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爭朝夕加油幹 不負韶華再出發
----——貫徹落實建行大學工作會議精神綜述
■ 藺文輝 顧洮林
建行大學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回顧2019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明確建行大學角色定位,全面開創建行大學美好未來。
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家教育事業,多次強調加強職業教育、深化産教融合、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意義。
2014年6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援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2015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國際教育資訊化大會的賀信中強調,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構建網路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7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改委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家産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産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産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産業創新發展、經濟高品質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舉措。2019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指出,健全公共就業服務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統籌協調發展機制;發揮網路教育和人工智慧優勢,創新教育和學習方式,加快發展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以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精神,是辦好建行大學的根本遵循,是建行大學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動指針。
角色定位
做建設新時代的新匠人
順應時代潮流。建行大學通過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將職業教育理念與金融體系人才、智力、技術、資本、管理等資源要素集聚融合、優勢互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金融高品質發展夯實人力資源基礎。建行大學幫助理論學習時間長但實踐尚淺的在校生增加實訓,為實踐經驗豐富但理論學習時間較少的工作人員補給新知,使學員範圍擴展至社會全員,學習場景走出書齋、走向職場、走向工地、走向田野,培育形成“處處即學習、時時即學習、事事即學習”的全面學習、全員學習新生態。
回應時代呼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建行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建行大學辦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行推進“三大戰略”、參與智慧政務、創辦建行大學、設立勞動者港灣等,積極解決社會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既是對建行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的基因承繼,也是矚目一流企業大學的使命要求,更是在民生實事上體現為民盡責、為國分憂的情懷擔當。
爭做時代先鋒。作為走在企業辦學前列的奮鬥者、開拓者、奉獻者,建行大學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血脈裏充盈著知行合一、行勝於言的基因,是新時代的改革派、創新派,更是行動派,肩負著培養多樣化金融人才、賦能社會民生的重要職責,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天闢地,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
學校要爭做時代先鋒。建行大學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重大關切,大力培養能應對複雜局面、解決複雜問題的行家裏手和實干家。建行大學一方面要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探索以金融科技大數據等科研與教學手段,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助力提升現代金融服務水準;另一方面要圍繞全行發展戰略,完善組織架構,創新教學、培訓、調研、出版等形式,縱深推進“三大戰略”。教師要爭做時代先鋒。總行將在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上對建行大學給予一如既往的支援和傾斜,希望大家撲下身子、潛心教育、誨人不倦,將自己多年的經營管理經驗和豐富理論知識向學員們傾囊相授。學員要爭做時代先鋒。建行大學借助科技力量,把全行碎片化培訓資源整合為有機整體,為員工打造互聯互通、互用共用的終身學習生態圈。建行大學致力於全行員工培訓,助力全體員工不斷提高業務技能,迸發創新活力,成為經營管理能手,夯實持續健康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確保建行發展經久不衰、基業長青,實現員工與企業共成長。
