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陜北,陜南(上)

----——榆林的剪紙與石雕

發佈時間:2010-01-20

 

08“一方水土一方人”專版策劃中,陜西就曾是我們擬定好的選題。因為遙遠,因為不了解,對它的印象只停留在曾經帝都的繁華之上,曾經的歷史那麼厚重,反而讓我們不知從何下手。經過近一年的思考,我們最終將注意力轉移到歷史所積澱所形成的地緣文化上來,那就是陜北的黃土文化、關中南北融合的文化和和陜南的巴楚文化。

是,在陜西省文化廳工作人員、榆林市群眾藝術館薛館長,鎮巴縣文化館郝明森的幫助和支援下,編輯部一行兵分兩路開始探尋這些散落在民間的文化承載體——陜北剪紙、綏德石雕、鎮巴名歌,以及傳承了這些技藝的民間藝人們。佳縣的郭佩珍、綏德的鮑武文、鎮巴的劉光朗、田洪濤、郭有林、冉明遠、王照發……

這些技藝是順利傳承下去還是最終失落民間很難蓋棺定論,我們此行只是客觀地記錄下這些文化和民間藝人在三秦大地上的現狀,在此展現給大家。

 

 

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手記

■ 唐果

陜西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從西週到唐代,有十四個王朝在此建都。隨著唐以后帝都的東遷,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産在較為封閉的寂靜中得到了比較穩定的傳承。按地域劃分,陜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下簡稱“非遺”)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以陜北為代表的黃土窯洞文化,具有典型的黃河文化的特質;二是以陜南為代表的巴楚文化,是長江文化的一部分;三是以關中平原為代表的南北融合的文化。然而從數據上説,第一、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陜西只有51項,與豐厚的歷史文化不成正比;從內容上説,很多都處於瀕臨滅亡和失傳的境況:華縣的皮影傳承人幾十年招不到徒弟,90%的民間皮影藝人都在60歲以上,老藝人越來越少,皮影藝術已經面臨瀕危狀態;鳳翔泥塑、馬勺臉譜也只能作為手工藝品被剝去了原有的深厚內涵;民俗雕刻更是由聲光俱佳的動態表演退居貨架一隅、令人惋惜……

“眼睜睜看著民族文化消失,卻無能為力。”這是很多民間藝人共同的感慨。就像馮驥才先生所呼籲的:“對我們傳統文化的保護,需要救火般的速度和救死般的精神。”自2008年始,陜西省文化廳著手深入開展普查工作,20095月,省文化廳組成4個驗收組對普查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驗收,基本摸清了全省非遺的資源種類、分佈情況及傳承脈絡,並組建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家庫”,邀請專家和學者對非遺的傳承和保護出謀劃策。

加快建立非遺名錄體系,這是明確非遺資源、保護對象和重點的先決條件。目前,建立的省級名錄共有291項,10個地市公佈的市級名錄590項,縣級名錄2292項。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次公佈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中,西安鼓樂和中國剪紙榜上有名,實現了陜西省“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零的突破。

要營造非遺保護工作的社會氛圍,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讓非遺走向大眾的問題,省文化廳採取了舉辦大型活動和媒體宣傳來營造保護工作氛圍。2006年舉辦了民俗文化展演周,在第一、二、三個文化遺産日期間,分別舉辦了一個廣場演出、一個劇場演出和一個研討活動;開辦了非遺保護成果展,並製作專題文藝晚會《大河風》;召開全省非遺工作高峰論壇。2009年初又積極組織5個項目12名傳承人赴京參加中國非遺技藝展,受到溫總理等中央領導的好評。

同時,合理認定、命名傳承人,對積極引導和支援民間藝術的良好發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被確定的167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49人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對於每個省級傳承人,從2008年起政府每年給補助4000元用於傳習活動。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民間藝人的社會地位,建立和完善了傳承人傳習制度,還對他們開展各種傳習活動起到推動作用,同時也激發了419名市級傳承人和1298名縣級傳承人鑽研民間藝術,提高自身技藝的積極性。不過,民間的東西還要靠民間來保留,政府只能是給予必要的扶持和引導。“陜西省每年有100萬的民間文化專項保護資金,面對眾多的項目,只能是撒‘胡椒面’。”“不單是資金的問題,培養文化工作人員為民間藝人服務的意識也很重要。”文化廳相關負責人提到,在政府對民間藝術扶持的同時,倡導民間力量進行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同樣是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向。

 

 

