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報客戶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建行報客戶版

我的暑期下鄉日記

發佈時間:2020-09-09

 

 

編者按:圖片故事、小視頻、微電影、主題海報、新聞綜述……有關2020年萬名學子暑期下鄉的講述堪為豐富。但我們仍能夠從親歷這場“大地課堂”的學子們自身的講述中,讀取到更多彩的訊息:那是“向下紮根 向上生長”破土而出的青色,那是“鋤禾日當午”曬下來的黝黑,那是懂得更多銀行角色擔當映照而出的建行藍,那是在老黨員的講述裏探尋珍重初心的紅色……在回歸鄉土追尋初心的路上,他們講述、提問,他們傾聽、感觸,他們思考、記錄,在學子們的下鄉日記裏,沉澱著青春與泥土相遇的體悟。明天就是教師節,宜教學相長,或許,在這一點上,熾烈純粹的他們,是我們的老師。

 

 

“心中那股迫切地想要做些什麼的心情,愈發強烈。”

中國人民大學 江天怡

還記得第一次拿到下鄉的文化衫時,藍白的顏色,背後印著大大的“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幾個字。只是那時的我,還沒能明白這幾個字的份量,沒能明白那一身“建行藍”背後所蘊含的責任和擔當。

下鄉四天,我和廣西其他下鄉學子們一起,前往鎮寧村的萬畝甘蔗園,參觀同寧村的肉鴿養殖基地和百香果園,也瞻仰了武鳴的紅色教育基地,探訪了滿眼碧綠的沃柑園和力拓米業種植基地,見識到許多令人欽佩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深刻地認識到一點,那就是新金融要想促進鄉村振興,關鍵在“建”。

建·平臺

新技術革命浪潮滾滾,勢不可擋,由此也對新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具體要怎麼做,各大金融機構都在探索。但有一點是必然的,那就是在新時代,金融服務一定是無處不在的,一定是像呼吸、喝水那樣與人們生活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

在鎮寧村,我和實踐小隊一起,參觀了建行的“裕農通”服務點。站點不大,但設施整潔,各項服務也相當齊全。“最後一公里”問題向來是各行各業的痛點和難點之一。這樣的金融服務點或許不能創造盈利千萬的大單子,但卻切實地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沒有這樣點對點的金融服務,我想鎮寧村村委吳主任帶領村民開拓電商渠道、帶動甘蔗和水果種植的嘗試也無法這麼順利。

而在網路技術飛速進步的今天,“平臺”早已不僅僅是線下的,更有線上的。利用建行推出的“善融商務”平臺,我們也參與了一次力拓大米的直播帶貨活動。從直播方案設計到正式直播,在收穫滿滿成就感的同時,我也深刻意識到,構建有力的、受眾廣泛的線上平臺,是讓扶貧行動更高效的強大助力。

建·戰略

建行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戰略出發點,始終不忘初心,堅持使命跟黨走。在此次下鄉過程中,我對這一點也有了深刻體會。

在同寧村和鎮寧村,我們多次去看望和慰問村中的老黨員,聽他們講述當年入黨時和參加援柳鐵路建設時的故事。即使年過耄耋,在聽到我們齊聲唱的紅歌時,他們眼中綻放出的光彩依舊叫人動容。在武鳴納天黨建文化園,我們回顧了中國共産黨的歷史,體驗了入黨通關小測試和紅色留影機,心中那股迫切地想要做些什麼的心情,愈發強烈。

在與武鳴支行副行長李文凱的座談會中,我第一次系統地了解了建行的“三大戰略”。“三大戰略”體現了建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反映了大眾對新金融的需求和心聲。在隨後的下鄉活動中,我也感受到科技對推動鄉村振興的作用。沒有科技,就沒有許先生肉鴿養殖基地的全自動化管理;沒有科技,就沒有享譽全國的武鳴沃柑。客戶的行為因為科技而大大改變了,那麼堅持以科技驅動新金融,也就成為了時代發展大背景下的明智之選、長久之策。

 

 

“第一次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陳絡

在這個講究投入産出的時代,讓利、延遲滿足是遭到抵觸和抗拒的;收益即刻變現、以結果為導向的努力則是更為普世的價值觀。

在我的認知中,普惠金融是宏偉但抽象的藍圖,是我認同卻很難在生活中真切感知到的戰略方針。但在今年的“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中,我真正感受到了建行在金融紓困、服務下沉中展現的大行溫度和擔當。

