值,而要識破其中的獨特元素,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比如同樣一件玉器,距今約4000年的良渚文化時期出土的玉器與和田玉及其他朝代出土的玉器就有很大的區別。良渚玉器,造型奇特,刻紋繁密,且多為就地取材,所以品相大都寬窄不一,走向複雜;而玉質卻不似新疆等地的玉礦那樣優、純和豐富。又比如,翡翠品種雜陳,各種假貨頻現,單靠肉眼很難辨別,但方法還是有的,真翡翠不怕醋浸和油煮,而倣品一碰到這兩樣東西就露餡。(完)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詳情諮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