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味兒
□ 文/袁哲
“中國十大麵條之一”的蘭州牛肉麵,以“湯鏡子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著稱,一碗合格的牛肉麵要具備:湯清,蘿蔔白,辣椒油紅,香菜、蒜苗綠,麵條黃亮的特點,最早是招待高級賓客的風味美食,後因味美可口,經濟實惠,不僅遍佈蘭州的大街小巷,在全國各地乃至海外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了牛肉麵的身影。
蘭州牛肉麵不同與台灣牛肉麵。台灣牛肉麵以紅燒湯底為主,口味偏醬香,麵條是機器壓制的粗細適中的白色麵條,面中有大牛肉塊,價錢也偏貴。而蘭州牛肉麵的牛肉軟爛,湯汁香味撲鼻,麵條柔韌爽口而且有許多種類,有大寬、二細、韭葉、毛細等等,不同粗細的麵條,吃起來的口感也各不相同,能夠滿足不同食客的需求,是一款頗受大眾喜愛的傳統美食。
我的家鄉在嘉峪關,距離蘭州770多公里,但從記事起,大街小巷開滿了牛肉麵館。牛肉麵是我從小的喜愛,在最初的記憶裏,離家不遠的市場裏有一個小小的門頭,門頭上面挂著“金城牛肉麵”的金字招牌,歷史上的蘭州因為群山環抱,固若金湯,因此得名“金城湯池”。小店門口挂著深藍色重重的大布簾子,每次大人撩起門簾,我都身子一縮,快速地鑽進店裏。一進店,牛肉湯的香氣就撲鼻而來,窄小的店舖放有三四張方桌,來吃麵的人總是滿滿噹噹。緊挨著門口是一個不大的收銀臺,收銀員熟練地算賬、收款、找零、撕票,白色的是面票、粉紅色的是牛肉票,每次都會要一碗麵、一碟肉。拿到票後大人們就去端面的窗口排隊,我便拿著筷子找位置坐下等著,人多的時候要站著等一會兒才能有位置。坐下後,聽著大人們一聲聲“下一個細的”“下個韭葉”“再加兩個二細”……每一句都能勾起我的饞蟲。從窗口望進去可以看見拉麵的師傅熟練地抻扯著麵條,只見拉麵師傅手握面劑子兩端,手臂均勻用力加速向外拉扯,然後把麵條兩頭對折,再拉扯……扯開的麵條抽打揉面臺發出邦邦的響聲,反覆拉扯幾次就能按食客的要求抻出各種規格的麵條了。轉身將麵條丟進煮水的大鍋,下面師傅拿著長筷子把麵條在鍋裏划動幾下,麵條猶如一條貼著鍋邊遊走的魚,再把麵條撈出盛到圓口大肚子的大碗裏,師傅用大勺從另一口不停煮著的鍋中舀出兩勺牛肉湯澆到面上,再撒入一勺紅紅的辣油,一撮牛肉,一把蔥花和香菜,一碗香氣騰騰的牛肉麵就被遞出窗口。吃的時候倒上醋壺裏的香醋,再把切成薄片的醬牛肉按進湯裏,讓每一片牛肉都吸收到湯汁,麵條本身的面香裹上牛肉湯的肉香味,都等不及把麵條吹涼便吸溜吸溜地吃了起來,吃幾口面,嚼上一片吸滿湯汁的牛肉,再端起碗吹開辣椒油花,趁著油花沒聚攏到一起,快快地喝上幾口夾雜著面香、肉香、蒜苗香的牛肉湯,配上燉的入味軟爛的白蘿蔔片,滿足地不忘抿抿嘴上的湯汁,回味一下牛肉麵獨特的甘甜。那時起,便覺得牛肉麵的麵條入味,肉湯香濃,是最有滋味的麵食。
這麼多年過去,牛肉麵店越開越多,手撕面票變成電腦收銀,現金付款變成掃碼支付,可是蘭州牛肉麵傳統的湯底熬製方式,講究的揉面程式,拉麵師傅熟練的手藝沒有變,大眾對牛肉麵的好評沒有變,那股子蘭州味道也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