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金融助力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標桿
■ 黃芮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社會已全面進入利用資訊化技術促進産業變革的智慧化時代。傳統金融所依賴的生産要素正被顛覆,資訊數據資源逐漸成為全新生産要素。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田國立董事長《擁抱新金融》一文在多家媒體刊出,隨即引發了全行員工和社會各界的熱議。那麼,新金融離我們遠嗎?不,筆者認為,置身新時代滾滾潮流中,新金融的身影已清晰如紅日噴薄,嶄新的畫卷正在展開。
以民為本 同頻共振
無獨有偶,一個月前,另一幅藍圖正在南海之濱繪就。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賦予了深圳全新的歷史使命。自此,深圳的戰略定位進一步明確:高品質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其中,“民生幸福標桿”為深圳提出了“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這一全新標準,繪就了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新願景,它強烈呼喚著為之服務、與之適配的金融形態,而新金融的出現恰逢其時。
“以民為本”是打造民生幸福標桿的初心,同樣也是新金融的樸素本源。正如田國立董事長所言,“金融的本真模樣不是為了追求虛假的繁榮,而是要扎紮實實地貼近社會、源於生活、聚焦問題”。新金融正是以民生為出發點、以增進民生福祉為己任,來充分回應民生關切、勇敢直面民生痛點。
回歸本源 破題紓困
先來看看新金融如何助力“住有宜居”。住房問題與民生幸福指數密切相關,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一直以來,建行在中國住房市場化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30多年前建行在深圳發放全國首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拉開這一産品在國內發展的序幕,如今,建行聚焦新時代的住房問題進行敢為人先的全新嘗試。2017年,中央提出大力發展租賃型住房政策,同年11月,建行率先在深圳、佛山推出住房租賃業務,正式進軍住房租賃市場。一年多來,建融家園平臺僅在深圳這座城市就已上線78199套房源,有能力幫助數十萬餘人口解決居住問題。未來,建行將繼續依託住房租賃服務平臺賦能社會大眾,以金融之力紓解民生焦慮,助力深圳構建“住有宜居”的新格局。
那麼,新金融如何助力“勞有厚得”?深圳小微企業雲集、民營經濟活躍,素享“小微之都”美譽。在新時代強勁的創新驅動下,中小企業已成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一支重要的生力軍,中小微企業主及其員工在深圳就業人口的比重不容忽視。而傳統金融慣性下對績效、收益、規模的過分追求,導致中小企業、創業者依然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為他們融資紓困無疑是新時代下新金融的肩頭使命。新金融的到來,讓銀行的關切點從“金字塔尖”延伸向“普羅大眾”。深圳分行在普惠金融戰略引領下,主動打破“二八定律”、關注“長尾”客戶群,以平臺經營、數據經營為核心,以金融科技為支撐,創新“雲快貸”系列産品,吸引了眾多小微企業蜂擁而至,普惠貸款規模呈幾何型倍增。近年來,深圳分行精雕琢、細打磨,一步一個腳印將“雲快貸”從1.0升級到4.0,不斷刷新普惠之路的里程碑。截至2019年8月底,深圳分行普惠貸款已突破1313億元,而不良率僅0.5%左右。建行正在延伸金融觸角、擴大服務覆蓋面,真正讓金融的甘露流向千家、滋潤萬戶,讓更多勞動者實現“勞有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