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安康印跡,于深山處留幸福牽掛

發佈時間:2019-11-27

 

 

■ 楊鵬

一年半以前看見安康建有建行希望小學的時候,我就想,這個地方,此生非去不可了。可不曾想,這次穿越秦嶺的安康支教竟催生了那麼多淚點,留下了一份幸福的牽掛。

來安康支教前,我特意準備了十多堂課的教案,有鄉村金融知識,也有建築文化、智力測試、溝通表達及主題班會……最後選在了一個自己最為熟知而又和孩子們未來息息相關的內容上——你未來可能擁有怎樣的大學生活。我只希望,用我親身經歷的清華生活、在講臺上的吶喊和潛心盡力的描繪,讓他們明白,今後的路上,確實有一個叫“大學”的點,值得他們用心追求。

五四希望小學·真希望

思緒隨著車輪停止轉動,輾轉一天終於在晚上7點到達安康,修改好第一堂課課件已經過了淩晨1點,我也斷然沒有預想到會改得如此投入。出於做事的習慣,課件一週前就已準備好,對於有過一年支教經歷,當過輔導員的我來説,這堂課再普通不過。但就是在一種難以名狀的力量引導下,硬是和第二天的課程死磕到了淩晨。想想也是,只要是上講臺,就不是小事,而要上建行定點扶貧地區的講臺,似乎比向領導彙報工作還要重要。好在這番竭盡全力的備課後,我反而安心了。

第二天一早,車駛出市區,一路盤旋著繞過曲曲折折的沿江公路,兩側時不時看到山體滑坡的殘跡,市區的繁華被遠遠甩在了身後。早上在財梁參加完公益捐贈儀式,下午到達五四小學已1點多了。同行的兩位老師授完課已經要放學,間隙中,我走入六年級的教室,自習的孩子們時不時講話打鬧,哪個地方、哪個時代的小學生,似乎都是一樣的調皮。他們知道今天有一位清華的哥哥來講課,看我走進來便認定了。“老師,你快給我們講課吧”“講什麼都行”,一進去就聽到這樣的聲音。“我知道你們要放學了,明天再講吧”我下意識地説到。“老師你講吧,我們只有幾個人走讀,其餘的住校”,走讀的學生搶著説,“我們也不走”。看著孩子們期待的眼神,我知道我不能辜負他們。課程在孩子們的晚飯後開始了,我帶去了世界各地的小禮物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竭盡全力以一種小學生能認知的深度講述了大學生活及故事。除了幾次有趣的互動傳出的笑聲,全程出奇的安靜,我看到大家聽得很入神,收起了自己的頑皮。結束時我問學生:這麼好的清華,你們想上嗎?99%的同學異口同聲:“想!”我很開心,因為成功地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大學的種子。還有一個小女孩在搖頭,她也不是不喜歡清華,但她説“清華上學太辛苦了”。我覺得她説得很真實,給了她一個禮物。

確實,我也想告訴他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通過讀大學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和更美的家庭,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清華,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上清華。

同去的安康分行同事錄下了講課的全程,他説,“你今天講得真好。”我説:“我講得不是真好,只是真話。”

臨走,透過孩子的眼神,我感受到他們的內心備受鼓舞,其中折射出了這一次支教的意義。我一直相信並將仍然相信,從“一”可以到“無窮大”。

紫陽中學·真感悟

支教的最後一站是紫陽中學,一所貧困生佔比40%的學校,志願者和15名學生結對幫扶,代表發言的學生情之所至,現場泣不成聲。我聽了很感動,決定放棄吃午飯,同即將參加高考的他們交流交流,再鼓鼓勁,加加油。交流完已經快1點,走出會議室,我詫異地發現,所有的建行同事都在學校門口臺階上等著我,他們説:“你和孩子們多交流一會,我們等著,覺得值。”

支教,不是形式上教會孩子們什麼知識,贈與什麼禮物,去維繫一段他們對我們的感激之情,而是走心地用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建立的認知和對生活的敬畏,去打破物質條件鎖住的資訊和思維的邊界,助力他們開啟對於世界的另一維度的認知,讓他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足夠的潛力可以挖掘,這就足夠了。在志願者的投入中,從來不存在一方高尚的犧牲,也不應當有另一方勉強的接受。我們不用把自己過高的奢求投射于一次微小的行動中,每一次腳踏實地的努力,如果能觸動一個學生、幫到一個人,就很值了。

安康·真記憶

我記得在紫陽中學,硬漢型建行扶貧幹部紫陽縣扶貧局曹局長説:“我去過貧困學生家好多次,一去就哭,那真是家徒四壁啊,我們做的很多工作真的很值。”曹局長,那可是土生土長1米8的北京爺們,淚水,説下來就下來了。

還記得有一天早上吃飯的時候和湖南省分行做了14年公益的老易聊公益,他説開始也沒有想著做成怎麼樣,但是做著做著就成立了自己的公益組織。我回了一句“其實我們出來支教,就是我們不能把自己越活越小。”我也記得,扶貧局的哈局長來到五四小學,像回家一樣自己到處轉,和學生打招呼,校長不用接待他。臨走前,我們去安康扶貧館買了些扶貧産品,解説員一聽我們是建行的,立馬説“那是安康自己人”;同事買了不少東西,準備郵寄回去,打包完準備交郵費,收銀員一聽説我們是建行的,趕忙説:“你們是建行的啊,那免費。”

我們做的事,安康人都看在眼裏,當地人告訴我,“建行在安康做扶貧工作,一幹就是31年,那是真在幹,紮實,有效果。”學校的老師也這麼説,扶貧幹部們更是這樣認同,我想,這是我聽到對田國立董事長“金融的宏大不是目標,偉大才值得追求”最具有真實感的解釋。(作者單位為總行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