做補給新金融的營養師
為新金融補給人才。建行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深化産教融合、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戰略部署,不斷探索獨具特色的現代金融人才培養模式,致力於培養具有終身學習習慣、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風險防控能力的新金融人才。依託新金融人才産教融合聯盟,聯合中國銀行業協會、深圳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共同開發面向全社會的金融科技師認證培訓項目,通過資源共用、優勢互補與模式創新,形成社會公認的金融科技人才認證標準,助力金融行業科技人才品質提升,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産業鏈有機銜接與融合,也給建行全體員工創造了一個平等交流、共用創新、終身學習的“第三空間”。高校也可以通過與建行大學合作,共用建設銀行海量脫敏數據、研究案例,創造更多教師及學生實踐、實習機會,共同開展學生培養和課題研究工作,及時有效回應新時代對新金融人才的迫切需要。
為新金融補給資源。建行大學建立高效、及時、精準的資訊溝通和需求統籌機制,充分利用高校智力資源,通過創新獎勵支援、入駐創客孵化空間、産業園區優惠、投貸聯動創新、企業貸款授信優先支援、免費線上創業課程等配套支援,將資訊資源、科技資源、智力資源、金融資源與企業需求深度對接,縮短創新成果轉化週期,構造新金融創新創業成長新生態,更好將創新成果轉化為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動能。
為新金融補給智慧。建行大學是學習型組織的載體,源源不斷地提供持續進步的人才、持續迭代的思想、持續翻新的場景。建行大學與政府、高校、企業緊密對話,在産教融合、科學研究、專業建設等領域打破藩籬、互為補充、深度合作,提升國民金融意識和金融素養,為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提供智慧供給。實施“百萬創業者培訓計劃”,通過金融課堂讓企業家、公務員、金融從業者聚到一起,促成不同行業、身份、視野的學員彼此交流互鑒、團結協作解決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建行大學的課堂,始終堅持一端連著國家大勢、一端連著人民大眾,將金融政策解讀、金融産品服務、金融工具應用、金融風險意識等送到千家萬戶。在建行大學搭建的國民金融教育平臺上,金融因為走近人民而變得更加貼心、更加溫暖。
做培育新生態的新園丁
作為國有金融企業大學,建行大學始終牢記專業精神和社會責任,主動切入社會痛點,改善教育供給,關注青年成長、關注鄉村振興、關注小微企業發展。只要是社會痛點,就與建行息息相關,只要是民生難點,就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擔當。當我們扛起這些“看似與主業無關”的擔當以後,就會發現有很多驚喜紛至遝來。建行大學匯聚政府、高校、企業等多領域、多學科的理論型、實用型師資力量,相互借勢、相互賦能,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金融創新不斷進入新領域、邁上新臺階,培育全新的金融生態。
要打造共商、共建、共用的金融新生態。建行大學作為國有大型銀行創建的企業大學,既是面向內部員工的職業教育平臺,也是以“專業化、共用化、科技化、國際化”為辦學理念,推進産教融合、賦能社會的教育培訓平臺。要打造開放、自由、創新的金融新生態。建行大學所提出的“開門辦大學”不僅是走出去辦教育、貢獻金融智慧,還要整合更多社會資源參與到大學教育生態中,積極探索運用高校資源辦好企業大學的新模式,形成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可持續發展辦學體系。要打造普惠、實用、親民的金融新生態。建行大學以服務社會,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産學研用深入融合、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為重點,以促進銀校企全面、協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實現教育資源、企業資源與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融合。
政治站位
我們的大學,是黨領導的大學。要從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政治高度和歷史視野出發,深入學習貫穿其中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發揮好“中組部中國幹部網路學院共建共用試點合作單位”“建行大學井岡山黨性教育學院列入中組部省部級黨委(黨組)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等教育優勢,用足線上教育資源,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建行大學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
要將黨的建設貫徹建行大學的發展。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長期的政治任務,以提高素質為重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分類指導、按需施教,堅持聯繫實際、繼承創新,堅持簡便易行、務實管用,不斷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黨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努力建設政治合格、紀律合格、品德合格、作用合格的黨員隊伍。
人才培養