“無形的東西決定有形的東西,看不見的決定了看得見的,只提供選擇的服務是遠遠不夠的。”這是我在下鄉實踐中感受最深的一點。

在景色宜人的福善村,國朝果蔬農業合作社的周總向我們講述了合作社的發展歷程。國朝果蔬自成立以來一直不斷追求創新,希望打破傳統的農産品行銷模式。今年疫情時期,合作社水果線下採摘體驗業務遭到了很大衝擊,而建行在主動與其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後,提出在抖音“上海建行財七直播間”裏為他們的農産品進行宣傳推廣,最終水果銷售額高達18萬元之多。

上海誠格安全防護用品有限公司在疫情時期負責疫情防護物資的生産。建行浦東分行密切跟蹤客戶需求,向其發放了首筆人民幣額度貸款1000萬元,用於抗疫物資的採購。周東路支行的建行員工們還主動前往生産前線做公益志願者,協助防護服等物資的後續包裝工作。

隨著社會的開放,銀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而當競爭絕對充分的時候,又該從哪下手增加銀行的利潤點呢?“去品牌化”現象的普遍,讓消費者在做出選擇時更多考慮的不再局限于有形的銀行産品本身,而是銀行産品背後那些無形的附加服務,比如幫助選擇、精神指導、屬性認知等等。從前是人們走進銀行,去諮詢能否體驗金融産品;今天我看到的建行是主動走出金融街的高樓大廈,紮根鄉野田地,貼近農戶,了解他們的真實處境和需求,傾己所能,為其所用。

有形的東西終歸都是表面,而背後那些無形的東西,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所謂“大象無形,大音希聲”,我們看見的是銀行在掌握國家經濟命脈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看不見的是背後國有大行為百姓、為民生所傾注的金融扶持。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説,“新時代,我們是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的,為此,我們有太多事可以做了,一切痛點皆是機遇。”在實踐活動開始之前,雖然我對普惠金融、鄉村振興戰略已經有所了解,可捫心自問並不確定我該如何為這份偉大的事業盡一份力。但當我真正身處於鄉村田野間,在和農民農戶們深入交流後,我突然意識到,鄉村振興不僅僅是需要像建行這樣的國有大行在前面指引方向,更需要我們莘莘學子堅定地跟隨其後。

臨近畢業,我也開始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從前我可能只是狹隘地考慮如何選擇才能對我個人發展有好處,可是現在再來深思,我第一次不再只是考慮個體發展,而是會把自己置於社會一分子的立場上,該如何以我所學,去為這個社會創造更多價值。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

人們常常是想即刻得到有形的好處,不願意延遲滿足去換取那些雖然無形、但卻可能更為長久的收益。可如果沒有人願意去乘風破浪,去走一條可能看似遙遠且佈滿荊棘的路,是很可悲的。在任何一個領域有所成就的都應是長期主義者,敢為人先、願走遠路。將大國情懷在無形中凝聚在有形的金融服務裏,將普惠金融戰略落到了實處,心之所向,雖遠必達!

 

 

“向我們的先輩學習。”

中央財經大學 李萬軍

良田鎮涇龍村是我的家鄉,昔日狹窄的小油路變成了現在的六車道柏油路,曾經路上的自行車、小驢車已經被汽車代替。寧夏鄉村農民的生活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比起其他省份的農村,涇龍村依舊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這種差距會隨著這裡村民的努力逐漸縮小,從田裏的農民到教室裏的學童,從工地上的工人到村鎮裏的幹部,他們都在努力地向著更好的生活前進、拼搏。

老黨員馬貴忠,是一位上過戰場的老兵,也是涇龍村的建設者。讓人痛心的是,他因腦梗和肩周炎導致半身不遂癱瘓在床。了解他的生平事跡後,我們感嘆他就是涇龍村的“張富清”,從他的身上,我們仿佛看到那些建設祖國的前輩們,正是因為這些老兵、老黨員,才會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新世紀的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要懂得感恩,向我們的先輩學習,傳遞我們的優秀民族精神。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後人更應該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牢記共産黨帶給我們美好幸福的生活。

今天的下鄉活動使我們體會到了貧困之家的不易,也學習到了老黨員的革命精神。同時也讓我關注到了貧窮最大的“同夥”——疾病。小康之家因為疾病變成貧困之戶,老黨員同志也因為疾病而飽受折磨。如果他們能在國家醫保的基礎上有著其他疾病保險,我相信疾病帶給他們的打擊不會如此沉重,在經濟條件良好的情況下,也會減少許多疾病帶來的痛苦。如果有更多的保險金融企業去農村推廣疾病保險産品,給農民們更多的保障,那麼像今天我們拜訪的貧困戶和老黨員的這種不幸會少很多。

我相信在未來,通過我們這代人的努力,生活會變得更好。建行“學子下鄉”活動讓我收穫良多,也思考良多。幸福生活都是努力出來的。只要不向困難低頭,去想盡辦法戰勝挫折,未來一定是美好的,是值得期待的。

