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
找 抽
話匣子topic · 張立憲
抽嘴巴是一種行為藝術,學自一個朋友。她每次追看那種爛到家的電視連續劇,都是一面抽著自己的大嘴巴,一面一集不落。所謂“二環路上撿煙頭——轉著圈找抽”。
近些年,我有兩次想抽自己的大嘴巴。都跟新浪有關。
一次是因為新浪的微網志。某個夜晚,本來已決定睡覺,好精神抖擻地投入第二天的戰鬥,但是……我的手就是那麼的賤,點開了陳曉卿老師坐落在新浪的微網志。這下可完了,他發的一條條微網志看下去,他關注的一個個人看下去,一些有爭議的微網志下面的留言也要看下去,有的留言是那麼的傻,又要去看看留言的這個人為什麼這麼傻,又要去看看這麼傻的人都有什麼人是他關注的什麼人是他的粉絲……等我抬起腦袋,發現已是天色大亮。那是我經歷的無數無聊的夜晚之一,唯一不一樣的是,居然是被無數的傻瓜言行所消耗。但這能怪誰呢?我只能恨自己那顆對傻蛋充滿好奇的心。
這一次,是因為新浪的郵箱。像俺這樣的交際花,怎麼能沒有幾個IT界的朋友呢?若干年前,一些坐落在新浪網的朋友,或打電話説可以為你開通新浪的VIP郵箱,或在飯局上直接送給我新浪的貴賓郵箱卡。聽聽,咱可是作為VIP被人家惦記的耶。我當時真拿自己當人看了。
五年前的某個深夜,我躊躇滿志地籌備《讀庫》,要設立一個投稿郵箱、一個郵購郵箱,便想起手頭那堆新浪的貴賓卡。找出來,刮開密碼,開通了兩個。
日月如梭,我接到新浪的郵件,才知道轉眼間已經過去一年,這兩個郵箱要續費了。再找那些卡,已不知所蹤,只能打電話給坐落在新浪網的朋友,求他們給搞兩個續費的卡號和密碼。
日月如梭,四五年過去了,每年,都要被這麼折騰一下。好在,交際花的朋友多啊,每次都能迎刃而解,還顯得自己特有面子,特有路子。
今年又到續費時,首先發現,IT界的風水流動快,許多熟人都已經離開原來的崗位,終於找到一個堅守在新浪的,申明緣由,朋友説,如今規矩變了,程式分明,管理嚴格,需要先報批,再層層審批。又説,沒問題,我給你辦。
小張啊,瞧您這面子。
兩周下來,朋友説,再等等,已經快審批到最後一關了。
上週五,這兩個病病懨懨的VIP郵箱終於因為欠費而不再是VIP,郵件的收發功能全面歇菜,工作大受影響。並且這兩個郵箱我們已經廣而告之了這麼多年(三十多期《讀庫》上都印著呢),再轉投他鄉,會給作者和讀者帶來不便。我已經等不及朋友按照新浪的標準程式等審批下來了,乖乖按網頁上的指示操作,通過網銀續上費,然後,又VIP了。
兩個郵箱,一年的費用不到400元。其實這樣的網路支出已越來越常見,我們為方便大家下載申請的聯想網盤,還一年399呢,也沒覺得什麼呀。咱有的是錢,有的不是錢,怎麼會在乎這點兒小花銷。
可是,可是,我那顆市儈的小心臟,怎麼總有點兒不舒服呢?
仔細思考了一下,新浪的做法沒錯。是我應該抽五年前那個見有免費VIP便宜就上的自己一個大嘴巴,再抽現在這個為省一點小錢就勞師動眾的自己另一個大嘴巴。所謂“二環路上撿煙頭——轉著圈找抽”,然後還又上了三環。
亞運來了!
