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翻醫書到建醫院
----——訪成都市胃病醫院院長陳國仁
■ 本報記者 張小雅
在約定好的時間,我們到達了陳國仁的醫院。和很多老總的辦公室不一樣的是,整間辦公室除了他自己的辦公桌椅之外,在會客區只有一套沙發、茶几和一盆綠植,連裝飾墻面的字畫都沒有。在私立醫院遍佈城市大街小巷但大多數人又不甚了解以至存有偏見的今天,對這位醫院老總的好奇,越發得加深。
陳國仁是瀘州人,在當地是中醫世家。祖父、父親行醫一生,陳國仁從小也耳濡目染産生興趣。當年父親因“成分”不好被下放到農村被人批鬥,大哥因為此事被退學,便跟著父親抄單方,逐漸也能獨立行醫了。更小一些的他目睹父親這樣的經歷並沒有使他打消學醫的念頭,反而更激起了他的學習興致,而開明的父親也沒有因為自己的苦難阻止兒子們學醫從醫。
但受條件所限,陳國仁既請不了老師,也參加不了任何培訓,他的累積是從翻醫書開始的。“98年去香港做學術交流時,很多人都在為看不懂繁體字而煩惱,可對我什麼障礙都沒有。”陳國仁把這歸功於熟讀醫書的結果。即便在高等教育已相對普及的今天,醫學也是公認難學的學科。但幾十年醫書讀下來,陳國仁卻從不覺得苦,他把這全都歸結為興趣,“就像做學生的時候,喜歡的課老師一講就有精神,不喜歡的話一上課就打瞌睡。”所以對醫學興趣甚濃的他“沒事就喜歡在醫院呆著,鼓搗那些草根樹皮”。
待到“自學成才”的陳國仁能獨立行醫後,便接替父親的衣缽進入當地的公立醫院工作,但是兩年後,陳國仁呆不下去了,公立醫院的“大鍋飯”讓他知道自己五十歲時也就是這個樣子了,“瀘州和成都不同,成都天然的優勢養成了成都人的閒適,可與雲貴高原相鄰的瀘州人卻更為豪爽、也更敢闖蕩。”
於是,敢想敢幹的陳國仁決定自己出來單幹醫院。不同於信心滿滿的他,父親卻非常擔心,覺得他幹了幾年已輕車熟路,在相對陌生的領域開醫院風險太大。“可是我不這麼想,胃病專科一直是個空缺,在醫院裏沒有胃病科,它是被歸到消化內科的。”陳國仁覺得這裡大有可為,於是93年他的胃病專科醫院開張了。與父親擔心不同的是,醫院開張沒多久就走上了正軌,來看病的病人也逐漸多起來。
“中西醫結合目前來看確實是完美的搭配”,陳國仁總結自己的成功時這樣説到,“我父親輩的老中醫比較排斥西醫療法,認為那種東西只能祛表無法根治。但是我覺得西醫在病症的診斷方面確實很有優勢。一位胃裏有包塊的病人來看病,做化驗切片肯定比望聞問切這種憑經驗的方式迅速準確的多。”所以在陳國仁的醫院裏,所有的檢查設備都是最先進的。但是胃病又屬於需要調養的病症,在病情確診經過分析後陳國仁才會堅持用中醫治療。評判一個醫生是否合格,治愈率是不可或缺的指標。在這點上陳國仁再一次表達出自信,“如果一種藥在臨床試驗階段能有60%-70%的治愈率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我的藥能達到70%-80%。可是再好的醫生也不是神仙,都會有失敗的例子。”來陳國仁醫院就醫的有十幾位癌症病人,他們用藥後都還維持著正常的生活狀況。陳國仁説雖然他沒有能力遏制其病情的發展,但是作為醫生能儘量延長他們的生命週期並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也是一种醫術。
對於許多醫院管理者而言,也許都碰到過“醫生收受紅包”的難題。陳國仁説在他的醫院裏絕不允許,一經發現立即開除,“別人該付出的已經付出,你該為他服務就服務,況且你是認可我的報酬才來上班,如果再給病人增加負擔那肯定就是道德問題了。”陳國仁從來不給醫生開績效工資,也沒有提成,他認為這樣醫生之間不會産生矛盾,如果效益好,大家的獎金就都高一些。這樣對醫院有好處,對個人也有好處。
可是作為經營者,陳國仁卻説現在醫院以商業來運作是不對的。一個馬上需要手術的大出血病人,如果碰到了只想“以純商業目的運作”的醫院,可能會讓他先照個B超,收了錢再走。但後果可想而知。在他看來,只有免費或低廉的公共醫療資源被普及了之後,私立醫院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競爭也才會進入良性迴圈,“發達國家都是有經濟條件的人才去私立醫院,或請私人醫生,不是老百姓看私家醫生。有錢人可以選擇更好的醫療服務。但這就要求醫療機構和從醫人員必須有極高的專業能力才行。如果醫術、服務、醫德都好,病人自會心甘情願掏錢。越是這樣,好的私立醫院生存空間越大,那些渾水摸魚‘只以純商業運作為目的’醫院自然會被淘汰。”
“這是不是你未來的理想?”
“是的。”剛才眉頭一直皺著的陳國仁這時才放鬆笑了笑。
記者的話:陳國仁説在醫生、醫院管理者和醫學研究者這幾個角色裏,他最喜歡最後一個。因此不管上班還是下班、休息日還是工作日只要一有功夫他就會去看醫書、做研究,擺弄那些草根樹皮研究藥方,可以整日整日的泡在裏面不出來。但自從成為建行財富中心的客戶,通過建行平臺認識了很多業界外的朋友後,他的興趣更廣泛了,如今打高爾夫、品鑒收藏、旅遊都變成了他的新愛好。
- 附件下載:
- 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