 

 

“原來銀行是這樣服務農村建設的。”

廣州商學院 趙敏靜

對我而言,農村是熟悉的。曾經在抖音的視頻中,見識過割禾插秧育苗的動感;曾經在美篇的畫冊中,領略過小橋流水人家的恬靜。農村應該是朝聞草鳥暮聽蛙的樂園。

對我而言,農村是陌生的。曾經在爺爺奶奶的敘述中,聽説過山禿田荒綠萎的往事;曾經在電視電影的片段中,目睹過茅檐蓬戶低矮的景象。農村又似乎是一腳牛屎一腳泥的旮旯。

因此,當獲悉我有幸參加廣東省珠海分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之旅的時候,我既喜又驚。喜的是可以下鄉實踐,擁抱貌似熟悉的農村風情新貌;驚的是要下鄉體驗,揭開貌似陌生的農村神秘面紗。

“城中村”裏看巨變

8月5日上午,雖然細雨霏霏迷遠路,但我們還是豪情滿滿登征程。這次下鄉實踐的第一站是位於珠海市鬥門區城鄉結合部的尖峰村。尖峰村位於黃楊山的余脈尖峰山北麓,瀕臨珠江水域黃楊水道,建村于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

據説,尖峰村是改革開放初期著名的“城中村”。雖然領隊在入村前已經介紹過,如今的尖峰村已經舊貌換新顏,但是,電視新聞中“城中村”的雜亂景象,還是讓我心懷忐忑。駛入尖峰村地界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刻著“尖峰村”三個字的大石。然而,放眼望去,我有點兒迷茫了:這哪是什麼“城中村”,簡直就是現代版的邊城小鎮!

“裕農學堂”鑒初心

如果説,尖峰村是我貌似熟悉的邊城小鎮,那麼,我們第二站所到的草朗村,則是似曾相識的鄉村。狹窄的街道上,兩旁是不規則的農村建築,高低不一,參差不齊。

草朗村比較偏僻,村裏以前僅有一台某金融機構的自助櫃員機。獲悉這一情況後,建行珠海鬥門支行立即在村裏創建了“裕農通”代辦點,定期到府為村民提供各種金融服務保障。不習慣使用網路支付、不習慣使用自助設備的老農與長者,困擾他們多年的現金存取問題迎刃而解了。一些家長為孩子郵寄學費和生活費的服務需求,也在代辦點得到了解決。

今天,草朗村這個“裕農通”網點又增添了一項新的使命——“裕農學堂”。

“裕農通”與“裕農學堂”的故事,顛覆了我對銀行的認識,“原來銀行是這樣服務農村建設的。”我一直以為,銀行是一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當獲悉在全國各地有很多很多像草朗村一樣的“裕農通”網點和“裕農學堂”,我被徹底震撼了。無需進行深度的市場調查,我都可以斷定,這樣的代辦點,是很難短期內盈利的。與其説“裕農學堂”與“裕農通”是銀行搶佔農村市場的超前思維,不如説這是國有大行不忘為民服務初心、勇擔鄉村振興使命、在邊遠山村播撒金融服務“種子”的創舉。

通過這次零距離走進農村的實踐活動,我深深明白了“隊服”背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八個大字的深刻內涵。要助力鄉村的振興,必須紮根農村,薈萃金融智慧;要助力農村的發展,必須自強不息,惠民不倦。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國大學生,我這次下鄉實踐最深刻的感悟可以歸納為兩句話:向下生長汲“金智”,向上生長圖惠民。

 

 

“我對中國鄉鎮企業有了全新的認知。”

台灣高雄科技大學 卓宇欣

用青春腳步丈量飄香稻田,用金融“活水”滴灌青春夢想,用金融智慧播撒希望種子。在這個驕陽似火的夏天,我作為福州片區分行實習生,身著建行大學“校服”,懷抱著一顆新金融的赤子之心,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走進鄉村企業去探索新金融的初心與本源。

在這次實習中,福州片區分行領導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鄉鎮企業的發展狀況,組織開展了一場鄉鎮企業參觀活動。我們去的是馬尾亭江萬德電氣有限公司。企業領導向我們介紹了公司沿革以及産品,並帶著我們參觀他們的廠房和流水生産線,讓我們更加系統地了解當前經濟環境下城鄉民營企業的發展和運作狀況。

這次下鄉活動於我而言非常有意義,讓我對中國鄉鎮企業有了全新的認知。

一方面,作為城市裏的孩子,我從未如此直觀地走近鄉鎮企業了解它的運作狀況和規模。另一方面,我學在台灣,看到的眾多鄉鎮企業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企業,發展較為緩慢,技術較為老舊。因此,我對鄉鎮企業的印象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無法經歷風雨”的層面。