體育漫談sport · 公孫欠諛
吃完了肉,就想起了豆腐。世界盃結束後就看見了亞運!因為我們已經辦過奧運了,對亞運的興奮就提不起來。
20年前,中國第一次辦亞運,也是中國第一次主辦綜合性大型運動會,那是何等的投入和驕傲,聖火由14歲少女達娃央宗從青藏高原採集,最後在首都北京工人體育場點燃主火炬,全國人民歡欣鼓舞,這是國家的大事,開幕式上大型的團體操,整齊劃一的美麗姑娘先導入場,每個人的前額都激起一縷“高纓”。第二天,全中國突然多出了幾千萬“高纓”。很多人不知道,1990年亞運會的會歌並不是大家都熟悉的那首《亞洲雄風》,而是一首叫《高舉亞運會旗幟》的歌曲,大家都很陌生。
今年,亞運會進入倒記時100天,我似乎沒有感覺到大賽來臨,除了看到報紙上在討論“劉翔有沒有資格參加亞運會?”我有點驚詫,中國田徑的寶貝兒子要參加在自己家裏的盛會,不需要再討論了吧,但有人質疑,按照中國體育某部門的規定,劉翔由於沒有參加之前所舉行的一系列比賽,沒有取得亞運入場券。有兩種人腦袋裏裝的不是腦子,是腦花,放點蔥花鹽巴擱水一燉,可以吃了。第一種是制定辦法的人,第二種是提出質疑的人。果然,中國田協修改亞運參賽運動員選拔辦法,劉翔順利獲得參加亞運會的資格,這是中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今年國人對亞運的冷淡有點出乎意外,有記者説:“人們對亞運的熱情一如廣州的天氣一樣,不見雲日,何時才能夠艷陽高照?”確實,在廣州街頭隨機採訪,有人不知道他們的城市即將舉辦一次大型運動會,有人雖然知道亞運即將在廣州舉行,其他的就一無所知了,至於什麼時候開幕,基本沒有人答對,即使站在亞運倒記時牌下,也沒有人抬頭“偷看”一眼答案。就連亞運推廣大使成龍同志也對開幕的時間顯得很含糊,這些記者也壞,明明知道他答不上來,還去出他的糗,一個廣州市民寬容地説:“能有幾個廣州人説得準這個日期呢?”
説不準是因為不關注,今年亞運所面臨的尷尬在中國是前所未有的,媒體不關注,電視報紙上很少見有報道,連續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也只字未提。早于亞運6個月舉行的世博倒是聲勢浩大,為上海人掙足了臉面,世界人民從世界各個角落趕來朝賀,全國人民從四面八方趕來排隊。亞運會被邊緣化了,廣東人就乾脆提出辦亞運要有平常心,不能要求亞運辦成奧運和世界盃,亞運會只是一個運動會,沒有必要承載太多政治內容。這句話聽起來有點酸,但也有道理,在國外很多人就不重視舉辦大型運動會,有的甚至比較排斥,記得羅馬要申辦奧運會,就有人上街遊行反對,理由是因為奧運會要跑馬拉松,會出現交通管制,導致市民上街、上下班不方便,還會增加外出成本。當時,我覺得這個人覺悟夠低的,中國人肯定不會這樣,為辦好奧運,叫我們呆家裏,我們就乖乖呆家裏,為辦好世博,叫我們去上海排隊,我們就帶個馬扎去趕飛機。
事實上亞運會的主辦權已經沒有多大挑戰性,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對這個失去了興趣,日本、南韓就對亞運主辦權基本不表態,讓曼谷、多哈等城市才有機會。廣州在2004年是唯一一個申辦第16屆亞運會主辦權的城市,沒有競爭而得到,自然讓一些廣州人覺得“不值錢”,便宜得來的東西就不太珍惜。
北京亞運會那一年我23歲,風華正茂,每天守著電視熱血沸騰,今年廣州亞運會,我43歲,我兒子風華正茂,亞運對他來講像是出土文物。
我不知道這是進步,還是後退。
瞬間 focus ·旅程中的邂逅·麥芽糖
到杭州遊玩的朋友一定不會放過到宋城的機會,特別是逛這裡的夜市,一進到這裡仿佛回到了遠古的宋代,所有的小商小販、做小買賣的、耍手藝的、耍把式等各種表演均為宋代的裝束。看到一位用傳統工藝做麥芽糖的舖子,吸引了我的腳步,這位老人邊吆喝,邊操作,一會兒把那麥芽糖拉的長長的,一會兒把它迅速纏繞起來,擰上幾圈再拉,看上去很費力氣,工藝和裝束太有意思了……謝有福/圖文
總有好書讓人期待
——2010年上半年非小説類圖書透視
聊書齋chatting · 潘啟雯
縱觀2010年上半年的非小説類圖書市場,雖然整體來看市場穩中有升,詩歌類、散雜文類、傳記類、電影類、藝術評論類等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亮點圖書——頗讓人期待,但是整個市場的比重結構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詩歌和散雜文類:發展緩慢,卻持續獲取效益
