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創新型企業大學
----——基於海爾大學的探索性實踐研究
■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金偉林、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吳畫斌
海爾大學通過不斷創新,逐漸變成一個對內對外賦能的平臺,其主要體現在構建了利於創新的知識平臺、搭建對外賦能平臺、扮演創新創業孵化器平臺。本文選取海爾大學為研究對象,針對如何建立創新型企業大學及如何賦能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
海爾大學的創新
首先,職能上的創新。2016 年以前,傳統企業大學扮演 4 個角色 :事務性專家、員工發展顧問、業務合作夥伴和變革推動者。海爾大學在角色定位中提出了第五個角色即創新孵化器。這個角色也是海爾的首創,已經在凱洛格企業大學白皮書 10.0 中得到了認可。
其次,培訓意義的改變。創客的培訓是開放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吸引更多更好的項目,將這些項目引入海爾內部孵化平臺,促進企業創新能力提升。除了創客培訓,也有企業員工的能力培訓。內部員工能力培訓比例高於外部,海爾大學將一些課程進行有效匹配且能夠融合企業內部和外部具體情況。在企業內部搶單需要有認證作為資格,有了認證才能搶單,沒有資格的員工就要參加海爾大學培訓,這種機制激發了員工的學習積極性。
再次,充當資源的對介面。一方面充當企業內部對外的介面,如當 COSMO 模式(一種智慧製造模式)需要正式向外輸出時,海爾大學會和平臺部門聯合設計課程,收取課程費用,再按照比例分成;另一方面作為企業外部對內的介面,例如雲公網,海爾大學幫創客對接資源,尋找融資。同時,如果在創客培訓中發現了很好的創意,這些創意就會被對接到孵化項目的投資部門。進入培訓前,對創客項目審查其是否可以進入訓練營的時候,投資部門的員工就是選拔評委。
最後,特色師資隊伍構成。海爾大學和內部其他平臺都是海爾內部的小微,相互之間是合作協同的關係。很多課程的老師是平臺的小微主,也可能是平臺通過業務聯繫到的企業家或學者。生態圈裏資源很多,通過內部資源尋找外部資源,再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帶來的新理念,帶動生態圈的發展。所以,海爾大學 90% 的老師都是免費請來的,海爾大學的員工不參與授課,只服務於日常事務。
企業大學需要成為智慧方案的提供者
企業大學必須滿足個人興趣化學習,改變角色,變成推動者、主導者、賦能者、組織者。海爾大學精確地做到了這一點,如讓員工始終保持著好奇心及連結力,打破常規思維、主動尋找資源。過去企業大學偏重執行,對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重視不夠,而海爾大學通過利用大數據分析,扮演了思維的引領者,這對企業發展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現在,很多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學,但企業大學知識重構仍是個難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現在需要做的是滿足用戶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企業大學需要成為智慧方案的提供者。閱讀過行業研究報告的人都知道,行業中所有的知識都是海量的,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是個問題。此時就要以大數據的本質,分析用戶的小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捕捉到每一個用戶的喜好、需求,使課程資源和用戶資源相匹配。
知識需要快速沉澱,比如微課大賽連結了很多好的資源,讓每個人打開的微課登錄界面都是不一樣的,學員自己可以尋找課程,學習意願高,也會促進産生成果。所以企業大學要想做好快速迭代,就必須建立一個共創共用的平臺。微課這個平臺的構建對傳統學習方式的改變非常大,其目的就是去構建一個新的學習系統。
物聯網時代背景下學習主要分為激發、識別和激勵三個層次。在資訊爆炸時代,如何識別資訊變得尤為重要。現在行業內挑戰越來越大,學習渠道多,學習要求高,對業務感知能力及産品設計的思維能力要求逐步提高。海爾大學對業務感知力要優於其他企業大學。目前海爾大學對外的賦能體現主要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輸出人單合一模式。海爾大學一直致力於人單合一模式的輸出,在物聯網時代進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實踐和探索。人單合一的理念是為了激發大家的創新創業能力,國際上認為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適性。目前很多企業的創新活力很弱,很多央企和國企來海爾大學學習這種理念。海爾首先是把擁有的案例進行沉澱,然後對外輸出這種新型管理模式,讓其他企業能夠學習借鑒,目前已有30多家企業參加學習;二是觸點網路的建設。如“日日順服務兵”配送産品並負責安裝維修,這是機器無法取代的,這種用觸點感知用戶的服務是一種有溫度、深度、廣度的體現。海爾可以借助物聯網這種途徑,快速告知用戶並且幫助觸點升級,也可以用“輕課程”幫助文化水準不高的用戶解決問題;三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企業大學如果成為全球資源的整合者,就可以幫助其他企業解決問題,很多企業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都可以在這個平臺得到很好解決。在開放創新背景下,一個企業不在於擁有多少資源,而在於能夠利用多少資源。企業原本有的資源,就像埋在土裏的黃金,需要更深的挖掘。海爾在全球有十大研發中心,通過建立的 HOPE 平臺可以將這十大中心聯合起來,它隨時都可以幫助其他企業找到想要的合作資源,提升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