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記憶最深處的味道

發佈時間:2020-01-15

 

 

 

都説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但是對於我而言,愛上一座城市更多是因為愛上這個城市的味道。美食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和記憶,也沉澱著對這座城市最深的惦念。

□ 文/王浩樂

自小長在東北的我,一直因為東北菜未被列入“八大菜係”而“耿耿於懷”。東北人豪爽,在烹飪時不拘什麼食材,都會一股腦兒倒進鍋中,於是就有了眾所週知的“鐵鍋燉”;東北人愛吃餃子,不管大小節日,還是家中有什麼喜事兒,餃子一定是餐桌必備;東北氣候寒冷,所以東北人民飲食重油鹽,多以紅燒為主,紅燒豬蹄、紅燒排骨、紅燒肘子……于我而言,東北美食三天三夜都説不完,但是在我心裏最深處的味道,是酸菜的酸爽。

東北人對酸菜的執念,是很難通過言語表達的,連《舌尖上的中國》都曾在旁白裏説過“酸菜是東北人餐桌上的半壁江山”。此言不虛,我這個東北人聽了心悅誠服。每到冬天,餐桌上燴酸菜、酸菜鍋、酸菜餡餃子、酸菜粉……都是必不可少。

北方的酸菜與南方的酸菜略有不同,南方的酸菜是用蘿蔔或者芥菜等蔬菜腌制,而北方的酸菜是用當地盛産的大白菜腌制而成的。

在東北,幾乎家家都有一口腌酸菜的大缸,説起來腌制酸菜的容器,也是有講究的,一定不可以是鐵制或鋁制的容器,以免發酵中産生的乳酸將容器腐蝕。在我的記憶深處,姥姥家也有一口巨大的棕色的缸,放在廚房的陽臺上。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射在廚房角落那口大缸上,打破了冬日的清冷,仿佛整個房間都充斥著酸脆、爽口的味道。

每年冬天,那口大缸都是廚房最吸引我的地方。十月中旬寒潮一到,就要開始準備原材料了,一車車的大白菜會被菜農拉到市場,大白菜在東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禮遇。冬天來到東北的市場,你就會看到傳説中囤上百斤白菜的“盛況”。家家都會買幾十顆白菜以備腌制。姥姥也會在這個時候買上幾十顆白菜,將白菜最外邊一層不新鮮的葉子去除後,一層一層碼起來,放在大缸中。要儘量將容器中的所有空間充滿,加滿開水,加一點鹽。再壓上一塊大石頭,防止白菜露出水面腐爛,缸口用塑膠膜封好,與空氣隔絕,放置於10-20度的溫度下,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去發酵,乳酸菌吸收白菜汁液中的糖分,迅速生長繁殖,同時代謝出乳酸,乳酸分子進入白菜內部纖維,將白菜變酸的同時,也分解出氨基酸等有益於人類身體健康的物質。20天左右,白菜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脫胎換骨”,成了酸菜。

掰著手指算著20天的時間一到,就能吃到我心心唸唸的燴酸菜了。姥爺會撈出幾顆酸菜用清水浸泡、清洗,然後切成絲,放在一邊兒。然後將新鮮的豬棒骨和紅白相間的五花三層肉焯水後放到鐵鍋中,加水、鹽和八角,小火慢燉,慢慢熬製至顏色變成乳白。此時,再將酸菜倒入鍋中,待乳白色的湯汁再次沸騰,咕嘟咕嘟冒起了泡泡,這一鍋酸菜便算是“功德圓滿”了。急不可耐的我早已經端著碗等在旁邊,盛好了滿滿一大碗,吃上一大鍋熱乎乎的酸菜美味,整個冬天都是暖暖的。

畢業之後去到千里之外的廣州工作,酸菜便成了每年過年回家才能吃到一次的“奢侈品”。每年過年回家的第一餐,一定是去姥姥家吃酸菜,姥爺把酸菜切得細細的,笑瞇瞇地説:“切得細細的酸菜才有滋味。”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想起重慶就想起火鍋,想起武漢就想起小龍蝦,想起北京就想起烤鴨。其實,城市哪會有什麼味道,只不過是一個人對一座城的感情罷了,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總會有一些潛移默化的東西會悄悄融入你的生活,成為你的思慕和念想,讓你無法忘卻。就連我自己也分不清,記憶深處難以忘懷的味道,是酸菜的味道,還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