黃土地上的畢加索

■ 余江灝

這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陜北民居,院子不大,但很整潔,幾間窯洞式的房間一字排開,78歲的郭佩珍老人正坐在其中一間大門口的小板凳上,一手拿針,一手拿線,嫺熟的盤著從自己衣服上掉下來的一粒鈕扣。

8歲那年,郭佩珍就開始跟母親學習刺繡和剪紙,這一剪,就是整整70年,如今,老人右手的小拇指明顯的向上翹起,這是常年使用剪刀留下的“後遺症”。

 

 

 

天才的作品!除了天生的審美能力和超強的記憶力,更有對生養自己的一方水土的摯愛蘊涵其中。這位執著于剪紙七十餘年的世紀老人,在給後人留下一份份珍貴文化遺産的同時,自己的手也因長期剪紙而永久變形。一把普通的剪刀和胸中的一幅幅家鄉山水美景,構成了她平凡又精彩的一生,而她也因這些作品而滿足和幸福。

 

與南方的剪紙追求題材和故事不同,榆林剪紙更加偏重生活化,諸如人物、花鳥、魚蟲、獸類、圖案花紋等等。老人指著桌子上擺著一張即將完成的剪紙,用濃厚的鄉音説道:“這個整體是一個‘喜’字,但其中包括很多圖案,比如四季平安、吉祥富貴、鴛鴦戲水……”。眼前的這幅剪紙雖然內容簡單,卻雅俗共賞,它就像腳下的黃土地一樣,有著這塊土地特有的“面孔”,拙樸、奔放,灑灑颺颺、變形誇張,既纖細秀美、剜空透亮,又粗獷大方,渾厚古樸。正是幾千年的黃土文化,才孕育了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

在中國農民博物館裏,有一幅長13米,寬1米的巨幅剪紙——《奧運春風到我村》,剪紙中塑造了1000多名各類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呈現在一張紙上。這幅作品,是她用了整整3年時間,一點一點剪出來的。

目前,郭佩珍正在創作一幅更大的作品,長度將達到14米,展現出佳縣城郊到白雲山的全貌。“這可能是我這輩子的最後一件大作品了,一定要把它做好,留傳下去。”老人起身,在櫃子裏取出一張紙鋪在床上,這張紙上用鉛筆勾勒出白雲山的景色,樓臺廟宇,花草樹木,精巧別致,躍然紙上。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些竟然都是老人憑著自己以前的記憶畫出來的。

“老人對看過的東西基本都是過目不忘,每到一個地方,不用拍照片,就能把看到的景色記在腦子裏,回家後再憑著記憶把它剪出來。”和我們同去的榆林市群眾藝術文化館薛館長説道。細細看過一張張精美的剪紙之後,讓人不得不承認郭佩珍對剪紙的確有一種天賦。就連她的兒子也説,老人剪紙的技法可以模倣,但靈感和神韻卻很難把握。

在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下,很多民間藝術都難逃商品化的命運,在佳縣,不少剪紙藝人也都把作品拿到市場上隨意買賣,但郭佩珍老人卻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剪好的作品全部收整合冊,整齊的放在家中。“等到有一天我不在了,就把它捐贈給博物館,留給後人來參觀。”

老人坦言,自己很想把這門手藝傳下去,以前也辦過不少培訓班,但效果並不是很好。“現在的年輕人大都吃不了苦,也認識不到這門手藝的價值,都不太願意去學。”説到這,她的臉上露出一絲無奈。

 

連結:

佳縣剪紙是以老傳小代代相傳至今的一門傳統民間藝術;佳縣剪紙是以廣大勞動婦女為主體的傳統本土文化藝術。它包括“生殖崇拜,生産崇拜,生活崇拜”,是勞動人民自己的語言。傳統的佳縣剪紙有著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有專家學者考證佳縣是剪紙發源之故鄉。佳縣剪紙能夠代代相傳至今是因為它是勞動婦女不為利益,自娛自樂,不受任何形式限制自作自用於節日和婚喪禮儀中群眾性最強的民間藝術。

每遇結婚嫁娶、生辰祝壽、暖窯喬遷,或是逢年過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在門窗上或居室內貼上五顏六色、多姿多彩的剪紙圖案。人們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通過靈巧的雙手融人了一幅幅剪紙作品中,花鳥、山水、人物、建築等,無一不是剪紙作品表現的對象。佳縣剪紙藝術純樸、明快、幽默、活潑、笨拙的獨特風格,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遺失的石獅子

■ 阿雅

10月深秋,陜北的氣溫已經在逐漸降低。不到9點我們從榆林市出發沿210國道一路向東南方向的綏德駛去。在全國,被人熟知的除了綏德漢子的偉岸和氣概,還有綏德的石雕。其中,又以“炕頭獅子”最為著名。