加強教學合一培訓體系建設。我們要培養一支善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個能力”建設的人才隊伍,勇於勝任總行黨委加快推進新金融行動的人才隊伍。建行大學一年多的教學實踐證明,教與學是雙向的,只有“教”和“學”兩方面都努力,才能培養出合格的新金融人才。我們要始終秉承“專業化、共用化、科技化、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在“教”上,積極倡導和踐行“終身教育”理念,要強化全球培訓合作,引進外部優質培訓資源,建立完善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培訓培養體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建行故事。每一期培訓要做到人員選拔、課程設計、班級組織等精準到位。我們要在“學”上,積極倡導和踐行“終身學習”理念,要切實激發學員樹立“把學習當作樂趣”“將知識用在實踐”“強化使命擔當意識”等新思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教學合一。
加強科研管理能力和資質認證體系建設。要規範建行大學科研課題立項、評價標準體系,促進科研成果的産成轉化。抓好34個課題研究計劃和建行大學實驗室與聯盟成員簽約的11個聯合科研項目。要圍繞國家職教改革政策,圍繞建行大學職業資格認證與培訓工作需要,研究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管理相關政策,儘快推出《建行大學資質認證管理辦法》。要依託建行系統現有崗位考試體系,組織引導建立初級、中級、高級和分層分類的資格認證體系。在“存量”上,要保證原有初級資格的提質升級,中級、高級部分加快與國際、國內認證培訓對接。在“增量”上,要打造重點領域,精品資質認證及相關精品培訓。
加快教學大綱和課程體系建設。要建立以專業為單元,綜合崗位任務、知識技能要求與職業發展路徑,融合工作任務、生産過程、職業資格證書、技術標準的教學大綱和課程體系。要開發與員工職業生涯發展匹配的進階式學習項目,開發基於組織需求的常設精品項目,開發基於響應業務問題求解、組織諮詢診斷、客戶需求的定制化項目,開發基於個人需求的選學課程和項目,以此匹配相應的課程、教材、師資和案例等,形成建行大學基本的課程體系。
持續整合校區産品資源。要結合校區專兼職教師、合作高校師資資源狀況,梳理特色課程及項目,組織各校區編制和動態管理《校區産品資源手冊》。以此探索校區特色功能建設方向,以特色方向和學科門類為框架,在各自功能領域內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品牌課程和品牌項目。
持續評選百佳精品學習項目。以表彰的“最佳學習”項目為基礎,做好精品項目在全行範圍的推廣應用。對列入2020年度培訓計劃中的常設精品項目,要組織專家團隊對項目進行升級改進和品牌包裝,要推出若干項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終身學習”品牌。
持續打造“惠學習 讀精品”線上學習項目,創新直播模式。要通過員工搶課,多學多獎勵的方式,鼓勵大家主動學習。充分發揮線上教育的“科技性、普惠性、共用性”,把線上教育打造成為“組織發展的發動機、員工學習的加油站、群眾實用的百寶箱”。
産教融合
整合聯盟單位資源,打造精品培訓。聯合聯盟成員等單位開展培訓,以助力落實國家戰略、培育新金融人才為目標,共同向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社會大眾賦能。在搭建平臺基礎上,探索助力打造良性生態系統。要堅持開門辦大學,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整合各類社會資源,著力推進新金融人才産教融合,落實行動宣言,實施“上海行動計劃”。要通過建設創業者港灣和小微企業商學院,為中小企業和創業者提供全生命週期金融支援服務。推進“金智惠民”工程,開展公益培訓。緊密圍繞當前社會熱點和公眾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從重點目標人群、重點培訓內容等維度,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金融普及和實用知識培訓,向社會賦能,讓大眾認可,全面完善“金智惠民”培訓體系。要加快推動“金智惠民”工程品牌化、系列化,精心組織開展“金智惠民-鄉村教育”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並學會使用金融工具。
聚焦前沿專題課題研究。與高校聯合開展高水準的前沿專題研究,提升實戰型課題合作的供給能力和品質,依託實驗室脫敏數據,共用數據和案例的使用環境,幫助高校更好地與社會實際需求對接。探索推進共建研究中心。探索推進聯盟成員與聯盟高校共建研究中心,明確合作關係和內容,形成內外部力量有機結合的多元開發模式,逐步帶動形成聯盟自身的內生能力和研究特色,致力於産教融合深入共建。
打造品牌項目,促進成果轉化。聯合聯盟力量,助力國家雙創戰略,採用專題論壇、主題大賽等靈活形式,打造“金融+科技+産業”綜合孵化生態,促進企業、銀行、高校産學研用一體化成果轉化落地。建設長效機制,助力社會實踐。常態化開展學子下鄉實踐活動,推進産教融合實踐基地建設,試點選拔建立實踐導師隊伍,逐步搭建社會實踐活動綜合服務網路平臺。探索建立項目帶動、基地保障、導師引領、雙向挂職等多種長效機制,加強與職業學校協同合作。響應國家政策,出臺相關倡議。深入學習貫徹國家産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研究出臺支援聯盟高校、企業、行業爭創産教融合試點單位的相關倡議,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産業創新發展。
學習體系
以教學管理建設為切入點,構建大學級知識體系。在現有制度建設基礎上,結合工作職責、任務、環境的新要求、新變化,將教學運作、師資、課程、教材、培訓項目管理等一系列教學管理相關制度儘快修訂完善、印發落地,逐步建立職責清晰、管理高效、服務規範的基礎管理制度體系,保障教育培訓工作的順利運轉和教育培訓理念的貫徹落實。要提升課程開發及項目設計能力,對學習項目運用“市場需求確定-研發-交付-迭代升級”全流程管理,培養一批學習項目設計師。要開發與員工職業生涯發展匹配的進階式學習項目,開發基於組織需求的常設精品項目,開發基於響應業務問題求解、組織諮詢診斷、客戶需求的定制化項目,開發基於個人需求的選學課程和項目,開發配套的“教學大綱+培訓課程+教材+案例+題庫”,持續豐富學習資源,形成具有特色的知識體系。
