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烏鎮
常聽人説,烏鎮是個“來過就不曾真的再離開”的地方。前一段,翻看一本外國作家的江南遊記,不由得勾起自己兩次到訪烏鎮的回憶。記得11年前大暑前後的艷陽天下,我們一行人舉著太陽傘、汗流浹背,融入了天南海北的遊客隊伍中,自小鎮東柵的“逢源雙橋”魚貫而入。闊別多年後,重遊烏鎮,時光仿佛在這裡停滯一般,一切別來無恙,仍舊歲月靜好。兩次的相遇讓我對這個江南小鎮一見傾心,喜歡上了她水與橋的聯袂,櫓與舟的搖曳,屋與人的故事。
□ 文/丁玲芝
水與橋
水,恰如別處的路,在烏鎮縱橫交錯,織成密密的網,不愧有著“人家盡枕河”的雅稱。夏日午後,水氣蒸騰,滋潤著烏鎮本就溫柔的空氣。黃昏後,小雨飄然而至,打皺平靜的水面,引得水面漣漪盪漾,圈圈繞繞起江南的幽思。如果水是烏鎮的血液,那橋就一定是烏鎮的筋骨。雖百步一橋,但橋與橋卻不同。它們或作石拱狀,或為平鋪式,或搭有棚蓋,或露天而設,總之是讓人流連忘返,而非心生厭煩。站在橋頭遠觀,“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宛如油畫,更似潑墨山水的卷軸被徐徐展開。這時會不由讓人想起卞之琳筆下的名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櫓與舟
有水與橋的背景,再配上櫓與舟的搖曳,一動一靜,相得益彰。忙碌的烏篷船,一隻接著一隻,載著大家逐水而行,遊過一座座石橋、一排排老屋,恰如風景畫裏的慢格動畫,讓我們也置於畫中。小船不大,但也能坐下六七個人,端坐各個位置,都能收穫美景。戴斗笠的船夫或船娘,並不會使犟勁,而是悠然地搖著櫓,也搖出了烏鎮人的從容和恬淡。櫓聲、水聲、再加上即興的江南小曲,吳儂軟語和自然就這樣,奏出和諧的樂章。
屋與人
青青的石板街,被兩邊豎立的晚清風格民居粧點,搭起了統一的江南風格。與北方村鎮普遍的磚瓦平房不同,這裡的屋子大多是木板白壁青瓦混合的兩層建築,面對街道和河道的是木板墻面,而垂直的側立面則是白色的磚墻。夕陽西下,陽光灑在白灰色的磚瓦墻面上,與深褐色的木板面勾勒出特有的明暗層次,再加上屋在水中的靈動倒影,別有一番神韻。沿著小街漫步,透過門窗可以瞥見屋內的陳設佈置,八仙桌、竹搖椅,大都帶著蒼蒼的年代感。烏鎮是名家茅盾先生的,更是鄉民們自己的。屋門口架鍋燉的羊肉飄香陣陣入鼻,屋後河畔拍打衣服的竹板聲聲聲入耳,生活在這裡依舊樸實地繼續。
烏鎮的美和韻味,在我心中恰是江南水鄉的最佳代表和歷久彌新中式浪漫情懷的象徵。回首往事的夜,再隨作家的妙筆一起,遙望烏鎮,追憶似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