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他鄉當故鄉”
----——記貴州省畢節分行駐新華村駐村幹部何登亮
■ 羅麗沙 肖雪君
大板底,很神秘,神秘在哪?
坐上大巴車,三個小時後,到達貴州威寧縣板底鄉,再轉乘一小時,才到新華村。建設銀行貴州省畢節分行派駐新華村的駐村幹部何登亮的駐村之“旅”,從好奇開始:“以前就聽人們説,有個神秘的大板底,不過有多神秘,自己卻不知道;我從畢節市區一路顛簸過來,才發現這裡的基礎設施,確實令人詫異。”
“板底鄉是威寧的6個極貧鄉鎮之一,新華村又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村,貧上加貧,當時的條件可想而知。”何登亮介紹説。從2018年4月開始,何登亮來到威寧,參與並見證了新華村的發展,“我雖然不是威寧人,但這裡生活就像在家一樣,來了就要為村民們辦點事。”
兩年來,何登亮的足跡,踏遍了新華村的溝溝坎坎、鄉村院落。通過積極宣傳省市縣的相關政策,齊心協力與村兩委、駐村幫扶工作組合力幫扶。如今的新華村,面貌煥然一新。
訪實情 進村入戶找根源
初到新華村時,何登亮有點鬱悶,“走村入戶了解情況,村民們很熱情,交流起來卻極為不暢,這可咋辦?”
“新華村海拔高,山多地少,當地的村民彝族佔多數,除了外出務工者,留在村裏的老人和孩子,大部分不懂漢語。”為了儘早開展好工作,何登亮在村兩委幹部的帶領下,每天深入各村民組,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促膝交談。
可是,與村民促膝交談並不容易。每走訪一戶貧困戶,至少得花半小時,除了要在語言交流上充分溝通,還要宣傳好扶貧政策,讓村民能夠聽得懂,再根據群眾需求結合“五看法”進行綜合衡量,找準貧困的根源。
如何衡量?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至關重要,四看有沒有讀書郎和五看家裏有無病人躺病床不可或缺。通過走訪,何登亮發現村民“等靠要”、容易放棄的思想普遍存在,甚至有的村民産生了爭當貧困戶的思維,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政策幫助。
扶貧先扶志。何登亮根據走訪中掌握的情況,及時與板底鄉黨委、政府領導及鄉直部門人員溝通,共同探討扶貧幫扶方法、幫扶措施及扶貧重點。通過召開黨員會、村委會、村民大會、院壩會,向廣大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脫貧攻堅內容、建行的金融業務等內容,為大家答疑解惑,使群眾認識到“扶貧,首先要從扶自己的‘志’開始”,充分激發內生動力。
“只有老百姓的思維方式轉變了,才能真正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徑。”何登亮一方面嘗試調動村民謀發展的積極性,因地制宜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向所在單位畢節分行申請幫扶資金,讓新華村的公益基礎設施項目得以實施,改善當地人居環境。
幹實事 服務群眾貼心人
“老何來了,我們有了新食堂。”新華小學負責人李懿指了指在建的多功能廳,“學校在建的這個項目主要以食堂為主,一樓是廚房和餐廳,二樓可作會議室用,多虧老何幫助我們爭取到了建設資金。”
新華小學原先只有一個打飯窗口,141名學生排隊打完飯,常常需要半小時,再加上沒有供學生吃飯的專用食堂,學生們就餐極為不便。晴天,三五成群的學生圍坐在操場上吃飯;雨天,每個班級的學生打飯後只能端到教室吃,缺少一個舒適的就餐環境。
何登亮實地走訪後,把學校的情況上報給所在單位,希望為新華小學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畢節分行了解到該情況後,向上級行申請捐贈54.97萬元扶貧資金,準備為新華小學建設一個36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今年即將建成投用。
“老‘何’來了,我們的‘燈亮’了!”除了幫助學校申請資金建食堂,何登亮還參與新華村路燈亮化項目的實施,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當地村民借用他的名字評價前後的變化。一直以來,何登亮把村民當親人,主動爭取資金幫助村民辦實事,村裏建起了幼兒園和文化廣場,貧困戶院壩硬化和人居環境改造正在加速推進,分行通過投入扶貧資金、員工捐款、産業扶貧、聯合兄弟行開展公益活動等方式向新華村捐贈幫扶資金200萬元。
“在這兒呆了兩年,體驗了當地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還與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的事也就是我的事。”説到工作感悟,何登亮笑言:“新華村人熱情好客,撮泰吉和彝家酒歌等民族文化多元,加上秀麗的田園風光,讓我更加喜愛這個地方。吃住都在這裡,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就像在自己家一樣。”
出實招 致富帶頭人多了
新華村八組羅愛林、新華村五組王武、新華村四組毛昌國……村子一天天變化,村民意識也在加速轉變,何登亮如數家珍般向記者介紹著,村裏這8位致富帶頭人發展種養殖業的脫貧故事。
“不管需要什麼幫助,都可以找老何想辦法。”嘗到“甜頭”的村民們,紛紛開始謀劃起致富之路。除了出人出力,分行還出政策,為需要資金的種養殖戶提供貸款資金支援,老何也成了村裏的“聯絡員”。
“我家今年種了21畝馬鈴薯,每畝預計能産4000斤左右,按照每斤一元計算,收入比種玉米多。”新華村村民羅才珍算了一筆賬。按照以往的發展思路,再種低效作物,她家脫貧的進度就會放緩,“孩子在水城上學,每年光學費就得15000余元,要學會算長遠賬。”
然而,學會算賬,正是何登亮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要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的‘領頭羊’作用,調整産業結構,想方設法增加村民收入。”於是,何登亮與黨員幹部和村民多次開會商議,研討推進短、中、長期項目相結合,推進産業扶貧和就業扶貧,實現收入穩定達標。
2019年,新華村實現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元,全村不僅種植馬鈴薯1330余畝,而且種植核桃、板栗、花椒等2000多畝,同時,幫助村裏共同辦起養雞場、養牛場,貧困戶既有務工收入又有分紅,拓寬了貧困村民的收入來源。
“我們村雖然已經脫貧出列,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但是還有一些‘短板’要補齊。”在脫貧攻堅衝刺的關鍵階段,何登亮又領了新任務,推動建行捐贈20萬元的新建衛生廁所項目落地,創建美好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