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有限理性資産組合的倡導與實踐

發佈時間:2009-12-30

 益智

    12月20的上海證券報週末大智慧版以其特有的紅腰帶醒目地提示了期股結合的理念,同時也看到“中大期貨杯期貨與股票組合實盤投資大賽即將在2010年元月拉開帷幕,用重金和高端海外培訓來促使所有的證券投資者實踐全方位的投資組合,確實用心良苦。我覺得這是在股指期貨缺失狀況下利用商品期貨進行替代的有限理性資産組合的有益倡導與實踐。即使不去真的參加比賽,在自己股票池中加些商品期貨元素也將會大有裨益。

    不管是西方發達國家也好,金磚四國也好,除中國大陸之外都推出了股票指數期貨這個目前規模最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然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1995年我國叫停國債期貨(即利率期貨)之後,時至今日,我國金融市場上金融期貨品種依然虛席以待。股指期貨是國際資本市場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之一,毋庸諱言,我國如果推出股指期貨交易具有積極的意義。目前唯一可以期待的股指期貨産品——滬深300指數如果上市,會對股票市場波動産生的巨大影響短期內可能不確定,但是長期看肯定會降低目前我國證券市場巨大的波動性。我國證券市場巨大的波動性及其帶來的風險性,既有作為新興市場的固有特點,又具有明顯的資産價格泡沫特徵。2009年的85日至12日的6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就下跌超過10%,市值蒸發3.4萬億元人民幣,8月一個月就下跌了近22%。12月股指的巨大震蕩也讓只投資股票的股民無可奈何。但如果投資者實行期股結合操作,其中的奧妙無窮:比如1216日至18日股指連續暴跌,但天然膠期貨主力合約卻上漲了近10%,考慮到10倍杠桿,短短三天做多收益約100%。所以用小資金配置期貨,確實有可能使投資組合保值增值。

    資産配置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但由於我國股票交易所和期貨交易所開戶交易分離的制度性誘導,使許多投資者往往習慣於專注某一類市場,而且還熱切期盼股指期貨出臺來構建理想的資産組合。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運用已有的23種商品期貨來試驗有限理性的投資組合,即使股指期貨推出,也可從容地將之加入已有的期貨組合,大可不必守在沉船側畔讓千帆競過。據筆者對國際資本市場的研究,1990年到2008年的期間,如果只投資傳統組合(股票、債券、儲蓄),其總收益率只有150%,年化波動率6.6%;而如果只投資期貨的話,總收益率可高達381.1%,但年化波動率也高達10.8%。如果以80%的傳統組合加上20%的期貨,那麼總收益率可達192.6%,其年化波動率卻只有5.5%。這充分表示了期貨與股票組合投資的低風險性和高收益性。

    成熟市場中,利用期貨市場對衝股市風險的案例不勝枚舉,國外許多養老基金也頻頻參與。而我國由於市場制度等方面原因,一直不太注重這一投資策略的運用。但在經歷過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後,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意識到期貨作為投資工具和風險管理工具的重要性,踴躍躋身於以往談期色變的期貨市場。今年1-9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期貨合約逾14億手,成交金額突破90萬億元,這兩個指標都已超過去年全年,我國商品期貨市場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貨市場。所以目前我國的期貨市場容量完全可以承擔構建有限理性資産組合的重任,而之所以屢次提到有限,主要是商品的價格走勢與股價走勢之間的關聯度還需要科學的實證研究。

    “中大期貨杯首屆期貨與股票組合投資錦標賽的交易對象囊括了我國大陸地區六大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目前暫時為前五大)上市的以人民幣為結算單位的所有期貨、股票交易品種,以及在競賽期間上市的新品種。這是我們觀察商品期貨與股票資産在我國構建組合完美程度的一個實驗經濟平臺。(浙江工商大學)

    (文中觀點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指導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