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最好的樣子
□ 陳武洋
春回大地,距離疫情得到控制已經一個多月,我們所在的城市也漸漸從疫情的“休眠”中甦醒,還是那樣的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發生在武漢的新冠肺炎,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也讓這個春節變得格外漫長。
記得年前的時候,我還在羨慕“朋友圈”那些提前放假的朋友。工作之餘也和同事討論春節假期是否應該延長到元宵節的問題,盤算著幾時回去,何時歸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輕而易舉地實現了心中的幻想。可是,當一切工作都停滯,被迫宅在家裏不能出門的時候,我發現,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開心、那麼快樂,反而是越來越焦慮。一開始是為過年回家焦慮,後來是為疫情焦慮,再後來就是各種瑣事:口罩、酒精、消毒水、復工證明……到後來的幾天,甚至連每天吃的什麼,都能讓我萬分焦慮。
“在家想上班,上班想休息”,之前覺得只是一種戲言,現在對這句話可謂體驗頗深。無論是每日的體溫彙報、外勤打卡、工作日誌,還是頻繁的視頻會議、24小時線上響應等等,都是對於一個“與娃共舞”居家辦公者的“極限”考驗。在經歷了人生又一個“寒假”之後,復工終於如期而至。
復工後的中心,和之前大為不同,園區只保留東門一個出入口,迂迴曲折的長隊,每個人都要報上自己的序號,測溫合格後才能進入工區;工區門口加裝了體溫檢測裝置,同事懷抱水杯經過都會“報警”;工位桌面上放置了復工四寶: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消毒濕巾;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測溫上報,公共區域一天兩次消殺。還有電梯地面被劃成了“九宮格”、食堂劃出了一米的間隔線、錯峰就餐、吃飯吃出了“考試”的感覺等等。時刻都在提醒我們,疫情還在繼續,現在只是好轉,而不是結束。
復工後的我們,又回到了之前的狀態。雖然,依舊是視頻會議、每日測溫消毒,但大家已經逐漸習慣於帶著口罩走進園區,吃著食堂提供的“盒飯”,討論著各地疫情哪又清零了、還是哪又“解放”了。而且大家都似乎從疫情居家的狀態“醒”過來了。微網志和朋友圈不再是各種各樣的疫情消息;日常的回復也不再是“別出門” “煩死了”……而是“在忙,一會兒説。”
從居家辦公到全面復工,于我個人而言,真正不一樣的是那份精神上的安全感。它源於一種目標的建立,一種被需要的感覺,或者説,它是工作帶來的動力。區別於疫情居家期間的渾渾噩噩,全身心投入忙碌的工作中,它可以治愈你一切的矯情和焦慮。忙碌的時候會完全沉浸在所做的事情中,你不僅感覺不到任何的現世繁雜的煩憂,而且你還很享受忙碌的工作帶來的充實感。
網路的一句提問,“疫情過後你有怎樣的感觸?”最戳心的回答是:“從來沒有哪個時刻,像現在一樣,讓我感覺此前過得太敷衍。”我們總是對重復單調的日常習以為常,當它消失時,才發現那些瑣碎的日常正是生活最好的樣子。願大家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和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珍惜平常,珍惜生活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