在詩歌類圖書中,近半年來較引人注目的主要有葉延濱的《時間背後的河流》、趙麗宏主編的《改變我姿態的力量》、林夕的《十方一念》、阿毛的《變奏》、林徽因的《誰愛這不息的變幻》、奧斯卡·王爾德的《王爾德詩選》、謝爾·埃斯普馬克的《黑銀河》等。
相對於文學類中的其他門類而言,對作者影響力依賴度最大的門類就是散雜文類。縱觀這近半年來散雜文類圖書市場的暢銷書排行榜上,耳熟能詳的名家比比皆是:周國平、史鐵生、鄭振鐸、張小嫻、安妮寶貝、余秋雨、雪小禪、龍應臺等人。這個市場上活躍的暢銷書,一般也都是這些名家的新作或以前的作品合集。比如李敬澤的《小春秋》、鄭振鐸的《幻境:鄭振鐸散文選》、周國平的《靈魂獨行》、林文光選編的《錢玄同文選》、筱敏的《成年禮》、上官紫微的《最是元曲銷魂》、雪小禪的《煙花那麼涼》、潔塵的《流年》、龍應臺的《野火集》等。
從這些書的作者來看,大多都屬於名家作品。無論是詩歌類,還是散雜文類,它們的發展雖然有些緩慢,但卻可以持續穩定地引領圖書市場,並獲取效益。
傳記類:年輕也開始回憶
作為一名媒體從業者,我喜歡看人物傳記——看隔著“時間河流”,那些傳主們如何有選擇地展現自己或長或短的人生,看面對一些爭論不休的問題,那些傳主們又如何自圓其説或者閃爍其詞。
比如,在國內,王文華的《開除自己的總經理》、呂良偉的《路是無限寬廣》、尚雯婕的《連卡佛小姐》、王剛的《我本頑癡》等都值得期待。在國外,加藤嘉一的《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科比·布萊恩特的《科比24》及《誰造就了趙小蘭》等也各有特色。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近半年出的這幾本傳記的作者都非常年輕——這麼年輕也開始回憶,時間過濾得遠遠不夠,該怎麼説呢?真實的人性總有無限可能。
電影和藝術評論類:業餘也有自己的位置
今年3月23日是日本大師級導演黑澤明誕辰100週年的紀念日。因此,唐納德·裏奇的《黑澤明的電影》、野上照代的《等雲到:與黑澤明導演在一起》等與黑澤明有關的電影類圖書很受關注。另外,傑伊·麥克洛伊的《日本恐怖電影》、賈樟柯的《海上傳奇:電影紀錄》、南韓電影振興委員會編著的《南韓電影史——從開化期到開花期》、Na jaha的《跟著電影去旅行》、孫健三編著的《中國電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汪影的《純藝術:恐怖電影》等是近期電影類圖書的優秀作品。
在藝術評論類中,陳丹青的《外國音樂在外國》、李歐梵的《音樂札記》、那裏的《縱情聲色:那裏的影音館》、約翰·羅貝爾的《靜謐與光明——路易·康的建築精神》、威廉·斯莫克的《包豪斯理想》、揚之水的《奢華之色——宋元明金銀器研究》等,讓人耳目一新。
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市面上熱賣的電影和藝術評論類圖書中,大多都是“業餘愛好者”寫的——不過,業餘也有自己的位置。
番茄雞蛋面
城裏城外emotion · 冰藍
離家3年半,有些感受總是害怕去觸碰,儘管隔段日子可以和父母團聚一次,但每次也只是來去匆匆。
在我的記憶裏,媽媽是個智慧而理性的人,在她的臉上很少出現大悲大喜的神情,她總是淡定的、安靜的處理著週遭的事物,或許也是因為這樣,發發短信撒撒嬌這樣的事是時常發生我和爸爸之間的,而和媽媽更多的是一種含蓄而親切的表達。我曾慶倖沒有一個嘮叨的媽媽總是關心著瑣碎的八卦,可我也總是抱怨媽媽為什麼很少對我説她想我了這樣的話。
那天的電話裏,我説:“媽媽,我忽然很想吃你做的番茄雞蛋面,就是我小時候生病你做給我吃的那種。”媽媽聽後先是哈哈一笑,接著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我們也便繼續聊著其他的事了。相隔幾乎有半個多月的時間,我終於準備回家了,在機場給媽媽發了一條短信,媽媽的回復依舊沒有太多的“矯情”,只是淡淡的説“我已經買了番茄和雞蛋,也做了酸奶”,那一瞬間,我的眼眶濕潤了。
飛機慢慢著陸,我回到了熟悉的城市,夜晚的北京有些許清涼,爸爸媽媽卻來到大門口迎接我的“回歸”,爸爸很自然的接過我手中的行李包,媽媽只是輕輕地摸了摸我的頭。到家了,我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嚷嚷著要吃夜宵,媽媽轉過身打雞蛋、切番茄,我看著這熟悉的背影,恍如隔世,曾幾何時,這個身影陪伴我走過高考的煎熬、青蔥的祭奠,好多年過去了,而我已經多久沒有看到這如此親昵的背影,或許這一切在曾經的我看來都那麼習慣成自然,如今卻感到了它真實的溫暖,當一碗熱乎乎的番茄雞蛋面端到我面前的時候,爸爸拿起筷子挑來挑去跟我説“燙”,我看著他溺愛的表情,聞著那撲鼻而來的香,飽含著裝不下的他們的寵愛。
