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上的風景
為山區學子捐贈圖書
組織志願者給孤寡老人包青糰
■ 葉曉勤
一轉眼,和孩子們結下這份善緣已經25個年頭了。還記得那是1994年的一天,我無意間從廣播裏聽到希望工程在為山區孩子募捐的消息,那一刻我的心裏很難過,於是萌生了想幫他們一把的想法。當時剛參加工作不久,每月的工資140元,而資助一個孩子需要300元,我便省吃儉用了兩三個月。
那一年,我收到了第一位資助的小朋友的來信和禮物(一包自己家裏做的番薯幹),或許是因為有了回應,讓我更加堅定了做下去的念頭。漸漸地,我收到了越來越多孩子的來信,體會著他們每個人不同的困難,感受著他們字裏行間的感激,我也一直堅持著每年一次的捐款。後面生活條件好了,從一年一次改為一年兩次,這也成了我的習慣。
我資助的對象基本都是小學生,因為我覺得小孩子是最無辜的,他們應該有充滿陽光的未來。我希望能盡己所能,幫助他們。在這些孩子們給我的來信中,他們都表示,長大後要將這份善意回饋給社會。這是我感到最為高興的事情。我從不奢望孩子們能報答我什麼,只要他們把這份善意傳遞下去。
二十多年來,除了去年偶爾見到的一個受資助的小朋友外,我從來沒有和其他孩子見過面。他是衢州常山的一個小男孩,從他小學起,我便開始資助。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孩子的父親都會發短信告訴我孩子的成績。這是一個很努力的孩子,成績很好。小學畢業時,小男孩聯繫我説,因為成績優異,他受到了當地私立學校的邀請,但是學費昂貴。我當時給他回了資訊,希望他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只要自己繼續努力學習,學校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他最後考上了當地最好的公立中學,我也一直資助他直至完成學業。
前幾年,我加入了余杭當地的愛心廚房公益社。有一年兒童節,我跟隨公益社赴金華給山區孩子過節。六月的天氣已經有些炎熱,可其中一個女孩還穿著呢大衣。班主任説,孩子的父母都身患重病,身上的這件衣服還是別人捐的。當時我心中陣陣酸楚,回來後就在朋友圈號召大家一起幫助有需要的孩子。很多同事都積極響應,拿了家裏孩子穿不到的衣服過來,有的還特意去買了新衣服。這個孩子後來也成為我的一個資助對象。
去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金融工會授予余杭支行營業部 “曉勤公益之家”的稱號。今年以來,我牽頭“公益之家”開展了清明節走進老年食堂包青糰、中秋節做月餅,孤寡老人集體生日會、四川涼山州物資募捐、衢州廿八都小學“夢想書屋”等活動。目前,我們正聯合浙江日報“微心願”活動為貴州省榕江縣初中捐贈書籍。
常有人問起我開始公益的初心是什麼?我想家庭的影響必然是一個因素,我的家境很普通,但從小到大,父母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們,傳輸給我的也都是中華傳統道德理念。多行善舉,憶苦思甜,才會感恩當下。
現在,建設銀行的公益事業已經蔚然成風,越來越多的同事都加入到公益志願者的隊伍,也涌現出許多先進典型,在社會上樹立起有擔當、有作為的大行形象。我不禁想起田董事長的那句話:“只要奮鬥,你就是最美建行人。”
(作者單位為浙江省杭州余杭城北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