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舞”者——記建行黑龍江省分行營業部網點經理王彬
■ 本報記者 薛潔
8月中旬的一天,記者在黑龍江省分行營業部見到王彬時,他正在大堂幫著客戶填寫著什麼。一見面,他帶著記者在大堂裏轉開了:“這是個人業務顧問,這是客戶經理,在我家網點,客戶可以選擇客戶經理……”現在,王彬任網點負責人已一年多,但他仍然習慣每天來大堂“坐班“,“我來建行5年了,一半時間都在大堂。”説這話時,王彬透著自豪。
2005年初,王彬剛來建行工作時,還沒有大堂經理。那時,畢業于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的他在這個網點當櫃員。他的身份是通過人才市場招聘來的“臨時工”。
亮相
2006年末,建設銀行開始在大堂裏“做文章”,學名叫“零售網點轉型”:即網點由單純的結算向行銷功能轉變。這一年,黑龍江省分行營業部以公開招聘的方式在全體員工中選拔大堂經理,但應者寥寥,“正式”員工不願擔,招聘來的“臨時工”沒勇氣,唯一有一人自告奮勇,那就是王彬。此時的他在櫃檯積累了業務經驗和一定的人脈,常來辦業務的客戶,都知道這裡有個説話和氣、手快的小夥子,不知不覺地都愛到他的櫃檯前辦理業務。而此時的王彬對自己有了更高要求:把握每一次機會!
從此,王彬的崗位從玻璃後面搬到了大堂。王彬認為“大堂服務都是小事,大堂經理就要靠小事一點點積累。”
獨“舞”
一次,一位40多歲的客戶來到網點,他在前臺走了一圈後問王彬:“有外幣業務嗎?”王彬答:“有,在二樓。”説著,帶著客戶穿過走廊,來到電梯入口處,引導他上了二樓。這個看似平常的舉動,給客戶留下了深刻印象。原來,從一樓大堂到電梯入口處,要經過一段指向不太明顯的通道,“用手指引和親自引導,客戶的感覺完全不同。”王彬説:“我要讓客戶感覺到我的服務超出了他的體驗。”後來得知,這位“客戶”就是“神秘人”(建行在社會各界聘請的抽查網點服務的人)。
一天,王彬看到一位30多歲的女客戶來到大堂,她就是當地一家著名媒體的記者王申婷。她這次來可是帶著“任務”的。一段時間,哈爾濱的媒體對銀行換零鈔服務進行過多次暗訪。她一進大堂就向王彬提出,要換1000元一元一張的零鈔。王彬笑著解釋説:“對不起,今天的零鈔已經換完了,明天才能有,要不您留個聯繫方式?”聽了王彬的回答,王申婷沒了脾氣。因為她在其他銀行聽到的回答就是兩個字:沒有。
和王彬熟悉以後,王申婷和家人陸續買了幾十萬元的理財産品。一次她拿出報紙指著一篇批評文章説,那次暗訪本來打算寫建行的……
在這個崗位的4年中,王彬累計吸收存款3.2億元,“臨時工”自我實現了“正式”員工的轉身。
領“舞”
2008年初,領導決定由王彬牽頭組建行銷小分隊,在做好大堂經理工作的同時,開展行銷工作。王彬明白,一個人所能創造的業績永遠是有限的,要讓這個30人的集體團結起來,共同創造業績。為這,他沒少動腦筋。
一次,王彬觀察到專做保管箱業務的孫曉丹,在送客戶下扶梯時,只是默默地站在背後,一句話也不説。“使用保管箱的可都是優質客戶啊!”於是,王彬不斷鼓勵曉丹開口説話。為讓她熟悉業務,還專門為她做了産品宣傳卡片,把産品的主要功能寫在彩色的A4紙上,再把A4紙折成各種形狀的卡片。那天,曉丹送一位40多歲的客戶下扶梯,眼看扶梯就要走完,她還沒開口呢,手無意觸摸著衣袋裏的小卡片,終於鼓足勇氣説話了:“阿姨,您如果有到期的錢,我家要賣‘利得贏’了,一年期,收益3.87%……”“有風險嗎?”“本金沒有風險,過往業績都達到了。”“你幫我預約10萬吧。”此時曉丹發現自己不怕了。現在的曉丹,是網點銷售保險的冠軍。
85年出生的小崔是名新櫃員,一次,他為一位老大爺辦完業務後,推薦起保險産品來。在一旁“無意”傾聽的王彬,覺得小崔對這款産品沒吃透。就不動聲色地把老大爺領到一邊説:“大爺,櫃員不便跟您細説,我跟您介紹一下,這款産品確實挺好,可這錢您不是留給孫子的嗎,萬一有啥急事提前取可不合算……”最後他建議大爺存了定期。下班後,王彬把小崔留下聊起這事,“你的行銷意識好,但一定要知道産品適合哪些客戶……”
小崔告訴記者,他變得連自己都吃驚:那個在小學五年裏舉手發言不超過5次,連老師辦公室的門朝哪開都不知道的他,如今成為個人業務顧問,每天和不同的客戶打交道……
記者的話: 這幾年,建行的網點實現了戰略轉型,轉型的核心是網點由結算型向行銷型的轉變。原來的“規範性、一致性”服務對員工來説不是最難的,更大的壓力來自於富有“個性化”的行銷工作。在採訪中,我能真切地感受行銷帶給員工的壓力,當然也有行銷成功的自信和快樂。王彬説,他的責任就是想盡辦法減輕員工的壓力,讓工作和行銷變成快樂。現在王彬所在網點的行銷任務越來越重,在完成文章中不斷聽他説,“太忙了!太忙了!”在我看來,王彬像穿著紅舞鞋的舞者,正在不停地跳著,相信他還會一直跳下去,因為他選擇了這個舞臺。
- 附件下載:
- 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