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長——記建行山東省棗莊滕州支行行長邢鴻雁
■ 本報記者 劉靜
邢鴻雁的辦公室空蕩蕩的,來滕州市履新一週了,還沒來得及擺上自己的物品,但屋內一側五六盆近一人高的綠植,和窗臺上一些精美的擺件卻顯得熱鬧而隆重,其中一件木雕上寫著“愛拼才會贏”。這些都是邢鴻雁在棗莊市山亭區和市中區任職時老客戶、老朋友特意送過來的。棗莊市包括五區一市,邢鴻雁新調的滕州市即是這“一市”,它的經濟佔據了棗莊的半壁江山。“不拿第一對不起這麼好的資源,我想,今年或是到明年,滕州行要拿上第一。這是我近期的目標,同時,也是必定能實現的。”這個“第一”的目標並非首次,在山亭和市中,邢鴻雁同樣心懷這個信念,並最終實現了。
第一次拿第一是在山亭區支行。99年邢鴻雁接手時,行裏的存款只有2631萬,人心浮躁,省分行已經在計劃要撤掉這個點了。“我們的人到市分行開會都抬不起頭來,人家不拿你當回事了。”如此,邢鴻雁反而較起勁來,“就是不服氣,一定要拿一次績效第一,哪怕一次。”
1999年和2000年是邢鴻雁最難受的兩年,那兩年是全國經濟的低谷,而山亭區又是貧困縣,邢鴻雁就瞄準了財政部門的代發工資業務和公積金業務,這些機構業務一旦做好就會很穩定。最後,山亭區代發工資業務的80%、公積金業務的全部都進了山亭區支行。當他調離時,區委區政府的主要領導都到新單位去看他。“這個人氣也代表了一個人在一個地方都做過了什麼,就等於是社會對你的評價了。”邢鴻雁説。此外,山亭區有一些比較有名的企業或項目,邢鴻雁又集中了一部分力量把這些抓了起來。這樣,經過了半年時間,山亭區支行果真拿到了棗莊市績效第一。開行長會時,其他支行行長都很納悶,跑過來問邢鴻雁怎麼就是第一了?“這不是我説的第一,是市行算出來的,我們就是第一。”回憶起那段時光,邢鴻雁透著股自信。
第二次拿第一是在市中區支行。市中區支行是個大行、老行,原來有34個網點、三四百口人,機構改革扁平化管理之後銳減,資源分流,績效不是太好。 2007年又是邢鴻雁非常難受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基本沒有太大起色。“天天挨行長批,我就那麼撐著,嘴上沒説心裏想著下一步該怎麼怎麼幹,想著等幹出來再説。” 在行銷客戶時,有一些企業確實不符合建行的條件,邢鴻雁就把這些企業介紹給別的銀行,甚至去找信用社的朋友幫助企業要資金。“能支援的一定支援,不能支援的也不把他撂下。而且,同行並非是冤家,要善於利用競爭對手行銷客戶。”事後看來,介紹出去的企業,有些獲得貸款後甚至存回到建行來,有的經過發展壯大又都回來找他,而且帶著感激之情。到了2008年,終於看到了轉變,市中行拿到了第一。 “從山亭到市中就是那個理念:要幹就幹第一,要麼就不幹。要想幹好,先給自己定個目標。”
其實,邢鴻雁剛畢業時可不是這麼用心工作的,“心比天高”的他挑三揀四的看不上用人單位。在第一個單位裏待了20多天就辭職不幹了,但待業的滋味太痛苦。終於,一家酒廠需要一名刷酒瓶的工人,“刷酒瓶子時感覺真的是非常好,從刷酒瓶那一刻開始,我就有了一種信仰——幹什麼都要幹好。刷酒瓶我要刷的最乾淨,貼標簽我要貼的最正,打捆我要打得最快。到了建行還是這個思路,在辦公室時,我會默默的想,我為什麼幹不了主任的活呢……”1996年,26歲的邢鴻雁當上了行長助理,辛勤的努力終於獲得了組織的認可。
在建行,邢鴻雁已經當了十多年的支行行長了,他感覺,基層行員工沒有太多的想法,唯一就是想能夠多拿點報酬,累也願意幹,所以反而可以借助這個特點發揮大家的力量。“業務不是一個人能幹成的,必須運用團隊的力量。拿第一僅僅是目標,最根本的是把大家凝聚起來。”換了新領導,大家會很自然的觀望,邢鴻雁都坦然處之。“我會先把自己的目標告訴大家,然後給大家分析為什麼能拿第一,差距在哪?我們有什麼,還差什麼……這就像號脈一樣,我要是號準了,大家就信了。”
記者的話: 有人説,不要像一般的人一樣生活,否則,你只能成為一般的人。八九歲時就跟著長輩練武術的邢鴻雁告訴我,開始習武時就想著要練成天下第一,但現在知道了永遠不會做到第一,它只是個目標。年輕時的那次坎坷讓他領悟到了“踏實”和“拼搏”的意義,他總在用“第一”敦促著自己,因為只有把現有崗位做到最好,才能做出來。剛剛40不惑,邢鴻雁也有了緊迫感,他覺得,不是個人感覺老不老的問題,而是社會要求你必須在一個年齡達到一個層面,所以他的目標依然不敢放低,保持著“第一”的理想。
- 附件下載:
- 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