曾經以為要求著我這樣那樣的父母永遠堅強,而當我關上家門走出去的時候,猛然回頭,看到的是爸爸那紅了的眼圈和媽媽寧靜的微笑,而那兩雙眼眸的背後盛著不捨和擔憂,他們總是輕鬆地跟我説一句“拜拜”,而爸爸也總是會加一句“起飛了來個資訊”。或許,我早已不記得我某時某刻的特殊思念,我甚至想不起來,我是什麼時候説過想吃媽媽自己做的酸奶,可媽媽卻在我回家前準備好了一切,哪怕只是一碗番茄雞蛋面,也留香著媽媽的味道和爸爸的疼惜。
小處大文章(十三)
小小説story · 俞天白
對於那些追求時新建築材料,追求最現代化的家居裝飾,以每天能夠過上賓館生活方式為滿足的人來説,是絕對無法理解巴特爾教授的追求的。
巴特爾教授是我兒子的老師。一退休,夫妻倆就隱居到維茨威納爾去了。維茨威納爾是個小山村,緊捱法國邊境。他對退休後的居室,做了這樣一個比喻:花園是我們的油畫作品,房子則是一篇散文;因為房子是固定的,花園卻是活的不斷變化的。
德國人造房子,都是自己設計,自己建造的,每幢房子都是房主人生活追求、藝術趣味的綜合體現,正如各人的臉面,沒有一張是相同的。巴特爾教授的這一幅“油畫”,這一篇“散文”,是坐落在山坳裏一幢低矮的花園別墅。深灰色的外墻,和翠綠的林木顯得相當協調。從外面看,非常簡樸,簡樸得不顯山露水的,毫不招搖,一進室內,便讓我們吃驚了。吃驚的,不是因為豪華的裝修和珠光寶氣的擺設,而是別有一片天地的個性。房子寬敞,空間很大,客廳、書房、臥室、衛生間,一間又一間的相當多,但是每一個空間,有墻相隔,有通道相連接,卻都沒有門,或者説,因為沒有門扇,也就沒有房門這個概念!
我驚呼,啊,為什麼沒有門?
巴特爾教授得意地説,你沒有感覺到,你已經來到了一個自由的空間嗎?這就是用沒有門創造出來的。請仔細瞧,雖然沒有門,但每一間高低都不一樣,而且每一間,都有很大的窗,站在每一個角度,都能夠和大自然交流,和大自然融合。可是,你再仔細看看,每一間裏,都找得到讓你保有穩私的地方。尊重隱私,保有隱私,享受隱私,絕不等於讓自己與自然隔絕,把自己隱藏起來。你體驗一下,生活在這空間裏,不是生活在一張圖紙裏,而是生活在一首音樂裏,從東到西,是用不同音調、不同顏色譜成的一首樂譜!這首樂譜,是要用心去聆聽,用心去欣賞的,我們兩口子,就像按照這曲樂譜,在做遊戲。空間越大,越接近於老子的“無”,空間越大,也就越有個人的世界,這才是生活空間的藝術……
難怪,不同的房間,基本色調都是不相同的,這色調,不是指墻壁、地板和天花板,而是由傢具、擺設所匯合而成的總體色彩。
難怪,當我問這房子有多少平方米的時候,巴特爾教授只告訴我有多少立方米。真的,生活豈是一個平面,而是立體的!這立體,還包含著另一層意思。這就是巴特爾教授介紹時幾次提到的,我在設計這房子時,總好像和爺爺在一起做遊戲!
生命的立體感受,難道不是最接近於“無”的嗎?……
請看看我們的花園。巴特爾教授説著,拉開了玻璃拉門,我們頓時融進大自然裏了。花園很寬敞,按面積計算有2579平方米,一條小溪自山林間汩汩流來,不知它從哪兒來,穿過花園以後也不知流向哪兒去,在水聲裏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比沒有門的室內,更加多姿多彩,更覺得她的無邊無際。她有圍墻相隔,圍墻卻被隱沒在林木中間,所以給我的感覺,整個山林都是巴特爾的花園。但是,她沒有山林的蕪雜,彎彎曲曲的鋪著碎石的小徑,遍佈精心培育著花草的花壇,長著睡蓮的清沏的水池,繁茂的藤架……都告訴我們,這確實是一個花園,而不是山林。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那些從美洲移栽來的植物,還有從世界各地蒐集來的化石,使情趣超越這個花園,超越這一片山林,跨進了能夠引發無邊想像的時間與空間……這些,又都無聲地印證了巴特爾教授的另一個觀點:園林不是自然,是人文。正是這種人文,將她與山林區別了開來。
巴特爾教授的自然與人文糅合在一起,展示於人的,何止是個體生命的特徵呢,而是對生命價值、生活價值和審美價值的自我張揚。
- 附件下載:
- 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