但經過這次萬德電氣有限公司的參觀,我對鄉鎮企業有了再認知。我體會到現在鄉鎮企業能夠做到公司有實力、廠房有規模、技術有保障,不再是從前那樣自給自足的小規模發展。它們有一條完備的生産流水線,有一群技術過硬的研發人員,有一套個性化的員工機制,甚至有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實力。

在我從前印象裏的馬尾亭,遍地工廠,空氣渾濁,塵土飛揚。雖説鄉鎮發展進度不如城市,但如今的馬尾自貿區,井然有序,高樓林立,一派生機。

在台灣學習時,我的很多同學從未來過大陸,不清楚我們大陸如今的發展勢頭。甚至有時會提出質疑,認為我們的鄉村還是從前的“臟、亂、差”。經過這次活動,我們可以很認真地回擊他們的質疑,告訴他們我們新鄉村的實力和能力。

經過這次活動,我們目睹了新鄉村所取得的新成就,感知鄉村振興的強烈脈搏。甘霖灑大地,潤物細無聲。新金融這一汪“清泉”,在建設銀行等多方支援下,流進了千家萬戶,流進了鄉間。

青春正當時,田野綻芳華。新金融是金融的青春態,在青春的創想中不斷迭代,新金融的奧義,正在泥土中長出。這個夏天,于眾學子們而言,是由汗水和泥土澆築而成的。

 

 

“我們不知不覺已經成為了鄉村振興的參與者。”

西安交通大學 張璇

你的青春會在哪發光?

在象牙塔的校園裏,我們總是渴望著有那麼一刻能用腳步去丈量世界,用知識去改變世界。但世界很大,我們每個人實際上能做的很少,我們當然希望在城市裏施展才華,但我們也始終未忘記“青年學生在農村也能大有可為”的信念。這個夏天,我們身著建行大學“青春為夢想綻放 青春為夢想擔當”的T-shirt,懷揣著書齋的理想信念,把金融智慧帶入到三秦大地的鄉間田地,在希望的田野上揮灑著青春與夢想。

從陜北塵土飛揚的黃土高原,再到陜南生機勃勃的群山環繞,我們深入農村,感受農村,探尋農村金融的真正需求。我們在建行的“裕農通”服務點中擔任推廣大使。在與一位來“裕農通”取款的老大爺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在沒有“裕農通”之前,老大爺存取一次款,要翻山越嶺到縣城裏的銀行去辦理。去往縣城的山路崎嶇,來回一次就要花去半天時間,加上腿腳越來越不好,存取錢十分不方便。現在建行的“裕農通”開到了村口,老大爺再也不用翻山越嶺,在村口就能辦理想辦的業務。以人民為中心,為群眾謀便利,把金融服務推廣到鄉村的“最後一公里”,體現的正是建設銀行強大的社會責任感。新時代的新金融,除了從一而終的社會責任感,還有為大眾獲得金融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得性的努力,這些努力都被人民記在心裏。

志同才能道合,善建方能行遠。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已經深刻認識到與城市相比農村金融服務的欠缺,而農村金融知識的普及也絕不限于簡單教會農民如何存取款,而是從心出發。

在一次田間地頭的金融安全知識宣講中,有一位農民老伯談到了他的金融詐騙經歷,老伯辛苦攢的錢就因為防詐騙的意識不高而完全損失,這件事給了我們極大的震撼。這説明農村金融安全知識的普及刻不容緩,我們的小小舉動有可能會保住農民的財産安全。我們一群人暗下決心:哪需要普及金融知識,哪就有建行大學的課堂,哪就有我們這樣的建行志願者。腳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情愫。經歷多次的金融安全宣講,白皙的臉龐曬黑了,但是青春的心靈擁有了更大的力量和更強的光亮。

不負少年郎,道路正春光。鄉村振興對於每一個小我而言可能很宏大,但是當我們每個人實踐活動的記憶重合,我們驚奇地發現,鄉村因你因我因建行平臺而變得不同,我們不知不覺已經成為了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從書齋走向田野,用熱血不負韶華,讓我們把智慧和汗水、青春和熱血揮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行與興

張競一

以新金融行動,

走進祖祖輩輩們所生活的土壤,

體悟最根源處的鄉村。

金融活水引進田間地頭,

普惠之光照到農家小院,

熱情樸實的歡笑,

讓建行藍燎原。

涓滴匯聚洪流,

跬步積至千里,

吾以血汗,

助力鄉村振興。

守初心,行遠方。

(山東省濱州分行下鄉學子)

 

 

貴州省分校:田間地頭學農技

 

安徽省分校:做留守兒童的新朋友

 

雲南省分校:我們站在雲嶺大地