車子到達四十鋪鎮邊界的時候,只見一個又一個毗鄰的石雕舖子。同行的榆林市群眾藝術文化館薛館長告訴我們,現在石雕已經是綏德縣政府重點扶持的産業了。隨即車子駛入一個擺滿了石料和未完工石雕的小院。在瀰漫白色粉塵的院子裏,我們見到了它的主人鮑武文。在他的辦公室裏,墻上的“09年度工作排期表”吸引了我們。五個牌樓的雕刻佔據了鮑武文09年工作的全部內容,每個牌樓的工期在2-4個月不等。

 

憨厚的笑容中透出一絲精明——一個自小從事石刻藝術,現今徹底融入市場經濟的綏德漢子。

 

鮑武文告訴我們,現在他的公司基本上主要接牌樓、龍柱的生意,零碎的會接動物石雕和公園雕刻的活兒。整個工藝從切料到完工,80%的過程都要靠機械完成。先在石料上勾畫出大概樣子,然後由下料工下料,刻多大的石雕就切多大的料;料下好後用機器刨樣;之後再做細活。除非客戶要求很複雜的動物或人物才進行人工雕琢。他隨手指著車間裏的一台機器跟我説:“這是刻字的機器,用電腦控制想刻出什麼字體就能刻出什麼字體。”

鮑武文公司的規模在四十鋪鎮算是比較大的,周邊開舖子的老闆很多都曾是他的徒弟。自從賣掉了自己原打算留著的“炕頭獅子”後,就再也沒有做過了。當時鮑武文把家鄉附近的“炕頭獅子”全都蒐集起來賣給外貿公司賺加工費,沒想到這些“土玩意”卻非常搶手。2000年以後,他將原來的石雕廠改制為有限公司,購置了機器設備,擴大了規模。02年以後,他基本已經沒有手工雕刻過任何作品了。“現在除了做石雕還要親自管理這個公司,時間和精力都不夠用。首要任務是要養活公司裏的人。” 身為總經理,鮑武文不得不優先考慮經濟效益,“搞創作賣不上價錢還耗時間,就怕最後浪費了時間還得不到效益。”

 

 

淳樸的“炕頭獅子”如今演變為囂張的獅子座像,以滿足商業的需求。

 

關公造像和紅軍戰士造像一起出現在機器聲飛揚的石雕工場裏,這是否預示著傳統的石刻藝術離我們漸行漸遠?

 

鮑武文為包頭市萬青陵園手工雕制的走獸,雖技法樸實,但剛毅中也有機器雕刻無法比擬的柔和。

 

在四十鋪鎮,技藝一般的工匠日薪為200元左右。雖然做石雕是個苦活,但在目前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還是能保證經濟來源的。大多數年輕人願意到石雕廠幹,也是出於這個目的。

鮑武文説縣政府曾考慮請他們這輩老藝人辦學校,但上課這種形式理論性太強,實操性不夠。而且對於實踐出身的老藝人來講理論講解是弱項。況且即便招收手工雕刻的徒弟,技藝是可以教授的,可手法、悟性、風格則是因人而異。手工雕刻講求的是功底紮實,現在年輕的一代就算給時間賠錢讓他刻,刻出來的東西也不一定滿意。

“那是不是這門手藝逐漸就會失傳了?”

“基本是的。就像現在還有幾個人會寫手好字,都改用電腦了”。鮑武文猶豫了一下後説到。

談到對未來的打算,尚無退休意願的鮑武文希望子女能夠接手自己的生意,繼續擴大公司的規模。而對於純手工雕刻的“炕頭獅子”,鮑武文説不光他的廠子裏沒有了,四十鋪鎮基本上都沒有了。

 

連結:

綏德石獅是黃土地文化和經濟的象徵。綏德石獅雕鑿自然、隨便,不受約束,神態生動,妙趣橫生。社會和人生的風格都在綏德漢子的石雕藝術上放大或縮小,表現了生活中最可愛、最生動的一種神韻,充分體現了黃土高原那種渾厚、純樸的氣質,具有濃郁的泥土芳香。在創作方法上隨意、大膽、粗擴、潑辣、大氣磅薄,並採用圓雕、浮雕、鏤空、陰刻、陽刻、線刻並用等手法,線刻中陰線與陽線靈活多變,是真正寫意傳統與純正民族特色的結合。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 除署名外,本版圖片/幹鐵泠(建行浙江省分行)

附件下載:
4-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