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的“茶馬古道”
□ 海市
浙東穿山半島橫亙在東海之濱,與舟山群島隔海相望。在穿山半島的丘陵中,有一條鵝卵石鋪就的蜿蜒道路,從東向西穿村跨河、翻山越嶺,一直通向浙東商貿古鎮柴橋。在穿山半島的歷史上,這條通道是當地百姓走出鄉村、海島,走進外面的世界進行商貿活動的主要通道,這條商貿古道因而被稱為浙東的“茶馬古道”。
古道長約30余裏,沿途或穿村,或沿山,或越嶺,或過橋……古道處於半島居中偏北位置,早在明朝初期已經形成,隨著周邊居民的增多逐漸繁榮。
古道一頭的柴橋古鎮,歷史上隸屬海晏鄉,是浙東商貿中心。它通過穿山港海運,通向上海及沿海諸港;通過內航船,連接寧波。
從前穿山半島上的百姓或商販,多沿著這條商貿古道,將本地産出的山貨、海貨等土特産品,手拎肩挑至柴橋交易,出售後再換回針線、火柴、醬油、煙糖、棉布、毛線等日用百貨。對那時的人們來説,去寧波是出遠門,來回路途就要花兩天時間,所以很少去,因此,柴橋成了當時穿山半島很多人旅途的終極。由此形成的東西走向的商貿古道,興盛了幾百年。
商貿古道形成後,往返者絡繹不絕,尤其是柴橋街市日,趕集者更多。這條古道雖然不算太長,但對古時依靠雙腳行走一天來回況且又手拎肩挑者來説,大多數時間就消耗在路上。因此,路遠的人就起早貪黑,在一天內趕回,以至古道上天未亮就有人結伴趕集,晚上披星戴月回家,路上行人不絕,人氣頗盛。
這條古道,舊時也稱“官路”,包含官員走的路或“眾家路”之意。古道上人來人往,除普通趕集者外,還有雞毛換糖、零拷醬油、賣排刷粘頭樹(木槿葉汁製品,女人用來擦頭髮)的小販,有賣鮮魚、張網貨、紅烤蝦的行販,有算命排八字、看臉相摸骨相、拆字的“鐵嘴”“半仙”,有補缸補碗、篾匠箍桶、閹雞閹豬等等形形色色的能人巧匠。
往返中,有人常在路邊人家歇腳、喝水解渴、拉家常,久而久之,談得投機,有交朋友的,還有聯姻的,因此也就有了落腳、留宿之處。
從前,位於古道中間位置的小門中嶺有中嶺庵,舊社會時周邊村子的一些青年男女,為了逃避封建包辦婚姻,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五晚上,就會在庵裏聚會,尋覓真愛,就像現在的情人節,為古道增添了一段人間佳話……
這條商貿古道不僅是浙東的“茶馬古道”,更是十八、十九世紀江南沿海鄉村的民俗風情圖。在交通十分發達的今天,雖然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商貿古道已繁華落盡,但它在歷史上所發揮的獨特作用,演繹的諸多故事,仍在民間廣泛流傳,為年長者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