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談銀行QDII理財産品收益三現象
■ 唐麗瓊
自2006年7月28日中國銀行推出國內第一款QDII銀行理財産品以來,銀行係QDII已走過了四個春秋。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在這四個年頭裏,共有20家中外資銀行向市場輸送了QDII理財産品,産品數量達800餘款,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境外投資機會。然而,這一新生事物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我們從投資者最關心的投資收益這一點就可窺見一、二。
“零、負收益”尷尬不斷
2008年,QDII理財産品的推出一年,適逢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世界各主要國家均出現經濟放緩或衰退,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與商品市場受到巨大衝擊,流動性緊缺、資本市場暴跌、油價急速回落、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等。在這一大背景下,QDII理財産品可謂出海不順,時有出現到期零、負收益的糾紛,這不僅讓銀行十分尷尬,更是讓投資者交足了學費。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四年以來共有300餘款銀行QDII産品到期,其中2008年、2009年分別有4款、9款的到期實際收益率為零或為負。當中虧損幅度最大的可能要算民生銀行于2007年10月發行的非凡理財“港基直通車”QDII産品,其因凈值虧損50%,觸發了産品提前終止條款而成為國內首只被迫清盤的QDII理財産品。投資虧損過半讓投資者夢醒了:銀行理財産品也並非想像的那樣安全。
2010年,渣打銀行旗下的“代客境外理財計劃——瑞銀新興基建可轉換結構性投資”因在2010年1月到期時本金損失41.03%,被投資者認為有“欺詐”行為,要求渣打銀行賠償投資損失、向客戶道歉以及撤銷合同,宣佈合同無效,而渣打銀行方面則堅持認為自己並無過錯,不存在“欺詐”行為。雖然此糾紛還沒有結果,但作為理財産品的參與者都應盡到相應的義務:作為“供應方”,銀行等機構應盡到其“受託人”的責任,提高自身對基本面的研判力,而作為“需求方”,不僅應正確識別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以投資合適自身情況的金融産品,而且應提高投資者風險自擔的意識。
凈值漫漫“復原”路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正在運作的262款QDII産品平均凈值為0.9518,即平均虧損4.82%。其中,2007年至2010年發行的産品平均凈值分別為0.8701、0.9653、1.0923、1.0351,即各年成立的産品至今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2.99%、-3.47%、9.23%、3.51%。
數據顯示,2007年與2008年發行的QDII理財産品總體還處於虧損狀態,2009年至今發行的産品處於正收益狀態,尤其是2009年産品平均凈值,得益於近兩年來的全球經濟逐步復蘇,市場回暖。但回升的幅度目前仍只能縮小曾經的虧損幅度,而還沒有完全“復原”。早期發行的銀行QDII理財要想完全恢復“健康”,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中資銀行難勝外資銀行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四年以來到期實際收益率位於前30的産品中有28款為外資銀行所發行,有兩款為中資銀行所發行。並且,目前正在運作的262款QDII産品中,中資銀行QDII産品累計收益率平均為-15.48%,而外資銀行卻為-3.01%。
針對QDII 業務數據資料,中資銀行需要正確面對問題,辟開剛剛起步,尚缺投資經驗,沒有全球運營網路等客觀原因。從人才培養與引進,提高中QDII 管理與運作能力下工夫;加強基本面分析,提升投資對象甄選能力;以目前關注的香港市場,向強勢市場尋找配置。
零、負收益時有發生,運作産品總體虧損,這就是我國銀行QDII理財産品的收益現狀。“革命尚未成功”,QDII理財産品的參與者仍需努力,特別是我們的中資銀行。
(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
(文中觀點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指導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