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打交道,其樂無窮
----——訪建行福建省福州金龍支行行長黃曉清
■ 本報記者 張小雅
黃曉清愛和人打交道,採訪伊始便感覺到她的活力和熱情。沒多久便滔滔不絕講起了自己的故事,我便從採訪者變為了傾聽者。
自進建行以來,黃曉清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和不同人打交道——行長接待。雖然是和人打交道,但她覺得和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因為“沒什麼挑戰性,20歲時幹著這份工作,30歲時可能依然在做。”所以沒多長時間,她便提出,想到基層崗位成為一名櫃員。
在很多人眼裏,櫃員崗位是銀行最枯燥、單調的崗位之一。每天重復勞動的工作很難讓人一直保有最初的熱情。但即使不做櫃員多年,黃曉清也從不這麼看,“我當時好像沒有這種想法,還是挺喜歡和客戶打交道的。客戶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他的教育程度、從業經歷會讓你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所以我很注重積累跟不同客戶打交道的經驗。”黃曉清告訴我,她的理財意識就是一名客戶培養起來的。原來98年有一段時間,新股申購非常火爆,那時候很多人靠新股申購賺錢。黃曉清所在櫃檯主要做一些存單質押貸款業務。有個客戶經常用國債存單來抵押貸款。客戶每隔幾天就來貸款,再隔幾天再來還款,迴圈往復。和黃曉清交接班的櫃員已經不耐煩了,但她卻和客戶攀談起來,從中得知原來因為當時國債收益很高,客戶若取出來打新股會虧損不少,便選擇以此抵押貸出款來申購新股。如此往復,這位客戶的資産比當初有了大幅增值。也就是在這位客戶的啟發下,黃曉清才發現打理資産對於一個人來説很重要。她笑著説:“現在我已是一名專業的理財師了,這位客戶應該算我的啟蒙老師了吧!”黃曉清覺得這不僅是工作中的收穫,也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在進入金龍支行之前,黃曉清曾經在櫃面上勸阻一位70多歲的客戶購買基金銀豐(這是首只在銀行發行的封閉式基金),並建議他選擇穩健型理財産品。“我覺得老人家積累一點積蓄不容易,這個産品風險太大,不適合他。”客戶一開始還不大理解她的行為,在後來慢慢接觸過程中,逐漸認可了她。過後這只基金大跌,老人家得知後一直很感激她,在她坐月子期間,老夫婦倆專門拎著線面和雞蛋打車去看她。她説:這是她坐月子期間最感動的一件事。“遇到這樣的客戶,你會覺得一線工作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離開櫃檯崗位後,黃曉清曾經擔任過三家支行網點的所主任。她的工作,也從以客戶為主變為客戶與員工兼顧。
“我覺得每個人身上都有他的優缺點,所主任要做的就是揚長避短,在尊重每個員工的基礎上,提供一定環境讓他們最大程度的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剛當上所主任之初,黃曉清被調去的網點員工各自為政,無法很好開展業務。其中有一位在網點比較有影響力的員工因對工作有所抱怨比較懈怠,黃曉清並沒有犯怵,“他在網點有影響力肯定也代表他有一定能力,我只要讓他認可我,網點其他事情就會很容易開展。”在經過充分溝通後,這位員工很快成了她的得力助手。
尋找癥結、事半功倍。原來黃曉清在從事第一份工作時,就碰到過類似棘手的難題。當時剛畢業的她因工作優秀被提拔,手下管著很多“媽媽輩”的阿姨,黃曉清就挑了她們當中比較有威望且“彪悍”的一位做助理。相處時間一長,這位“阿姨”助理也認可了她,所以其他的員工並沒有太操心去管,工作也都變得井井有條。
進入金龍支行後,曾經有一名從其他網點調過來的員工,“她是一個比較怕硬性壓力的人,所以在原來的網點做的並不順利,也不開心。”後來我努力觀察,發現她竟然是個才女!原來這位員工學廣告設計出身,黃曉清就嘗試著把支行産品的海報、宣傳單交給她來設計。“比外面找人設計的漂亮多了,關鍵是推動了我們的産品行銷。同時她覺得自己的才華得到了認可,也慢慢對工作産生了很高的熱情。”
記者的話:黃曉清説,自從擔任支行行長,又成為一名國際金融理財師後,來找他的客戶比以前更多了。每天單位的、客戶的電話總是不斷。雖然她很熱愛這個崗位,但總是覺得無法靜下來專心從事某一件事情。在管理與理財專業兩個領域,她都感到無法做到進一步深入,有點力不從心。所以“很羨慕那些可以有時間安靜看看書,認真學點東西的人。”
- 附件下載:
- r-2879.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