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江湖
□ 文/韓小燕
步入深沉靜謐的秋冬時節,經久不衰的火鍋在餐桌上變得更名正言順起來。
火鍋橫貫大江南北,以重慶麻辣牛油老火鍋、北京涮羊肉銅炭火鍋歷史最為悠久;廣州的打邊爐和雲南的野生菌火鍋緊隨其後;上海的洋派火鍋則是在各地火鍋基礎上對用餐環境和格調上的提升,至於口味,在各個食客口中不一而論。
重慶火鍋起源於上世紀初的水牛毛肚火鍋。有文獻記載,清末蜀地航運繁榮,在長江北岸的解放碑一帶,有街頭小販,一頭擔著水牛內臟,一頭擔著煤爐,沿街現賣。爐上置分格的大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著一種又麻又辣又鹹的滷汁。橋頭賣勞力的碼頭工人圍著擔子,各人認定一格邊燙且吃,吃幾塊算幾塊錢。加之滷汁裏面配有辣椒、花椒、生薑、大蒜等,既能飽腹,又能驅寒、祛濕,花錢少卻能增加體力和熱量,是碼頭貧窮工人的合適吃食。到了民國二三十年代,火鍋在重慶發展壯大,從擔頭移到了桌上,分格的鐵盆也換成了赤銅小鍋,滷汁和蘸料也改為自行配置,以求乾淨合宜。傳戴笠和郭沫若于壽辰之時,都曾以火鍋宴請當時的各界名流,足見其受認可和歡迎的程度。
厚重的牛油鍋底是重慶火鍋的絕對主流。牛油的熔點高達40到60攝氏度,極易凝固,吸附力很強,容易黏在食材上,因此燙的菜吃起來味道濃郁厚重。老油老鹵老味道靠的就是這一鍋湯底含有的5到6斤的牛油。在外地,即使號稱最正宗的重慶老火鍋店裏,鍋底牛油的含量至多2到3斤,甚至只有1斤,這也是外地火鍋始終不能和重慶當地的火鍋味道一較高下的原因。
好客好吃的北方人,為了待客解饞兩相宜,常會在家裏備一口涮肉的燒炭銅鍋。座底托著爐膛,中間是向上的一個煙囪,爐膛裏面燒的是木炭或焦炭,這就是一個簡易的北京火鍋。外地人可能會覺得北京涮羊肉單調,因為它沒有底料,所謂的湯底,就是清水里加些蔥段和薑片,最多再來點枸杞、海米或幹香菇。羊肉、凍豆腐、大白菜、粉絲和燒餅,這就是正統北京涮肉的全部配置。清水沸騰後,先倒入一碟子羊肉片,涮的差不多了,來盤凍豆腐,讓它的每個孔洞都吸飽湯汁再放進嘴裏;然後便可以燙大白菜葉子來解膩了,再來幾縷粉絲下鍋繼續滋潤下;最後是一枚香酥溫熱的芝麻燒餅,就著一碗鍋中盛出的鮮湯來收尾。用豆腐乳、韭菜花、現炸的辣椒油、麻汁等作為燙菜的蘸料,雖是樸素的外觀和清淡的味道,卻是很多北京人、北方人魂牽夢繞的心頭好。
廣州人追求食材原味,“鮮”是評定火鍋優秀的重要標準。在他們看來,吃清水火鍋是對食材的最大尊重。有不放調料的一鍋雞;有清煮的貝類、活蝦、魚片,煮出來後頂多蘸些蘸料;甚至外地幾乎見不到的蛇和蟾蜍,廣東人也是用來打邊爐。打邊爐是“圍爐而食”的狀態,火鍋的口味也是適應當地炎熱氣候和當地人口味的,類似于他們長期煲湯的養生之道。
雲南的野生菌火鍋是旅遊勃興的産物。以前的人家裏窮,把菌子裹著大油炒。在旅遊業如火如荼發展中,當地人為了滿足遊客的口味,做起了盛大的火鍋場子。和其他火鍋不同的地方在於:野生菌火鍋用來煮,精華全在湯裏。白天暴曬,晚上大雨,陰晴交替幾日後的山野雨夜,漫山上儘是持手電的尋菌人。撬動山野之鮮,雲南人給了我們一場味覺清歡。
看完這幾大火鍋譜係,有沒有你的鍾情之處?你可會在陰冷的雨季、嚴寒飄雪的冬日,帶上摯愛之人,去赴一場火鍋盛宴?撈一筷子火鍋喝一口酒,跟著我一起,去闖蕩濃油重彩、大開大闔的火鍋江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