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卷粉
□ 文/利華萍
爸媽回家鄉小住,我周未搭班車回去看望,200多公里路程,一路走一路加衫,直到抵鄉,已是料峭寒風了。
作為廣西人,一回家鄉,總是不能控制地想吃各種米粉。以往早上喜歡吃老友粉,可惜旁邊開了十年的老店不做了。老媽説小區旁邊的一家名叫“華僑卷粉店”的味道也很不錯,可惜第一天去得晚,賣完了,第二天早上去才吃到。
卷粉是一種流行于桂南的米漿製品早餐。現做現賣,廣受當地百姓歡迎。一開始,我要了兩條。入口效果十分驚艷!嫩白色的卷皮滑嫩,由於表皮很薄,內裏的木耳肉碎隱約可見。肉碎濃香,木耳爽脆,酸甜的蘸水伴著蒜香恰到好處,蘸水上還漂滿我最愛的越南香菜,加一勺酸辣椒、酸檸檬做的酸辣調味汁,酸爽開胃,醒神生津。頓時把我帶回兒童時在舊騎樓下拖龍門前吃卷粉、水糕、茶杯籺、槐花水的歲月。家鄉的美食在一秒鐘內就能喚醒你內心深處最執著的記憶,提醒你來自何方。世界萬千,但只有故鄉的山山水水看著你長大。這種源自越南歸僑但又在廣西欽州改良生根的小吃,是沿邊沿海的家鄉小城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對比內容豐富的廣東式拉腸,它口味酸爽且更滑脆,正如生長在靠山面海的欽州妹子一樣,衣袍當風、腳步輕快地向你走來,爽朗質樸、本色自真。
做卷粉的老阿姨是幾十年前自越南歸國安置到欽州的華僑,當時的欽州市區及轄區內的防城港、北海作為邊城,接應了幾十萬越南歸僑,普遍安置在當地的機械廠、糖廠、農場等單位工作。上世紀90年代國企下崗潮後,老阿姨為了生計,就開了這個小店,如今她早已能操著一口標準的方言招呼顧客了。個人的命運被時代裹挾著,經歷動蕩流離,就近安居,這是獨立個體的人生故事,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欽州城,這段歷史更多體現在美食中,比如越南式炒海螺就是一種常見夜宵,加上九層塔葉、椰子肉爆炒的海螺,加上百香果汁、青柑蘸汁,別有一番酸爽風味。若繼續往南行至東興,顏色鮮艷的建築、隨處可見的異國文字、滿街的奧黛服裝則更具邊城特色。
一城一味,一鄉一思。母親在我吃完一份後,又幫我拿了兩個餐盒打包。小地方人情錯綜,母親在和店主閒聊的過程中,發現店主還是我們家一個鄰居的親戚,自然而然地就聊起了家常,母親一會兒驚嘆自己的孫子都這麼大了,一會兒又聊到某某娶媳婦的瑣事。我在旁邊指揮,這個要多加蘸水,那個要打包辣椒醬……在冬日暖陽下,心中充盈著滿足和自得的幸福。父母俱在,稚子將平肩,夫妻相諧,工作穩定,這應該就是一個普通人最貼近煙火人生的幸福了吧。人生路上,不論遇到風雨,還是遇到阻滯,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盡己所能,心懷陽光,必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