以師資隊伍建設為著力點,構建大學級共建共用新體系。加快培養建設一支“素質優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專兼結合、動態管理”的名師隊伍,實施“建行大學名師培育計劃”。根據師資來源及崗位特點,按照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和外聘教師三個系列進行管理,建立各類師資等級管理、準入和退出機制、培養使用機制、考核評價和激勵保障機制。結合網路平臺教學運作管理功能上線等基礎建設舉措,規範網路平臺師資中心管理,推進師資庫資源共用。通過網路和現場集中培訓,打造“網紅”老師和專兼職名師,充分發揮臨退休或已退休的專家和領導的經驗和智慧,通過特聘專家機制更好地傳承建行文化,多維度提升共建共用的吸引力與美譽度。
以職業技能標準制定、鑒定、培訓與考試為抓手,建設新金融人才培訓評價組織新體系。積極申請,爭取成為新金融人才培訓評價組織,參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職業教育品質評價等相關工作。持續打造“培訓+證書”品牌。探索建立員工個人終身學習檔案。將“建行學分”作為人才評價和職業發展的重要衡量標準。
以“金智惠民”工程建設為橋梁,建立承擔國家培訓基金項目新體系。對包括小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扶貧對象、涉農群體等大規模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創業致富培訓,對金融財務等廣大社會從業人員開展技能提升培訓。面向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實施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和返鄉創業培訓計劃以及勞動者預備培訓等專項培訓。
以參與國家産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為契機,建設數字化生産要素跨界流動新體系。通過建設“金融+科技+産業+教育”綜合孵化生態,提供全生命週期金融支援服務。聯合産教融合聯盟成員加強新金融人才培養,除了對金融從業人員職業培訓教育外,還要為新金融專業學科建設、學生培養和提升全社會金融素養做出貢獻。以萬民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為載體,為聯盟大學在校生創造更多的感知金融、了解社會的機會,使他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演練學習,同時也將更多地為學子們創造一些勤工儉學的崗位。
以“雙師型”教師培養為突破,建設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新體系。通過做實聯盟,輸出教師,互派教師,雙向流動,實施雙棲計劃。實現校企對接,打通建行員工的培養渠道。逐級打通客戶、員工培養。以人才高地建設統領推動銀行和企業、行業、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推動新金融人才産教融合聯盟“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通過課程資源共用、人員互派培養、師資能力提升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以參與國民教育行動為支撐點,建設高品質的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新體系。建行大學作為新型企業大學,要高起點高標準運作,結合産教融合孵化平臺、新金融人才産教融合聯盟等建設,可主動對接落實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和實訓。結合國家需要,擇優精選,新金融人才課程 、師資,打造標準化證書試點和若干産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試點。積極參與國民教育體系完善及資源優化配置,爭取成為國家産教融合聯合科研基地。通過舉辦崗位資格類認證培訓,使從業人員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並按規定可獲得政府技能提升補貼。積極落實推進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面向員工和社會開展公司信貸人員職業資格、財務分析師、理財顧問、大數據分析師、金融科技架構師等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以融媒體和品牌建設為切入點,建設融合發展新體系。當前融媒體、品牌從原有的傳播角色,已經轉化成為了具有資訊傳播、業務參與、創新推動的三種角色,將融媒體中心和品牌中心打造成為推動大學事業發展的新引擎,適逢其時,無限可能。要以技術為支援,加強融媒體“中央廚房”建設。要以完善品牌視覺形象VI體系為抓手,塑造建行大學統一規範的整體品牌形象。要打造重點品牌、特色品牌,形成品牌合力。要大力宣傳踐行建行大學核心價值理念,積極傳導培育建行大學優秀文化。
以建行大學治理體系建設為關鍵點,建設覆蓋鄉村教育的新體系。要健全年度培訓計劃運作管理,建立靈活響應的計劃生成機制,以解決問題為核心設計教育學習項目。要以《建行大學建設總體方案》《建行大學發展規劃》等制度為基礎,主動健全重塑治理體系及組織架構、提升校區規劃建設水準、推進網路平臺建設、提升培訓研究能力、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機制、強化實施保障,形成保障有序、科學高效的建行大學治理運作體系。要高水準做好數字圖書館、學習平臺、資訊平臺等網路建設工作,確保科技體系在建行大學治理體系建設中充分釋放動能。在加強校區規劃佈局,推進校區建設的基礎上,要打造鄉村振興學院和鄉村學堂,加大線上教育平臺建設,建設鄉村教育體系。同時,積極探索從服務“一帶一路”産業鏈入手,到“一帶一路”國家、中東歐國家舉辦培訓班,在賦能“一帶一路”倡議中不斷擴大自身影響。
以培育業務增長點為己任,建設新金融知識推廣普及新體系。要做偉大的銀行,就需要有一所偉大的大學作支撐。新金融與新大學,都是我們要開創的偉大事業。“金融+科技+教育”的融合之力,必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